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菜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1、041 第二茬,六零年代假夫妻,番茄菜菜,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关哥跟我说了,不过咱们村前后两不挨,估摸着不会跟其他村混起来,县里头怎么说的?”
曹秀芬还真跟县里打听了下,“说咱们村都是女人家,单独算,不过我瞅着县里头的意思,还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英子你这次出去是不是见了大领导?”
不然县里头能这么照顾她们黄家庄?
之前可从没有过这情况,向来都一视同仁。
“也没有。”
叶英收拾屋子,“咱们能单独列出生产队那是好事,正好我也跟人说好了,过两个月咱们村就有自己的收割机了,到明年就不用那么赶趟了。”
不管公社还是生产队合作社,其初衷都是想要改变小农经济作风,将有生力量团结起来,集中力量做大事。
毕竟到了二十一世纪小岗村脱贫靠的还是集体主义的路线。
何况如今国家是想要推广机械化作业,将零散到各家各户的农田整编到一起,进行机械化作业效率会更高一些。
当然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推行的并不是那么到位,固然有地理地势经济环境等条件影响,国内工业化也是其中一个大的影响因素。
曹秀芬没想到叶英这次去首都还有这收获,她高兴的直搓手,“真的呀?那收割机就是咱们村的了?”
叶英看着那太过于兴奋以至有些忐忑的人,忍不住笑了起来,“骗你是小狗。对了大姐,咱们地里的土豆山药怎么样了?”
“土豆差不多了,前几天小虎他们带着绵绵去挖土豆烤着吃,险些把自己头发都烧光。”
叶英吓了一跳,“人没事吧?”
“没事没事,挨了顿打。”
叶英愣了下,好一会儿才憋出来一句,“是该打一顿,省得回头再上房揭瓦。”
“可不是嘛。这段时间你不在,我们也没啥事,把玉米苗补了之后又把那片芋头地培了土,前几天下雨把山药架子给刮到了,这两天刚重新扶起来……”
曹秀芬唠叨着最近都干了些什么,末了又说了句,“昨天我去对面的付家庄,听他们老支书嘟囔了句,说今年黄河水位下降了不少,怕是来年收成不好。”
叶英眼皮子一跳,“那老支书还说了什么?”
“没说啥,就说了这么一句,他们村长说‘咱们靠着黄河怕什么’,也是这个理。”
其他人怕就怕了,他们倒是没这个必要。
这黄河又不会干涸。
“咋了英子?”
怎么忽然间就愁眉苦脸了?
“咱们靠着黄河不愁水,可其他地方万一闹旱灾……对了大姐,你怎么无缘无故去了对面?”
曹秀芬帮着把书收起来,她可看不懂这些蝌蚪文,“不是挖了些土豆嘛,给他们送过去了一点。对了老支书还问我种土豆怎么样。”
“种土豆多好啊,长得快这就能收了,大姐要不咱们再种点,反正地闲着也是闲着。”
这个提议让曹秀芬浑身一抖,“你想学着苏联那个领导人种玉……不对,种土豆吗?”
可她觉得有点像。
“反正这地闲着也种不了别的东西,老支书种了几十年地,他的直觉应该挺准的,咱们就忙活两天,把土豆块丢下去就行了,反正那么多土豆呢。”
曹秀芬觉得好像是这个道理。
叶英可是狠心呢,之前拉着关定国种了一百多亩地的土豆。
得挖多少地窖才能把这些土豆放起来呀。
再说了,现在正是蔬菜下来的时候,也没谁想吃土豆。
“那行,你先休息下,明天我来安排大家。”
叶英的确挺累的,睡之前吃了个白面馒头,她这一觉这直接睡到第二天。
天刚亮,黄家庄的女人们早早起来出门打草,到了九点钟天热了再回家做饭吃饭。
三五成群还没走多远,就看叶英从村委大院出了来。
和小关俩人抬着那犁往外去。
“英子,咋不多睡会儿?”
叶英睡饱了,如今精神头正足,“睡够了起来干活。”
她不在这半个多月,关定国一直都不忘垦荒,又是弄出了差不多五十来亩地。
不过还不够。
叶英打算再多弄点。
关定国把铁犁套在拖拉机后面,有些不太明白叶英对垦荒的热情,“咱们人少,弄多了管不过来。”
何况还有牧场呢。
从村委大院到这边,也就百多米距离,叶英惹得头上冒着薄薄的汗,“我这次出国,没少看书,书里头有段话让我想了很多。”
关定国好奇,“什么?”
“大概是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第一次工业革命缘起于英国,蒸汽机时代的到来让很多农民成为了工人,可是他们每天工作时间不得低于十二个小时,如果和其他工人说话、唱歌吹口哨,就要罚款。”
“这么霸道?”
叶英笑了起来,“是很霸道,我买了《资本论》,回头你可以看看,资本的积累就是建立在剥削上,工人和农民都是被剥削者。这本书很难懂就是了,到时候咱们一块学习。”
关定国大概明白,毕竟解放前,他就是被压迫的,一家人都要给地主干活,忙忙碌碌一整年别说白面馍馍了,连个杂面的热馍馍都吃不上。越是忙碌,欠地主家的钱就越多。
“跟你扯远了,我只是在想我读书的时候学历史,那些封建王朝总是二三百年就覆灭了。旧王朝的衰败覆灭,新王朝的诞生,再盛极而衰,从汉到唐都一样。我看一个外国的学者说,那是因为我们每次王朝大治后都会迎来人口的急速增长,人多了就要更多的粮食,可开垦出来的土地就那些,所以咱们粮食供应不上。遇到灾年,就饿殍千里。就这么循环循环着,很糟糕。”
叶英看着一脸懵逼的关定国,“不懂是吧?没关系,咱们垦荒种地就是了。”
这个关定国明白,他连忙扶好了铁犁,看着叶英跳上那拖拉机,驾驶着拖拉机拉着铁犁往前去,重复着前段时间的劳动。
叶英选的是最笨的法子,趁着还来得及,多种点土豆屯起来。
土豆耐旱,只要存放得宜,放上个把年头不成问题。
晒干了的小麦存放时间更长,可一年只能收割一次小麦呀,而且管理也不方便。
还是种土豆好。
起码好打理。
黄家庄的人没想到叶英从首都回来后又紧锣密鼓的开始垦荒了。
拿人手短。
如今牧场那边倒是上了正道,闲下来的几个就过来帮着垦荒挖土豆种土豆。
等到八月中旬,这一茬的土豆又都种了下去。
二百多亩地呢。
这下子连曹秀芬都有些腰酸胳膊疼,“咱们这么多土豆,往哪送呀。”
“先放着嘛,不着急。”
这边忙完了又该伺候玉米和棉花了。
黄家庄的玉米闹蜗牛,还挺严重。
如今放暑假,村里的孩子们都被赶到地里去捉蜗牛。
可蜗牛没完没了,跟蝗虫似的。
曹大姐也有些头疼,干脆破罐子破摔,“随便它吃去,别把我的棉花嚯嚯了就行。”
“没事,您别担心,我让小关给我弄东西去了,把玉米地交给我们,保证一星期后这些蜗牛全没了。”
这会儿正是玉米开花授粉的时节,要是这蜗牛继续闹下去,怕是今年会颗粒无收。
好在今年小麦丰收,又有那么多土豆,就算舍了那些玉米也没事。
不过叶英的说法还是惹得曹大姐好奇,“你也别勉强。”
“没事。”
叶英反应晚了些,但还来得及。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跟关定国去玉米地里忙活。
隔着几行玉米从头到尾丢一道生石灰。
这玉米叶有些锋利,即便是包裹的结实,一天下来叶英脸上胳膊上都有细细的划伤。
戴着皮手套的手也有些泛红。
关定国有些拿不定主意,“这样真有用吗?”
叶英随手从地上捡了只蜗牛,丢到那生石灰里,“这家伙喜欢潮湿,晚上才喜欢活动,白天都会躲在阴凉处。”
生石灰里的蜗牛在痛苦的挣扎,但是身体里仅有的水分被生石灰吸走,很快就动弹不得了。
“这就相当于城墙,不过要是蜗牛多的话,咱们回头还得再洒一遍。”
关定国看的目瞪口呆,“竟然这样,那咱们明年再种玉米的时候就注意着点,隔两行留一个大点的缝。”
这样方便丢生石灰预防蜗牛。
“明年啊。”
叶英看着远处的晚霞,“到时候再说吧。”
玉米跟土豆不一样,这玩意儿需要水。
明年能不能种,还是另一说呢。
晚饭加了餐,曹秀芬看两人那狼狈样,一个劲儿往碗里加鸡汤,她把那个不能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
黄色的鸡油弄了整整两碗,熬汤的时候香喷喷的几乎整个村子里都能闻到。
鸡肉炖土豆,还凉拌了个土豆丝,再加上蒸的地瓜叶,叶英吃的肚皮滚圆,躺在床上不想动弹。
偏生又睡不着,索性起来提笔给沈清晏写信。
四哥见字如晤。我好像有段时间没给你写信了,一个多月?最近有点忙,之前出国了一趟见识颇多,买了许多的书来看。当年哥哥教我认真学英语果然是有用的,我在国外也没给国人丢脸,而且还挣了外国人很多钱呢。只不过英语单词太多,有的不太认识,只能比照词典一点点的学。回来后又遇到了一些事情,好在算是顺利解决。我最近和小关忙着垦荒种第二茬土豆,不知道你们哪里怎么样,若是口粮短缺可以来这里,反正你们在哪里采购不是采购呢?等到十月份,地里的芋头成熟,到时候还可以带点芋头回去。
冬天蔬菜除了白菜就是土豆,不过有得吃就不错啦。土豆也有多种吃法嘛,前些时日村里小孩烤土豆结果把头发烧了,绵绵多可爱的小姑娘现在也是剃成了光头,大概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我最近忙着伺候庄稼地也没怎么顾得看书,等过两天缓过劲来再给你写信。
祝好。
沈清晏收到信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情。
彼时草滩上忽然间下起了冰雹,原本的工程都暂时停了下来。
大家都猫在屋子里,要么看书要么聊天,还有的讨论接下来的工程建设,倒也没有真的闲下来。
郭文栋过去时,沈清晏正在跟刘冬冬闲聊,“这边的气候极端了些,淋了雨的战士们还是得喝点姜汤,不然很容易感冒生病。”
刘冬冬嘿嘿一笑,“咱们这边种姜不方便,沈工要不你写信跟英子姐说,让她在那边种点姜?大不了咱们回头按照采购价去买嘛。”
沈清晏起身,“你写信给她就是了。”
刘冬冬瞥了一眼那信,连忙摇头,“我的字太丑了,回头英子姐再笑话我。你写嘛,多写两句。”
每次回信倒是挺多,但多是解答问题。
闲扯的内容几乎没有,回信内容他都会背了好吗?
我很好,注意照顾自己。
你们是两口子啊,干嘛这么一字千金?
这样好吗?
“小刘说得对嘛,说起这回事来,老沈你是不是还没跟家里说自己结婚这事呀?”
沈清晏稍有些迟疑,没有回答。
“瞧瞧,我就说你肯定没说。”
郭文栋笑着摇头,“我猜小叶肯定没跟你说,她去你家了。”
“啊,那英子姐知道这事肯定很生气呀。”
试想,结了婚对方父母都不知道,哪个女人能受得了这种委屈?
郭文栋哭笑不得,“她没说。”
一个结婚不跟家里人说。
一个上门去却不表明自己的身份。
这两人,奇葩到一块去了。
郭文栋拿出棋盘来,“陪我下一局棋,下完我就跟你说怎么一回事。”
这是多公平的交换呀,但沈清晏拒绝了,“你跟小刘玩吧,我去回信。”
刘冬冬被迫坐下来跟臭棋篓子郭大师对弈,他小心地回头看了眼,低声问:“郭工,您是怎么知道的呀?”
还能有秘密电台不成?
郭文栋嘿嘿一笑,“帮你们沈工打探消息?佛曰不可……”
“报纸。”
基地这边有电话,但他们一般不能用。就连通信内容都要被一再审查,想要得到外面的消息,只有一个渠道——报纸。
沈清晏前段时间出外勤,去几个铀矿和工厂一阵忙活,压根没工夫看报听新闻。
想来是因为这错过了关于叶英的消息。
郭文栋看他神色冷静,忍不住说了句,“你俩到底啥意思呀?要我说赶紧写信好好安慰下人,省得回头人直接撇下你跑掉。”
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沈清晏笔下一顿,看着空白的信纸微微出神,好一会儿这才落下笔来——
我这里一切都好,注意照顾好自己。
若是方便,麻烦回头有空种些姜,今年气候多变,姜汤驱寒很有用处。
信件稍微长了点,但还是让赵政委哭笑不得。
他亲自过来一趟,“我要去宁县那边一趟,你有什么东西要捎带的,我给你带过去。”
“去宁县?”
“嗯,咱们这边马上又要过来差不多两万人,粮食需求大了点,叶英也给我写了封信,说要是用得着就让我去把那些土豆拉过来,我先去看看,带着几个人去那边学学她的种植经验。”
基地不可能一直从外面弄粮食,共`产`党一贯信奉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农场牧场得建起来。
不过一群当兵的也没啥经验,总得学点现成的才是。
赵政委轻咳了一声,“要是条件允许,回头我带她回来让她亲自指导。”
他冲着沈清晏挤眉弄眼,一副“我都意思吧”的神色。
这让沈清晏愣住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这不符合规定。”
作者有话要说: 赵政委:活该你单身二十八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