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章 王承恩的支持,明末亲军锦衣卫,奔叔,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无数的流民难民,熬过了黎明前的黑暗,再次为喷薄而出的太阳,为即将的皇恩浩荡而忘情欢呼,让一夜没睡的崇祯吃惊。当他听明白二三十万流民欢呼的内容之后,他无奈的对身边的王承恩苦笑“袁崇焕是要挟,这个赵兴是绑架啊,这让朕不得不按照他的意思做啊。”

王承恩却笑着道“赵兴,真万岁心腹啊。”

抻着懒腰的崇祯嗔怪道“不要老帮着赵兴说话,也没见你收赵兴多少钱,至于吗。”

王承恩笑道“并不是老奴帮着赵兴辩解,是因为我必须支持正确者,我必须支持一心为皇上办事者。”

崇祯询问“大伴怎么说?”

王承恩道“上次抄没來宗道的土地,赵兴就提议了一个承包法,老奴仔细的想了,再悄悄的观察了,却发现这真的是个好法子啊。”

崇祯端正了面色,仔细的聆听起来。

王承恩继续道“按照咱们原先的规矩,那些无主的土地,都被收回国有。收回来之后呢?都被官员们在内部,三瓜俩枣的象征性的卖了,卖给谁了呢?卖给了士绅大户。结果按照士绅不纳赋税的规矩,对咱们朝廷的财政没有一丝一毫的缓解。结果几百年下来,天下土地还掌握在百姓手中的,已经不足二分,这是我们财政枯竭的一个原因。”

王承恩出身太监内书房,很是有些学问,再加上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他对治国,也有了一定的见识啦。

“但是现在的状况是,要想抑制土地兼并,将那些被兼并的土地,在分发回百姓的手中,一来可以让百姓耕者有其田,同时重新为国家缴纳赋税,却是难上加难。”

这一点,崇祯皇帝哪里是感同身受?简直就是痛心疾首。

自打他登基以来,无时无刻不为钱愁,然而却没有一点点的来钱路。若不是吃着哥哥的老本,若不是赵兴时不时的给他掏弄一些,这个号称拥有四海天下的皇帝,早就已经是家徒四壁了。

但赵兴时不时的给他弄一些,并不是长久之法。怎么样想一个活水的来源,崇祯皇帝是怎么也想不出来的。

但是赵兴鼓动起来皇宫外面那些流民的欢呼,在王承恩的解释之下,不由得怦然心动。

向士大夫们伸手要钱,想都别想。就这一次兵临城下,各地勤王之军所需要的钱粮,崇祯就曾经向那些口口声声爱国的君子,展开一场募捐。结果可想而知,就连自己的老岳父,也只捐献了50两黄金。这还是在自己受意皇后悄悄先送出去,再让他转回来,目的就是起到一个带头作用,结果送过去的是一百两,转回来的却剩下五十两了,这都是什么事吗。

带头的作用却没有,哭穷的人倒是满大殿,要不是赵兴回来,一举打掉了通敌叛国的50家粮商,估计现在那些勤王的将士早就哗变了,哪里还有刚刚的那场大胜?

王承恩察言观色,已经明白皇上已经动心,于是就继续趁热打铁“就比如说上一次,没收來宗道一千五百亩土地,承包出去,就没有咱们费任何力气,就给内帑上缴了五百两的银子,虽然不多,但同时却安置了近百户的百姓,让他们衣食安稳。而之所以不多,是因为这样的土地太少,如果掌握一千万亩,一亿亩呢?不但让百姓耕者有其田,稳定了下生活,那么就会给我们带来五百万银子,这可比豪取强夺,敲骨吸髓的征收赋税要强多了。”

崇祯笑一下“死要钱。”

王承恩立刻解释“老奴是为皇上理财,当然,如果这笔钱交到国库上去,那就是现在一年两倍的收入。到时候,拿多出来的这些钱做什么都会游刃有余。只要有了钱,就可以实现兵精粮足,天下何愁不稳定?中兴何愁不实现?”

崇祯就站住脚步,盯着这个自己的大伴“赵兴什么时候和你说了这么多?”

王承恩跪倒“不敢隐瞒皇上,这是洪承畴和赵兴两个人,在延绥地区推行的政策。曾经上报给皇上,也获得了皇上的审批。老奴的家里,也是穷苦人家,听到这样的办法,也就上了心。所以亲自派了我的一个干儿子方正化,悄悄的去了西北延绥,看一看实际的效果。”

一听这话,崇祯当时双眼一亮“方正华回来了吗?”

王承恩赶紧回答“在去年十月末的时候就回来了,老奴正想趁着有空,让他向皇上禀报。结果这建奴兵临城下,皇上日理万机,不敢用这样的小事来打搅皇上,所以就没来得及向皇上汇报。”

崇祯当时有些温怒“战争和民生,都是国朝大事,哪件事都不能耽搁。现在就把他叫来,我要好好的询问一下。”

王承恩当时欢喜地答应一声,亲自跑出去找方正化。

方正化,山东人,崇祯朝后期,接替王承恩做司礼太监,崇祯十五年冬,北京城附近的地方被清兵包围,崇祯帝命他总管保定的军务,有保城的功劳。

崇祯十七年二月又命他出任地方长官,方正化磕着头推辞,皇帝没有允许,他又磕头说“我这次去一定做不了什么事,只想一死报主恩。”皇帝也流泪了,派他去了到所在地后,后来在城破的时候,手刃十几个农民军,最终大呼战死。

现在他不过是司礼监的一个行走,拜在王承恩的膝下,做个干儿子。

方正化高大魁梧,可谓是山东大汉的代表,见到干爹突然回来,立刻跪倒请安拜年。

王承恩拉起他来“赶紧的收拾一下,我带你面圣问对。”

面对这突然的机会,方正化愣了一下。王承恩语重心长地对他道“皇上是要问你一下,这次悄悄查访西北的结果,这是你难得出人头地的机会。不过我可要告诉你,将实际的情况老老实实的回答,但一定要拿捏住方式,对赵大人不利的,就不要说了。”然后感慨的道“赵大人对咱们大明有大作用啊,可不能坏了他的事。”

之所以王承恩这么说,首先是出于他一个农家孩子淳朴的出身,对百姓真正的理解。还有是一个,在他们的太监眼中,谁对皇上好,他们就必须对谁好。以后不知道,但现在赵兴对皇上是真的好,这一点不可否认。还有一点,外朝的官员,现在牛气冲天,把持了整个朝政,对他们这些太监,连正眼都不看,但大局是如此,这些太监们也无可奈何。而赵兴专门和那些官员们对着干,很是让太监能感觉到解气,自然而然就将赵兴看成了自己人。

不坏自己人的事,这是规矩。何况还是利国利民呢。

方正化当然明白这其中的种种关联,于是心情激动的对王承恩保证“干爹放心,孩儿一定将事情办妥,绝对不会给您的脸上抹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

屠鸽者

侯府小公主

似良宵

史上最强炼气期

李道然

从东京反派开始恋爱游戏

金毛贝

秘巫之主

真愚老人

剑傲仙途

尘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