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云千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章 安重诲入川督战,木匠王爷,飘云千里,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嗣源只好放弃了用范延光代替安重诲的想法,叫孟汉琼去一趟政事堂,告诉那些大臣们关于安重诲辞职的事,以及商议一下由谁来接替安重诲。
政事堂内,冯道叹了口气,对众人说道:“你们如果真的为了安令公好,还是让他辞掉枢密院的职务吧。”安重诲的铁杆赵凤没听出这句话的份量,马上不加思索地反对道:“冯公,您这话说得不对,国家大臣岂能轻易罢免?”然后,由赵凤领衔,上疏天子,强调安重诲是国家柱石,不可轻动!
在范延光、赵凤等重臣的坚持之下,李嗣源不得不收回成命,请安重诲留任枢密使。安重诲总算没有再推辞,看来事实证明,朝中确实少不了我!然而李嗣源这时想的却是,这么多大臣不怕得罪自己,却怕得罪安重诲!连安重诲辞去的职位,都没有一个人敢接任!这样的人在朝,岂是君王之福!
君臣间的友谊之舟已经沉没无影,李嗣源之所以继续容忍安重诲的原因,不是由于有这么多大臣站在安重诲一边,而是因为两川讨伐战正在进行,不能轻易换人。因此,安重诲的命运已经与两川战局直接挂钩。如果顺利平定两川,安重诲还可以凭借功绩,暂时维持住自己的地位。如果弄巧成拙,战事不顺,李嗣源将实在没有理由再忍耐一个到处树敌,时时惹事生非,要挟君上,与自己离心离德的臣子!
到长兴元年末,李仁矩已经兵败被杀,夏鲁奇被困死在遂州城中,石敬瑭统率的讨伐军主力则被堵在了剑州,连连受挫于赵廷隐。安重诲针对两川的种种布置,基本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激反两川的安重诲自然责无旁贷,所以他不得不自请出京,奔赴前方督战。
安重诲很担忧,如果这一仗打输了,那自己权臣的生涯基本上就可以画上句号了。于是他一离开洛阳,就急如星火地派出特使到处催促各藩镇执行军令,严厉赏罚!京西各藩无不惊恐万分,大家原本对出钱出粮支援前线的诏令,拖拖拉拉,现在全都竭尽全力,各种物资昼夜不停地向利州输送,只求别让安重诲抓了把柄!
长兴二年正月,风尘赴赴的安重诲到达凤翔,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出城迎接。朱弘昭也是李嗣源的老部下,他因为与安重诲的关系不太好,经常被安重诲打发到外边担当各种苦差事。他曾被安重诲推荐去东川担任节度副使,如果不是他见机快,设法逃脱,险些沦为董璋的刀下之鬼。
从东川脱险之后,朱弘昭痛定思痛,意识到:没有抱紧安重诲的大腿,是自己的重大失误。于是,朱弘昭极力向安重诲靠拢。在王建立弹劾安重诲,李嗣源与安重诲第一次翻脸时,正是朱弘昭站出来为安重诲说话,使皇帝与枢密使重归于好。
稍后的事实证明,这次站队很成功。几轮明争暗斗后,安重诲仍然权倾天下,王建立则被夺去了一切权力,退休养老。朱弘昭也赢得了安重诲的信任,处境大为改善,得以出任凤翔这样的大藩节度使。
因为这段时间身在凤翔,朱弘昭并不清楚此时安重诲在朝中处境的变化,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下反应:安重诲是需要好好巴结,千万不能得罪的大人物!虽然听说现在朝中有人在弹劾他,但也许不过第二次王建立事件罢了,多半撼不动安重诲这棵大树。
于是,凤翔城外的朱弘昭无比亲热地在安重诲的马前又是下跪又是叩头,然后无比尊敬地将安重诲迎进城,就住在自己家。朱弘昭的妻子儿子也都出来迎接贵客,环绕着安重诲纷纷下拜,口称恩公。心情郁闷的安重诲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朱弘昭还对自己如此亲热,如此毕恭毕敬,以为是患难见到了真情,不禁大为感动。
晚宴的时候,安重诲在朱弘昭殷情相劝下,不知不觉喝至半醉。他一时感慨万千,禁不住酒后吐了真言,将自己的一肚子苦水全都倒了出来。最后他流着泪说道:“奸邪小人们对我恨之入骨,百般攻击我处政失当,甚至造谣称我要谋反,危难之时,我几乎不免一死!如果不是主上明察,得以保全宗族,你我今天就见不着了。”
朱弘昭一脸沉痛地倾听着安重诲的诉苦,口中不断发出安慰暖心的话语,心里却乐开了花:真是没想到,姓安的,你也有今天!
安重诲对内与花见羞、孟汉琼、李从珂、康福等人结仇,惹得天子猜疑;对外与吴国交恶,与吴越结怨,恶化了后唐的环境;处置失当,断送了夏鲁奇、李仁矩、武虔裕,还捅出两川征伐这个看不到近头的大篓子!能有多大祸,就闯出了多大祸!
康福原是河东老将,在魏州兵变后,主动献出相州马场的数千匹战马给李嗣源,成为后唐第二王朝的佐命元勋。康福擅长胡语,常在便殿和李嗣源用胡语交谈。安重诲虽然也是胡人,却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因而仇视康福。安重诲不是不能接受李嗣源从自己以外获得信息,但无法接受这些信息不受自己监控。
于是,安重诲警告康福道:“你要敢在皇上面前乱讲话,我就砍你的头!”同时他一直寻找机会,准备收拾掉康福。正好,此时割据朔方的韩氏第五代节度使韩洙去世,他年幼的儿子韩璞继位。他的弟弟韩澄认为有机可乘,发动兵变杀掉了侄儿,自立为朔方节度使。
但韩澄这番行为,却不得当地人心。有个叫李宾的军校起兵反对韩澄,韩澄招架不住,被迫向名义上的宗主国后唐求救。安重诲于是决定借刀杀人,乘机任命康福为朔方节度使,让他只身去龙潭虎穴上任。由于康福向李嗣源哀求,在李嗣源干预下,硬是从朝廷和河中抽调了一万军队护送康福上任。
康福率军而去,成功击败了朔方各路地头蛇,以及吐蕃嗢末人的侵犯。他成功当了朔方节度使,安重诲的陷害未获成功。但安重诲此后仍多次捏造证据,指控康福有不臣之心,两人势成水火。
吴越王钱镠向后唐称臣时,曾写信给安重诲,有点倚老卖老,对安重诲不够恭敬。碰上后唐使臣乌昭遇出使吴越,向钱镠行三跪九叩礼的事件发生,安重诲便认为钱镠有不臣之举,建议李嗣源对吴越全面打压。
于是后唐朝廷赐乌昭遇自杀;下旨命钱镠以太师身份退休,免除原有的所职务;逮捕吴越派到后唐的所有进奏官、使者、贡品押运官。吴越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跌到史上最低,钱镠让他还没有免职的儿子们上疏替自己喊冤,但安重诲不予理睬。
第二天,安重诲重新上路,继续前往蜀地。等他一离开凤翔,觉得报仇时机已到的朱弘昭,马上在背后下了黑手!朱弘昭上疏朝廷,添油加醋地打小报告道:“安重诲对朝廷充满了怨恨,对陛下也是恶言诽谤,说的那些话我都不忍心听!我认为不能让他去前方行营,否则他很可能从石敬瑭手中夺走兵权,天知道会干出什么事儿来!”
同时朱弘昭派人送急信给石敬瑭,信上写道:“安重诲要到你那里劳军,我看他现在举止疯狂,做事已经不顾后果。如果让他到达前线,恐怕会军心大乱,不战自溃!你应该迅速派人隔断道路,阻止他前进,你和你的军队才能确保平安。”
在安重诲自请督战离开洛阳以来,对后唐来说,蜀地的战况正处在进一步恶化中。由于受赵廷隐阻挡,石敬瑭被堵在剑门关,无法越雷池一步,遂州解围的希望完全破灭。夏鲁奇这时已经后悔当初在中都救下了赵廷隐,他没看错,赵廷隐的确有良将潜质。只是他没想到,正是这员良将使他失去了得救的希望。
长兴二年正月十一日,被围困了三个多月后,遂州弹尽粮绝,终被攻破,夏鲁奇自刎殉国。安重诲安排在蜀中最有份量的一枚棋子就这样没了,讨伐两川,只有外合,再无里应,成功的可能性更加渺茫。遂州城破三天后,石敬瑭才率军再出剑门,又一次进攻剑州,在北山扎下大营,与赵廷隐对峙。孟知祥听到这个消息,命砍下夏鲁奇的首级,送到剑州前线展示,用以打击唐军士气。
正好夏鲁奇有两个儿子从军,此时在石敬瑭大营中,看到对面挂出父亲的人头,不禁悲痛欲绝!泪流满面的两个儿子,立即向主帅石敬瑭请战,表示要不计性命,把父亲的人头抢回来,好好安葬!
石敬瑭却制止他们,说道:“孟知祥这个人是位忠厚长者,等这一仗打完,他一定会让你们的父亲身首合体,全尸入葬的。这比你们把人头抢回来,使夏老将军身首异处更好吗?”石敬瑭这个判断基本正确,后来孟知祥确实让夏鲁奇全尸入土。但仔细琢磨石敬瑭的这段话,其实他就是说,这次讨伐两川,肯定赢不了!否则讨伐胜利,孟知祥被灭掉的话,如何安葬夏鲁奇与孟知祥还有什么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