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五十章 不协调(上),奋斗在沙俄,马口铁,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切尔内绍夫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他只想知道答应巴里亚京斯基的条件能带给他什么好处。对他来说没有好处的事情是万万不能干的,哪怕巴里亚京斯基的条件确实不错,但现在没好处何必要答应呢?
亚历山大巴莱克子爵也是有点发愣,因为波别多诺斯采夫让他过来找切尔内绍夫的时候可没说要立刻给什么好处。只是说切尔内绍夫应该不会拒绝。
可现在陆军大臣的操作方式实在有点辣眼睛,这么大个人物竟然如此市侩,实在是小家子气!
“您想要什么好处呢?”亚历山大巴莱克子爵干脆将皮球踢回去了。
这下就轮到切尔内绍夫发愣了,倒不是他不知道该要什么好处,而是他想要的好处巴里亚京斯基给不了也不可能给,如果巴里亚京斯基有能力让他当上首相,那他还用得着忌惮乌瓦罗夫伯爵吗?
恐怕那时他都能将乌瓦罗夫伯爵吊起来捶了,何必拉拢他。
可你让切尔内绍夫降低要求,又好像没什么太多意思。他已经是陆军大臣了,在内阁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好位置了。再往上走除了首相、外交大臣和财政大臣之外真没有更好的位置了。
可问题是首相和外交大臣现在想都不用想,财政大臣他又没有什么兴趣,更是不擅长那方面的工作,去了也只能闹笑话。
想来想去只能当海军大臣或者陆军大臣,也就是说切尔内绍夫现在真的尴尬,上又上不去,降低要求也没什么好要求的,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他觉得跟巴里亚京斯基合作挺鸡肋的。
虽然巴里亚京斯基承诺等亚历山大皇储登基之后保证他的地位,可天知道那还要多久,未来的东西谁能说得准,也许过两天因为对土耳其作战不力,他这个陆军大臣就得卷铺盖引咎辞职呢!
那时候你还指望巴里亚京斯基兑现承诺?简直就是笑话!
所以切尔内绍夫只是笑了笑道“感谢公爵的一番美意,如果未来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携手合作。至于现在我还是跟关心当下的事情,如果公爵有办法能让首相大人辞职,那我可以立刻旗帜鲜明地站到他那边!”
亚历山大巴莱克子爵不说话了,因为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切尔内绍夫的意思很明确,除非巴里亚京斯基帮他搞垮涅谢尔罗迭,否则暂时他并不打算改换门庭。
虽然他的话挺委婉,也没有明确拒绝的意思,甚至还说愿意合作。但这些都是客套话,根本靠不住,自然地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亚历山大巴莱克子爵礼貌地表达了惋惜和歉意,然后拍拍屁股走了,他得赶回去告诉波别多诺斯采夫拉拢行动不成功,切尔内绍夫的价码太高,根本收买不动。
远在布加勒斯特的波别多诺斯采夫收到消息之后也不是特别失望,因为这本来就是个试探。他只是想看看切尔内绍夫对乌瓦罗夫伯爵的态度罢了。
现在目的已经基本达成了,这位陆军大臣不算乌瓦罗夫伯爵的铁杆支持者,只要利益足够他可以立刻改换门庭。这间接说明乌瓦罗夫伯爵对派系的掌控能力已经进一步下降了,让越来越多有想法的人不甘于再完全听从他的摆布了。
“我们现在欠缺的只是机会!”他美滋滋地自然自语道。
而他也相信这个机会并不是太远了,因为这场对土耳其的战争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极大地动摇了一些老狐狸的掌控能力。比如说乌瓦罗夫伯爵,比如说帕斯科维奇公爵,还比如说米哈伊尔公爵。
作为总监军波别多诺斯采夫可以看到很多圣彼得堡根本不可能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俄军的真实状况,以及土耳其人的真实战斗力,甚至是军方内部的各种小九九。
这些东西能说明很多问题,比如帕斯科维奇和米哈伊尔公爵之间的面和心不和,恐怕圣彼得堡方面绝对想不到这两位传奇老将根本尿不到一块儿去吧。
虽然在大方向上两人是一致的,比如说要求增援。但是在其他细节问题上两人的差别就太大了。
帕斯科维奇认为立刻就龟缩防御太被动了,完全可以在多布里奇和瓦尔纳方向主动出击狠狠地痛打土耳其人,争取多消灭一些土军。
按照帕斯科维奇的意见,那个方向的土军并不强大,俄军完全可以战而胜之,只要能消灭几万甚至大几万敌人,土军就不敢大张旗鼓地全面反扑,这样反而能降低瓦拉几亚一线的防御压力。
只不过米哈伊尔公爵却对主动出击毫无兴趣,虽然他也承认和中线以及西线的土军相比,东线的土军略显薄弱,但这也不代表俄军就能一战胜之。
更别提什么歼灭大几万人了。他警告说伊斯坦布尔方向正有源源不断地土军增援部队向瓦尔纳靠拢。一旦盲目扑上去,搞不好又是一锅夹生饭。
既啃不动东线土军原本的防线,反而还消耗了有生力量和士气,一旦土军的援军抵达,那东线的俄军是攻不上去也撤不回来,搞不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所以米哈伊尔公爵力主收缩防线,沿着多瑙河布置防线,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主动放弃康斯坦察等地。
两人为此布置吵过一次,最后迫于帕斯科维奇的强烈反对以及圣彼得堡方面的压力,米哈伊尔公爵才勉为其难地同意暂时不放弃康斯坦察,俄军东线部队在康斯坦察以及多瑙河东岸布置防线。
这是妥协和折中的结果,帕斯科维奇放弃进攻,而米哈伊尔公爵则选择坚守康斯坦察。
讲实话,这个结果两人都不太满意,但又没办法说服对方继续让步,也就只能这么对付了。
而在波别多诺斯采夫看来,这两位的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没有另一方的干涉,可能都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可这么折中一下之后,变得似是而非,反而有点弄巧成拙的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