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柴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五章大秦的第一次国考,覆秦从计划开始,守柴炉,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秦开年之后,除了扶苏即将远赴美洲的事,还有就是大秦的第一次科举。

因为大秦学宫的成立,大秦的士子,比预计的多了不少。

而考试的范围,大部分都是赵昆制定的九科内容。

但考试范围,却是结合了大秦现在的实际情况定的。

比如新部门之一的建工部,墨家,公输家之类的学派出身,这是必须的吧?

外行指导内行的话,事情还怎么推进?

在制定学业科目的时候,赵昆跟嬴政和扶苏都有谈论,所以决议会上的考试内容,也是一项项挨个讨论。

赵昆的想法,给了正在为科举出题而抓耳挠腮的博士宫大佬们,提供了思路。

科举框架很快就出炉了。

赵昆想要的,其实是类似于后世的文理分家。

百家学问,作为华夏文明的精华,自然都能够锻炼学子的思维模式。

但是,侧重点却又有不尽相同。

儒家重礼仪德行,可以为主管教育以及礼仪、官员任命的部门提供人才。

法家自然不必多说,肯定是法部人才的主要来源地。

而其名家,毫无意外,可以主管对外交涉等职权。

其他学问,都各有用途。

不要看儒法两家,似乎只会动嘴皮子,没什么卵用。

但是,能够成为华夏之地排名前二的大学派,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据说两家可以入主的部门长官,在本职之外,全部被授以“天官”的称谓。

职权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在决议会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中,新的朝堂机构,逐渐出炉。

而科举根据决议会传出的消息,也在不断调整。

最后,当赵昆看到百家大佬们提供的整个流程的时候,不由得目瞪口呆。

大佬们商定的结果,便是分科考试!

儒法两家,出一些基础题目,作为基础分。

这份试卷,是所有士子通用的。

另外,还有一项专科试卷,便是由其他专业对口的出。

而为了配合这次科举,他们要求朝堂提供各种心机构的空闲职位。

赵昆无言以对。

这特么哪里是科举考试,这分明就是后世的公考啊!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考试模式,还真的挺适合大秦如今的环境的。

不知不觉之中,时间便来到了春分之日的前一天。

嬴政下令,这一天中,整个咸阳戒严,禁市。

所有提供食宿的商家一律免费,只为来自全国的士子提供服务。

当然,这些费用,全部都由各个郡县承担。

夜晚,整个咸阳灯火通明,却寂静无声。

有史以来,第一次科举取士。

面对这种机会,所有士子都严阵以待。

自然没有后世那种大考之前狂欢的恶习。

即便是走在路上,都能够看到手中举着书卷临阵磨枪的士子们。

这一夜,无数士子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彻夜难眠。

次日,天光刚刚放亮,便有无数士子从咸阳城各个角落,朝考场汇聚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科举取士的针对性极强,所以考场分散在咸阳各地,主要是各个衙门的大堂。

士子们走在路上,一个个面色严峻,丝毫没有交谈的欲望。

因为时间紧迫,这次科举,其实压根没有后世的那些繁文缛节。

整个考试持续两天。

第一天是文试,分上下两场。

上午考的是儒法两家的大佬们出的基础卷,下午考的则是士子本业的专业内容。

第二天,考验的则是士子们应对问题的时候的机变能力。

比如说,第二天法家的试卷,主要是给一些具体的案例,让考生们将自己代入断案人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最变态的是儒家,各种伦理问题,层出不穷。

赵昆提前看过儒家试卷,被各种条条框框,搞得头昏脑涨。

有一说一,赵昆虽然被称作生而知之,学贯古今。

但是对于儒家的那一套,至今都没有过深入了解。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儒家的学问,对于朝堂的稳固来说,极其有用。

起码目前来看,对于学童的教育,选儒家是最合适的。

很快,士子们在维持秩序的小吏的监管下,有序进入考场。

符合条件的数万士子,同时考试,居然没有查出一例夹带等事。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期人们极为朴实,士子们的花花肠子还没有那么多。

最重要的是,这毕竟是第一次科举,没有陈例,就算有心作弊,也无处下手。

士子们入场,顿时咸阳陷入一片寂静之中......

此时,不要说是咸阳百姓,便是整个关中的百姓,都翘首以盼。

如今,义务教育推行全国。

读书在大秦已经不是一件稀罕事儿,不读书,才奇怪。

通过考试就能做官,给所有百姓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因此,这次科举,说是举国关注,都不夸张。

普通百姓关心的是,朝堂到底能不能实现他们的承诺,是不是科举选拔出来的人,真的能做官。

至于各级官吏,关心的则是自己本地的士子,在这次科举之中表现如何。

毕竟,赵昆有言,前几次科举不以地域论处,一视同仁。

只要排名靠前,均可以录取。

但是,毕竟各地的教育水平不一,时间长了,自然教育强的地方,名额会远超教育相对落后的地方。

这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因此,前几次科举之后,朝堂会根据各地士子的录取比例,综合考量,划定名额。

这项政策,虽然是偏向教育暂时落后的地方。

但是,最关心的,却是那些教育实力强悍的郡县。

毕竟这关系到他们治下之地日后能够分到几个名额。

这些东西,肯定是日后政绩考核之中的一个大项。

如今二师登基在即,眼看着就要大干一场。

谁想在这个时候给他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另外,商户们,也对这次科举极为关注。

他们的关注点,却又有不同。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野蛮生长,可以说,整个大秦,没有谁比这些商户们更懂得,知识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和朝堂抢人,他们自然是不敢的。

但是,但凡考试,总归有个排名先后吧?

有些人实力很强,但是运气不好,差一点上榜。

怎么办?

从事对口行业的商户,肯定会上去疯抢。

尽管近期大秦大动作不断,但是达到举国关注程度的,只有科举这一件事情。

毫无疑问,这次科举,切切实实,向大秦百姓展示了一个道理。

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

国家银行宽大的事务大厅内,扶苏不断的来回踱步。

科举盛事,是事关大大秦上下的大事,自然不能轻忽以待。

在这次的科举之中,嬴政对所谓的新朝臣子,并没有重用。

新朝的臣子们,做的都是一些杂活儿。

反而,重用的都是一些思维逻辑偏向旧朝的臣子们。

这个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新朝臣子,虽然也都是出自士子阶层。

但有一说一,这些士子们自从跟了赵昆之后,就在解放思想的道路上狂奔不回。

譬如陈平,好好的一个帝国丞相,被赵昆生生改造成了一个大金融家。

平时他迎来送往,都是一些豪商巨富。

脑子里面想的都是一些与金融政策有关的东西。

这些东西,在大秦如今的百家学派之中,哪一家有具体阐述?

甚至,绝大多数学派的观念之中,陈平所做的事情,简直就是自甘堕落。

更不用说市场监管局之中的武伯以及监海局的范喜良他们所掌管的事务,全部都是对于大秦来说的新生事物。

对于处理实事他们自然是个顶个的管用,但是具体说到学识的深厚程度,不要说跟百家大佬们相比,即便是跟旧朝老臣们相比,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道理很简单,这些人即便是从娘胎里面算起。

哪怕他们日夜不眠的读书,才读了几本书?

对于书本上的知识积累,他们不要说与百家大佬相比,即便是旧朝老臣们在这方面也轻松碾压他们。

所以这次科举取士,所有的监考官都是老臣。

即便是蒙毅这样的世家子弟,都没有摊上一个监考的职务。

不过,在新朝的臣子们之中,扶苏却是一个特例。

大秦国家银行这个考点中的考生,全部都是报考了美洲相关的之物,准备跟随扶苏远赴美洲的之人。

这种事情,自然必须要扶苏亲力亲为。

之前说过,如今美洲的状况,对于大秦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福地。

首先,美洲至今没有什么成型的国家观念,当地土著大多以部落的形式,散居各地,逐水草居。

美洲两面临海,气候适宜,水草丰茂。

可以说在那里生活的人们并没有任何天敌,甚至连基本的生存压力都不存在。

在赵昆看来,扶苏一旦到达美洲,使用一些手段,建立隶属于大秦的政权,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美洲土著毕竟也是人,是人就有欲望,利用人的欲望可以做成很多事情。

赵昆从来不怀疑扶苏在美洲能够干出一番事业。

但拿下美洲的土地容易,但是将美洲容纳入如今大秦的发展体系,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无数人事无巨细的辛勤耕耘。

这个考场之中选拔出来的士子,便是将来羁縻美洲的主力。

既然是扶苏的直属手下,那么让扶苏监考也就在情理之中。

与赵昆所料的一样,这个考场之中的士子基本上来自于儒家。

而是试题是扶苏委托自己的老师淳于越,邀请一些儒家大佬出的。

扶苏深谋远虑,在试题的设定过程之中,力排众议,要求淳于越,摒弃那一套内圣外王的思想。

内圣外王儒家一直以来推广的一套思维逻辑,说白了就是对内以安抚为主,对外以征服为主。

但是扶苏从赵昆口中了解到美洲的情况之后,就认为这一套方针对于美洲并不实用。

这几个月,他一直都跟卢生以及跟随卢生出海归来的船员们畅聊。

可以说如今的大秦,除了这些人,就属扶苏对美洲的了解最为深刻。

所以扶苏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心里门儿清。

这个考场之中的考核的主要内容,就是考察这些士子们应对政务的能力。

一个新政权的建立,必然有无数繁琐的事情。

扶苏有大秦作为后盾,自己出身皇族,并非野路子,对于这些东西,自然是门儿清。

当然,他也有考虑录取一些专业性的人才。

比如说试题之中有一道,便是让士子们描述自己在语言方面的天赋。

美洲土著的语言体系自然跟大秦完全不同,想要快速进入节奏,将一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然需要一些语言方面的天才。

科举考试并没有明确规定每一道题的分值,通过打分综合评判,最后以总分高者取胜。

至少在扶苏这里不存在这种情况。

跟随赵昆日久,扶苏比谁都清楚,其实没有所谓的废柴,只有放错了位置的人才。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能,只要其才能对自己有用,那便足够了。

此时,扶苏站在一位士子的身后。

这位世子虽然是儒生,但是对前面关于儒家的基础问题回答的一塌糊涂。

显然,这家伙书读得很差劲。

但就在这道奇葩的语言题.上,他比别人回答的内容都多。

扶苏站在这位士子身后观察了半晌,不由得笑了起来。

根据这个士子在试题上的描述,他自己有相当高的语言天赋,每到一个地方不出半个月就能够熟练的应用当地的方言与当地人交流。

或许是因为前面的试题空缺太多,让这位士子心生惴惴,所以在这道他能答得上来的题之中,这位士子写了满满一页。

除了描述自己在语言方面的天赋之外,他还具体阐述了,自己学习语言的办法。

居然列出了足足十九条。

扶苏挨个看下来,不由得肃然起敬。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正才与歪才之分。

所有的才能,只要找对地方,都有用武之地。

不然昔年的鸡鸣狗盗的故事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当初孟尝君出是秦国,却被秦昭王借故扣押。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鼎鼎有名的公子,他好养门客,据说有三千之多。

不过这些门客的素质,良莠不齐。

有些人只是会一些鸡鸣狗盗之术,也被孟尝君奉若上宾,让其他国家的权贵极为不齿。

但是,就是这些鸡鸣狗盗之辈,在关键时刻救了孟尝君一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废宅的我从小排球开始

浅陌一羽

血族王子求爱记

三色蔷薇

废后重生后嫁给了首辅

红豆包

万道言尊

有梦想的大鸡腿

我在斗罗被逼婚的那些事儿

奋斗中的小文

我误打误撞成了顶流明星

牧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