肉包不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好吃的面条,好饿,肉包不吃肉,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到前面的留言,有朋友说看完之后想出门吃肯德基,但是由于肺炎情势严峻,不能如愿,所以这一次我打算写不需要出门就可以吃到的东西!
顺便说一下肯德基可以点外卖,他们会把配送员、配餐员、厨房工作人员三个接触到餐食的工作人员的姓名与当日体温写在配餐卡片上,这是我在个人朋友圈看到的,应当是真的,但是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区域不同,肯德基的做法也不同……所以如果没有小卡片,也不要怪我呀……
另外还是建议收到外卖后二次进行加热,虽然二次加热过的肯德基真的很难吃,这是我自己亲测过的,测试完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回锅肉好吃,但回锅鸡是真的很难吃,绝对难吃,不难吃你可以打我。
所以与其吃回锅鸡,不如乖乖在家吃面条。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面条。
为了煮这碗……不对,为了写这篇好吃的面条,我和上次一样,非常游手好闲地游荡着在阳台,厨房,餐厅,厕所,抱着我的手机和不同年龄段的朋友聊了天,询问了他们记忆中有关于面条的难忘回忆,整合成了这篇文章,所以下文的“我”或许依旧不是我,而是他她我你,如果其中某一段碰巧能引起你的共鸣,那就说明缘妙不可言,但如果你觉得有哪里不太对,那也不奇怪,那是因为别人跟我叙述的时候画风是这样的——
“啊!那个面啊!它就是很好吃啊!你问具体怎么做法?我又不知道,我又不是做面的人,反正就是好吃,你问我几岁的时候吃到的?那我也不知道啊,我就知道个大概,我就跟你说那个面好吃,你就写就是了,我吃的时候那个感动啊……哎呀!面是什么牌子的?我也不知道,早就不生产了吧,名字都不记得了,但我跟你说就是很好吃啊!不用谢不用谢!不清楚的尽管来问我哈!”
……谢谢大兄弟,我看不清楚的我还是瞎编吧。
总而言之,这次的面条纪实栏目不止一个主角,而是会连续写三样不同的面。不用担心!这些面都不用下馆子去吃,如果饿了,家里应当就能解决!或者就算出去也买不到,这样看完依旧不用出门……下面就让我们从第一种面开始讲起——
(一)方便面
它是学生宿舍必备的物资,是救援现场常见的身影,是手捧保温杯的中老年人闻之皱眉的垃圾,也是末世文里常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
它就是丑闻缠身但始终不陨的天王巨星:
方便面。
“当你想吃的时候,康/师傅方便面;当你想吃的时候,康/师傅碗面;当你想吃一大碗的时候,康/师傅大碗面;面条多多多,蔬菜好料多多多,真是大大大满足;康/师傅方便面,面条够筋道,香喷喷,好吃看得见。”
这是康/师傅1993年的电视广告词。我觉得这个广告词比起现在那些狂吹乱舞的广告词算是比较忠厚老实了,里面的谎言只有一句“蔬菜好料多多多”,不像某些广告,不但词假话假,就连代言人的胸都是假的。
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显然就是康/师傅方便面了。
当时的方便面还没有那么多口味,我回忆了一下,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提到方便面能想到的就只有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它也是我们现在俗称的经典口味面。
第一次吃康/师傅牛肉面,是在爸爸的单位里。那一包方便面是怎么来的,早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一只搪瓷碗里面放了面饼,调料,蔬菜包,塑料壶提起来,哗地往里头倒进了热水,面饼空隙中间发出轻微的吱吱嘎嘎声,粉末迅速溶化,可还没等再看清更多,盖子已经啪地一声盖上。
“等五分钟。”
那是当时吃方便面的铁则。新鲜玩意儿,谁也没有烹饪经验,于是面对这一方小小的面饼,人们总是如临大敌,全神投入,严格按照建议焖煮时间操作。听说有些人更紧张,是掐着表看时间的,好像少一秒揭盖地球就会毁灭,多一秒揭盖宇宙就会爆炸。
也是很可爱。
等五分钟,这是我对于第一次吃方面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因为那五分钟实在是太难熬了,我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来回绕着桌子打转,转两圈就问“五分钟到了吗?”,得知没到,又只好再转两圈,再问“到了吗?”得知还没到,就只好吞吞口水,心急如焚,却也没辙。
过程中还有最折磨人的一波劫难,那就是我爸觉得面条需要翻搅一下,不然会粘着——其实后来大家都知道并不会,但当时他以煮挂面的经验判断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于是他揭开了面碗盖,用那个塑料叉子在里面一搅。
这可真是个灾难,我从来没有闻到过的辛辣浓香伴随着牛肉汁的味道随着热腾腾的雾气上窜,我的胃像是被狠狠打了一拳,简直有些抽搐。强烈的饥饿感和唾液一起涌上,整个屋子都被这过于霸道的香气所侵占,那味道闻着简直让我激动得要蹦到天上去。我仰望着桌上的面碗,看到碗里有金光有星星,那光芒令人飘飘欲仙……
然后我爸把碗盖合上了。
“还有三分钟。”他说。
我忘记掉我当时有没有一屁股坐在水泥地上。希望没有。
现在大家都知道,方便面这位兄台是出了名的闻起来比吃起来香,我至今也参不透这是为什么。在我吃第一碗方便面的时候,确实就有这种微妙的落差感,难道方便面的配料里有什么能激发人想象力的东西么?可以让吃到的人心驰神摇,浮想联翩。
又或者是因为那苛严的“要等五分钟”,在那五分钟里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干看着,脑内已经有了无数幻象,想象出了万千滋味,所以等面条真正入口的时候,才会觉得啊呀,怎么只有面条而已。
但其实换个角度再一想,只有面条都能有这个味道,也是不容易啦。从前人们吃的阳春白水面,哪儿会是这般滋味浓厚呢?人要学会知足常乐。
时隔多年,记忆已经偏差,其实不太记得自己最后对那一碗面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了。记忆断裂在爸爸问我:“怎么样,好不好吃?”这一句话上。
我好像是高兴地回答了:“好吃。”然后把面条吃得干干净净。
又好像是皱着脸回答了:“怎么吃起来是这个味道啊。”然后把碗推到了一边。
但毫无疑问,无论那碗面条好不好吃,都是在那个方便面还刚刚在中国大陆面世的时候,爸爸带我赶过的时髦。这样想着,这碗最初的红烧牛肉面就不由自主地在记忆深处变得越来越好吃,过了那么些年,它还没有冷,还是烫心暖胃的,持续不断地冒着金光,星星,以及香喷喷的热气。
再后来,市面上的方便面种类越来越多了,可依旧是红烧牛肉面风头最劲。我记得它在泡面界一枝独秀的日子是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火车站,长途大巴站,旅游风景区,永远可以看到那一抹靓丽光鲜的红色。
“老板,接点热水。”
然后焖煮,这时候大家也不再严格遵循五分钟啦,有人喜欢夹生的,觉得更好味,于是两三分钟便迫不及待地拆叉子,开始埋头在腾腾蒸汽里唏哩呼噜,吃完还要扬起脖子咽两口汤,呷一呷嘴,意犹未尽地吸两下鼻子。
这种人碗里的面永远比我自己碗里的香,每次看他们吃,就很想把他们的碗抢过来。
最不要脸的是长途火车上吃泡面的,那真是气死人了,更气人的是吃面还吸溜,吸溜吸溜,唯恐大家不知道他吃得很香似的,唯恐大家不知道他得到了碳水的饱腹感似的。
最最最可气的是那些绿皮火车上的资产阶级,吃泡面就算了,还往里面加一根火腿肠。
我的天啊要不要再给您来个荷包蛋啊?!
坐火车要是对面……不,不用对面,同车厢有这么一个人,那都可以让人捶胸顿足。感觉自己手里的瓜子八宝粥粽子茶叶蛋都不香了。
唯独只有一种人是可以击败泡面党的。
那就是带了炸鸡的人,那是车厢的权贵,优雅的贵族,吃鸡的男女老幼们永远睥睨群雄。但那毕竟是少数,且气味也没有那么令人胃部备受重击,因此我觉得还是吃泡面的人更应该被斩立决。
或者大哥,您分我一包好吗?
泡面的香气深入人心,几乎每个人都领教过它的威力。之前总以为在火车上吃泡面是最遭人恨的了,但后来发现不是的。
还有一个地方,吃泡面更加缺德——学生宿舍。
尤其是那种,一个屋里有姑娘正在节食减肥的宿舍。
想想看吧,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桌上的钟已经指着十点方向了。为了让自己窈窕靓丽,小丽晚上只吃了一根黄瓜,一个茶叶蛋,而且还把蛋黄抠了出来,分给了同寝室怎么吃也不胖的小瘦。
小丽躺在床上,腹中的饥饿感越来越强烈,她摸索出丢在被窝缝里的保温杯,喝了口白开水,长叹一口气,准备早早入睡,睡着了就不饿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罪恶的黑影从盥洗室蹿了出来!
原来是她的死对头小张!
小张打了个哆嗦,身上还带着穿过阳台时沾染的冬日寒气,她把洗脸毛巾往架子上一搭,为了犒慰方才沐浴完毕的自己,她决定先吃个东西再刷牙上床。
于是她在柜子里翻找着,纤纤玉指翻出了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小丽在暗中观察,此时惊恐地睁大了眼睛!
但是幸好,小张把它又放了回去。
她正松一口气,小张又翻出了统一老坛酸菜面!
然后又放了回去。
香菇炖鸡面!
又放了回去。
合味道海鲜面!
还是放了回去……
就在小丽以为小张今晚上翻不到令她中意的面条时,小张的手从柜子的最深处,摸出了一碗泛着不祥绿光的东西——
汤达人豚骨拉面。
这是多么恶毒的室友啊!比后宫女人更加心狠手辣!
只见得小张嫩葱似的手指撕开了包装,取出叉子,一一将油包菜料包调料包放入其中,打开热水瓶盖,哗地一冲,再抽出一本毛概书盖在上面。
几分钟过后,她揭开盖子……
一股比真正慢火熬煨的猪骨浓汤还要强烈的浓香击破了床帘遮羞布,狠狠地砸向躺在床上的小丽的胃肠!一击穿心!小丽只觉得晚上吃的那可怜巴巴的一根黄瓜在胃里泛着酸水,她平躺在床上,紧紧闭着眼睛,可小张心满意足吸溜拉面的声音让她无法控制地想到豚骨拉面金黄色带有韧性的面条,泡开之后的黄色调味粒,炒制过的香白芝麻。
自然的,还有那浓郁顺滑的一口热豚骨汤……
这一碗豚骨拉面哪里是拉面?分明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最残忍的折磨与酷刑!
书至此时,我想真诚地恳请各位读到这里的朋友,如果寝室里还有你想呵护的同学,请千万不要这样操作,请端着你的面碗去阳台去走廊茕茕孑立,你将是夜幕中最美的崽!反之同窗之谊将不复存在!
(二)干脆面
好了,聊完了传统的方便泡面,我们再来说一说它的兄弟,干脆面吧。
干脆面有一段时间也十分流行,但我觉得它们的地位和泡面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泡面占据的是主食的市场,而干脆面更接近于零食。
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干脆面的包装往往很可爱,名字也比康/师傅听起来青春靓丽,比如小浣熊干脆面。
我不是很清楚那种执拗于去超市里捏方便面的人心态是什么,因为明明有另一种面条,它生来就是让人捏碎了它再吃的。捏方便面的人完全可以高抬贵手,转而去捏它的兄弟干脆面。捏碎之后再撒入调料粉包,摇摇均匀,捻一块丢进嘴里。
嘎嘣脆。
何乐而不为呢?
干脆面这玩意儿一度很受学生欢迎,我记得当时有个邻居,她在自己的钢琴旁边挂了一包干脆面,拿塑料夹子夹好。
“每次一个音都不错地弹完一整首曲子,我就奖励自己吃一口。”
过了一个星期我再去她家看,那干脆面竟还健在,可见这位琴魔的天赋有多么令人嗟叹。
证明干脆面比康/师傅牛肉面受众更年轻化的还有很重要的一样东西——卡片。
我忘了是小浣熊干脆面还是别的牌子,当时特别鸡贼地干了一件事,他们在每包干脆面里都放了一张水浒人物卡。于是学生当中就掀起了一股集卡之风,为了得到梦寐以求的人物,孩子们心甘情愿地掏出自己兜儿里的钢镚,放到小卖部的玻璃桌柜上,买来一包又一包的干脆面。
这时候买干脆面已经不完全是为了吃面了,大家最期待的就是刺啦一声撕开包装,摸出水浒卡的一瞬间。
或是一阵扫兴的唏嘘——
“哎呀!又是宋江!送你吧!”
“我已经有六张宋江了……”
又或是一阵热烈的欢呼——
“哇!浪里白条!”
“你也太幸运了!!哎呀你能不能和我换啊!一张换三张?不然五张也行啊,我的卡随你挑!”
大人看在旁边是看不懂这样的热闹的,很多对水浒不感兴趣的女孩儿们也不明白他们在折腾些什么,快乐是属于这一群皮猴的。
卡片创意无疑大大推动了干脆面的销量,不过我很怀疑干脆面这么快就淡出了市场,其根本原因也在与集卡。
我说认真的,一百零八将,哪怕有个运气好到爆,每次买都是不重样的,那这哥们儿也得吃一百零八包干脆面。
一百零八包啊!
打嗝都是那一股子调料味,等集卡的劲头过去,鬼才有兴趣再往嘴里倒那炸面丝呢。
现如今,干脆面已经很少在大型商超看到了,有一回逛一家主题是童年回忆的商店,居然在货架上瞧见了它的身影。
它被摆在塑料水枪和连环画的旁边,还是亮闪闪的包装,上面的卡通图案夸张鲜明,色彩活跃得像极了童年。
我觉得亲切,但没有打算将它买下来,因为这个时候我已经不再是因为一无所知而无比快乐的当年人了,总会想着这样的商品它有没有经过质检?孩子吃到嘴里会不会对健康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苏丹红?日落黄?各种意想不到的添加剂?出事了找谁维权?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意识到自己从前看着它的时候,顾虑的事情只有两件:
一、里面的水浒卡是谁?会不会又是宋江?
二、万一是宋江,干脆面也吃得索然无味,丢了会不会很浪费?
这个念头让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商店的白炽灯很亮,从顶上投下来,照着干脆面的包装。塑料纸起了一层反光,正好在卡通小动物的眼睛上,那小动物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因为被时代抛弃了而笑中带泪,又好像因为与人久别重逢而破涕而笑,无限欢欣。
最后我还是小心翼翼地把它从货架上面拿下来,去收银台结了帐。
多少钱不记得了,但总之是涨了不少身价。
走在路上,拆开包装,闻到的是熟悉的气息,那一瞬间我忽然又变得和从前一样,迫不及待地把手伸进袋子里翻找……
可惜的是,这干脆面里有的只是一包银色塑料包装的调味包。
再找不到卡片了。
这一次,竟连也宋江也告别了。
(三)鸡蛋挂面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最最普通的鸡蛋挂面。
这玩意儿以前经常出现在古早小学作文书上,那时候作文书里的范文真的是一言难尽,什么我扶老奶奶过马路所以迟到了,什么老师的白发湿红了我的眼眶,什么秋高气爽金桂飘香,什么我的好朋友小雷赤贫出身我给她过了个生日她流下了热泪……简直比《知音》还令人头皮发麻。我以前只在上厕所的时候带一本去看看。
我为什么不带《知音》去厕所呢?因为那时候知音在很多家庭里属于禁/书,总是讲不甘寂寞的少/妇/偷/情,老公出轨了怎么办,家长是不允许孩子看的。
虽然他们自己看得津津有味。
除了《知音》之外,《故事会》也惨遭封禁,不过据我所知后者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不是所有家长都禁制,因为《故事会》登刊正文的主基调还是母爱,父爱,乡村爱情……只是犄角旮旯里会冒出些当时看来十分刺激的男女笑话。
一旦被高雅的父母仔细阅读发现了这些低俗笑话,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看完,然后合上书严厉地警告孩子绝对不许再看此类黄色读物!
所以我长期放在厕所卷纸箱上,用来润肠通便的书就只有《作文精选》或者《新编作文精选》。
这种书除了描绘自然风景,讲讲小动物,弘扬弘扬爱与正义,剩下的就是一成不变的套路模式。
老师的头发永远是粉笔染白的。
妈妈的眼睛永远是带着皱纹的。
朋友的吵架永远是以相互羞涩地道歉为和谐结尾的。
就连出场的路人甲也永远只有以下选择:小明,冬冬,东东,亮亮,小亮,小丽,冬梅,李阿姨,王阿姨,王叔叔,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
当然,还有一篇当时几乎在任何一本作文书上都能看到的类似故事:
妈妈的鸡蛋挂面。
这也是我百看不厌的一个故事,觉得该故事以一碗鸡蛋挂面拔高了整本书的价值,十块九毛九的定价都因此而显得不再昂贵。
故事里的“我”,因为努力学习/不努力学习想偷懒/学习压力太大/学习别的孩子干坏事/下雨天把雨伞借给同学自己淋雨回家/下雨天没带雨伞但没有同学把雨伞借给我自己淋雨回家等原因,总而言之是生了病。
感冒发烧。
“我”病倒了,而“我”的妈妈必然是老师/护士/医生/警察……平日里对“我”缺乏关爱,“我”在烧得模模糊糊神志不清时,这篇作文的高潮就来了——
先是在睡梦中闻到一股香味,然后咽了咽口水,听到妈妈温柔的呼唤,睁开迷蒙的双眼,“我”看到妈妈煮好端来的一碗挂面。
《新编作文》语言淳朴,一般是这样写那一碗挂面的:
大海碗里盛着热气腾腾的挂面,里面有绿油油的青菜,还卧着两只金灿灿的荷包蛋,香气扑鼻。
它淳朴吧?但它修辞了吗?它依旧修辞了。热气腾腾,绿油油和金灿灿,是很俗,可是它俗到一下子就能把这碗面的观感以一种最简单最粗暴傻子都能引起阅读共鸣的方式推了出来。毕竟是小学生作文啊,写什么“溏心”,什么“热气氤氲”,低年级小朋友看不懂就会觉得无聊,心生抵触,认为写得垃圾,更别说理解和模仿了,字都认不全。
所以在小学生作文范文里,这碗鸡蛋挂面的描写无疑是成功的,不然不会有人过了那么多年也没有忘记掉关于它的描述。
至少我就没能忘掉,打那之后,除非情况不允许,不然我每次煮挂面都会往热气腾腾的面条里放两根绿油油的青菜,最后再搁上只金灿灿的荷包蛋。这样一来就刚刚好,如果再加一片午餐肉,一根鸡腿儿,一块大排,油脂是更丰腴了,滋味是更鲜浓了,可就不是当时在书上让人看着砸吧嘴儿的鸡蛋挂面了。
另外我觉得,鸡蛋挂面之所以美味,还在与它出现的地方很合适。
如果它出现在美食食谱上,琳琅满目的面店菜单上,或者一桌丰盛的盛宴上,那它肯定是没有这样神奇的魅力的。就好像刚刚的那一段描写你可以用作小学生作文,但若再往上,它便也只是读来有味儿,不可称观之惊艳。
鸡蛋挂面其实有些像贫寡生活里的一点点小愉悦和小奢侈,虽然它本身并不昂贵,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它在人们囊中羞涩,焦头烂额或是气虚体弱时带来的那一些热气和金黄,足以令它在记忆里占据闪闪发光的一席之地,难以磨灭了。
说到这样困苦的情况,忽然想起来,有一年我在外地工作,新年了,没有回家,一个人待在员工宿舍。
那时候工资微薄,条件很不好,临行前父亲曾打电话嘱托这个城市的兄弟对我多加照拂。不过大伯自有家庭,妻子并非对远乡来的亲戚真的热情,过年前去拜了个年,便也没有打算与我一同吃年夜饭,大年夜,我便独自一人待在了空荡荡宿舍。
没有电视,当时自然也是没有网络的,手机更不知是何时才会出现的东西,不过这样也好,家中打不来电话,父母就也不会担心知晓。
只是大过年的这样狼狈,心里还是很伤心,我翻出自己仅有的面和白萝卜,煮了一碗白水面,一边吃一边掉眼泪。
这时候如果是《新编作文》,那就该有热心的邻居上门送来热气腾腾的煮牛肉啦。但生活不是新编作文,萝卜和面条吃完了,什么也没有发生。
或者能有一只荷包蛋也好呢?
金灿灿黄澄澄的,咬一口溏心会流出来。
鸡蛋挂面就成了我当时求而不得的美食珍馐。
那一年,城市里还没有禁烟花爆竹,除夕凌晨将近,此起彼伏的爆竹声热热闹闹地挤进了小屋子里,透过脏兮兮的,积着难以名状的焦黑污垢的窗子,能看到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升于夜空粲然绽放,又落下来谢于看客眼里。
鸡蛋挂面是吃不到了,但至少这样美景是不分人人的,慷慨地分享着自己的繁华与热闹。
如今回头再往,度过的那么多新年,似乎都是千篇一律,偶有区别,也并无什么太深的印象,可偏偏是那最苦最难堪的一年,那一碗白萝卜水煮面始终都很滋味鲜明,连同外头喧嚣火热的爆竹声一起,在记忆深处回荡。
只不过这个时候再问我,觉得当时苦吗?
当然是苦的,然而经过了时光的打磨,苦的印象还在,但再于唇齿间抿舐的味道却不仅是苦了,有更多的东西在这漫长过程中发酵,后来就成了酒。
度过苦难的人,便更容易满足于生活,那些年的倒霉日子,如今都可以在茶余饭后与人斟一杯往事,笑而谈之了。
但是我想,当年吃水煮白萝卜面的小姑娘如今一定还有许多,不一定是因为贫寒,不一定是因为吃不饱,可依旧会有别的原因,让人觉得被压得喘不过气,觉得十分伤心无助。有这样那样的人,在学校宿舍,异国他乡,在这样那样的小屋里迷茫着,孤独着。
如果有谁碰巧看见了这个故事,希望能得到一些安慰。
我其实很想自己回到了那一年,站在宿舍破败的门前,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挂面,里头有绿油油的青菜,还卧着两只金灿灿的荷包蛋,去敲响我自己的门。
就像《新编作文》里一定会出现的热心邻居一样,给那个初来乍到却打拼得无比狼狈的小姑娘,送来了她馋的要命的这一碗。
啊呀,这样一想,《小学生新编作文》似乎还真是一本被小瞧了的好东西。
虽然我的姑娘是再也不会给我开门了,但那斑驳的木门后面,或许会有另一个人,需要这样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挂面吧。
需要让这碗鸡蛋挂面告诉她,一切不开心的事情都会过去的。
天气灰蒙蒙的时候还有这一碗面呢,碗里的荷包蛋和太阳一样——
金灿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