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逐三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猴精得逞,农家娇妻心尖宠,烽火逐三千,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n644042">
癞痢头说得时候面无表情,吓了猴精一个嘚瑟。
“老......大,不是你要去吗?我是怕你寻地方不方便,我反正知道地方,带你过去也不费劲的。”猴精哆哆嗦嗦地说完,脸上露出个假笑。眼睛眯成一条细缝,眼角的褶皱堆积在一起,看着十分刺眼。
“我还没想好,既然你想去,那就你替我去吧。”
“那怎么好意思呢!”
猴精听他如此说,嘴上推脱,心里乐开了花:如此说来自己马上就能出这破庙了。
“既然不好意思,就别去了,我可不愿意强迫人。还有,以后不要叫我老大,我可不是谁的老大。”瘌痢头道。
猴精被这一句话噎了个够呛,笑容僵在眼角,看起来更丑了。半晌才回转过来,出了口长气。“是......啊,哪能不好意思呢,多好的事,呵呵,我这是......是谢你,大......不,兄台。”
“口头上谢就不必了,我不差这一句。真要谢我,你送我点银子花花倒是实在。”癞痢头道。
猴精本就是假笑,这笑了一半又僵住了,张了张口,又闭上了。他可不敢再多说一句了,不然今天真的是要载这里了。
看着面前闭着眼睛的癞痢头,打他又打不过,说好话人家就这样怼他,真的是软硬不吃啊。
辛亏自己马上就要走了,不用留在这儿再受气了。猴精想起这个,得意地偷偷做了个鬼脸。
没成想,癞痢头闭着眼睛像是能看见似的,突然睁开眼,转过了头。
猴精正在做着鬼脸,一下子僵住了,又要换成笑脸,五官被他强行挤做一堆,十分的滑稽。
他“唰”一下利索地站了起来,转身灰溜溜地跑了。
因为是癞痢头让他的,他怕再出什么变故。稍后他便去了当铺,将自己身上值钱的东西都当了,然后拿着银钱去了赌坊。
猴精喜欢与人自来熟,攀交情,见到许四自然也不例外。话特别多,人又长得猴精的模样。许四有些反感,便多要了二两银子。
猴精哪里知道,自己弄巧成拙,多出了二两银子,他只觉得贵。但事情好不容易走到了这一步,就算是心疼,也得走下去,只能忍痛交了银子。
几日后,便有人过来将猴精带走了,也不知为何,这次没让猴精找人。也许真的像之前说的,这是最后一个位置。
猴精分到的人家家境还不错,之前已经有一个人了,猴精这是第二个。
也许是猴精当时话太多,又或是许四的疑心病又犯了。
吴越和冯芸珠住进人家后的某一天,官差又来了。
主人以为又有人要住进来,一副苦瓜脸,都快要哭了。
还好是虚惊一场,官差只是问了吴越几个介绍的人的问题。吴越一直以为去的是癞痢头,便照实说了。
官差脸色凝重,问完几个问题便急匆匆地走了。
吴越和冯芸珠面面相觑:这是怎么啦,难道是有什么事发生。
吴越不放心,第二日又特意去了破庙,癞痢头确还在破庙。吴越一问便知,之后是猴精代替癞痢头去了赌坊。
既然是癞痢头同意的,吴越也没说什么。毕竟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不能强求。
他不知官府的人为何特意来问,如论如何,没有怀疑到自己头上便是幸事。
如今有这个猴精替自己吸引注意,他躲在暗处,正好顺藤摸瓜,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目前,自己只知道县衙将这朝廷“分民入户”的政策变为了私下牟利的手段,经手人是许四。或许这“许四”只是个化名。
这事涉及的银钱不少,按单人十两银钱计算,这鱼县是附近最大的城镇,镇子颇大,镇上没有个一万户,几千户也是有的。
如果一户安排一人,便是几万两银子,若是不只一人呢?
吴越细算了一下,他们目前居住的这户,就安排了三个人,就按这个人头算,这就是不下十万两银子。
这么多的银子,经手人绝不可能只是个小人物,应该是由重要人物亲自参与的,所以才会如此警惕,而且还深怕被人认出来。至于鱼县的耿忠,恐怕也脱不了干系。
至于户部拨付的银钱和粮食是否被扣下了,他才刚刚住进来,自然没有那么快知晓,且等些日子再说。
他和芸珠入住这户姓陈,家境还算富裕,家人人口简单,只夫妻两个外加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夫妻二人在镇上开了个杂货铺,生意还不错。家里花钱买了一个小丫头,和一个做粗活的婆子。
两个孩子还小,不用分房。正房两间屋,恰好住这一家四口。
前后各带一个院子,前面的院子两边各有两间屋子,平时用来存放一些杂物,养了些花花草草。
之前住进来一个人,占了一间屋子,如今他和芸珠进来,因是夫妻,便也只占一间屋子,东西收收捡捡的,倒也放得下。
后院他们不让过去,平日里小丫头和婆子住后面,负责日常杂活和照顾两个孩子。平日里极少到前边来,也就是偶尔出门,要从这里路过才会碰到,打个招呼便匆匆而过。
吴越心里犯了愁,这留个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平日里接触这么少,自己要如何快速拉近这这家人的关系呢?不然,光凭着如今的关系,又如何能探听到官府是否给他们按人头分发了粮食这么敏感的信息。
不然就教两个孩子识字吧!
上次官差带他们过来时说得话提醒了他。
吴越趁着主人家回家的空档,主动打招呼,提起了想教两个孩子识字的事。主人家听完,自然是十分乐意的。
现如今,孩子去私塾念书,交给先生的束脩可不少,笔墨纸砚也贵,好多孩子都是七岁后才拜师的。
枉论这书生学问好不好,自己两个孩子还小,教他们简单地认个字还是绰绰有余的。
此事定好,每日早上用完饭后,小丫头和婆子会便将两个小孩领到前院,由吴越教二人识字一个时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