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三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靖西侯府,柳青,我的分身是皇帝,在下三白,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柳青这一次抄袭的是唐朝诗人殷尧藩《中元观法事步虚》,妥妥的关于中元节的诗。
这诗算不上多有名,写的也不是多优秀,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柳青如果不是刚好写了几本穿越的历史网文,要记一下各个节日的诗词,也不会记住这一首。
虽然不是多优秀,但这么一首诗能够留传下来,还是有着他的道理的。
至少水平是在合格以上的。
和那些千古名篇比起来,当然要逊色很多,可是和普通的诗作比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特别是现在围在桌子边上的那些读书人,一个个愁眉苦脸冥思苦想,已经将困难写在了脸上。
相比之下,柳青提笔就写的样子,显得非常的洒脱。
这也给他拉了一笔仇恨,旁边那些人看着他的目光,都充满了羡慕、嫉妒和恨。
这一张桌子负责考核的那个官员看了一遍,又看了柳青一眼,然后再看了一遍那一首诗,问道:“你确定这是你写的?”
“正是。”柳青很肯定的回答。
虽然心里有一些虚,想着是不是有哪个穿越前辈将这一手冷门的诗也抄过来了。
但既然已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抄了这一首诗,那打死都不能承认自己是抄的。
这个东西就没有坦白从宽那种事情,承认了就要钉在文学的耻辱柱上,别人不会因为你认罪态度好就放过你的。
只有梗着脖子说自己原创的。
就算拿证据砸到脸上,也要一口咬定,那是巧合。
这才是一个抄袭狗应有的心理素质。
不过说完之后,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补充道:
“但是,这不是我刚才想出来的一首诗,是我去年中元节写的,正好拿出来应急。”
他这么一解释,那个官员便信了,微笑道:“那你运气也真是挺好的。”
那个官员没有见过跟这首诗类似的诗句,提出这样的疑问,主要还是因为柳青听到题目后只是稍微想了一下,就刷刷刷刷地写出这么一首诗来,反应也未免太快了一点,他不大相信一个人的才华可以高到这个地步。
传说是有那样的才子存在,可那只
是传说,反正没有谁见到过现实中有那种人。
柳青的补充说明,让他这种提笔诗成的夸张行为有了合理的解释,那就能够理解了。
周围那些读书人也接受了柳青的这种解释,但是看着柳青的目光,还是有着比较多的嫉妒和恨。
先前有羡慕人家的捷才,现在听说了这只不过是存货,那种项目也没有了。
就是纯粹的嫉妒和恨。
——为什么这家伙的运气这么好呢?考官出的题偏偏就是他以前做过的。
——嫉妒啊!
——为什么往年中元节我就没想过写一首诗呢?
——恨啊!
柳青也懒得理会那些竞争者的感受,只是问那个官员:“现在我可以进内院了吗?”
“可以了。”那个官员说道。
又用手点了点柳青写的那一首诗:“在这里写下你的名字和住址,我还要交上去的,免得有人认为我徇私舞弊。”
“明白。”
柳青微笑着应了一声,拿起毛笔,在那一张纸上又添了几个字。
——磨刀坊靖西侯府,柳青。
那个官员愣了一下,又看了一眼柳青,眼神中多了一些尊重:“原来是侯门公子。”
柳青也不好解释自己只是一个庶子,干脆没有回答,就微笑着行了一礼,道:“那我先走了。”
考上了秀才还是有那么一点好处的,至少见到官员不用跪拜,能够维持一点读书人的尊严。
这也是当初朱允炆提出来的,说是要养读书人的风骨。
动不动就跪拜,那风骨就养不出来了。
从这一点上,这个世界的读书人都得感激朱允炆。
他走进了内院,身后一片议论:
“原来他是侯门公子。”
“靖西侯是谁?”
“谁知道靖西侯是谁?但是能够封公封侯的,也就是那些武将出身的,跟我们不是一路的。”
“将门子弟,能够有这样的文才,也算难得了。”
“也不知道这一次端午诗会,此人会不会脱颖而出。”
“哼,恐怕未必。这一次他是走了好运,正好出的题是他以前写过的。诗会上面,要是
出个他没写过的题,恐怕交卷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脱颖而出了。”
柳青走得不是很快,有些议论他听在耳中,但是也只当做没有听到。
一群连海选都不见得能够通过的,对他的议论,不值得他来重视。
这是一个抄袭狗的骄傲。
——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无数前辈的智慧结晶为我所用,我会斗不过你们?
脸上带着微笑,进入到了内院。
这倒不是他第一次进秦皇观的内院,小的时候也跟着侯爷跟着夫人跟着他的生母等一起游过秦皇观内院。
他还记得,那一次是夫人生下了柳南这个嫡子,侯爷很开心,所以带着一大家子来秦皇观还愿,大手笔的捐了三百两黄金的香火钱。
因为这一笔捐赠,当然也有他侯爷的身份在那里,获得了去内院游玩的资格。
不过那个时候柳青也只有几岁,虽然来过,记忆也已经模糊了,只记得那里的环境清静优美,就像画里画的仙境一样。
这一次旧地重游,人已经长大,主宰这身体的意识都换成了另外一个人的。
记忆中模糊的景象在他眼中变得清晰。
他必须得承认,这是他见过的最奢侈的园林。
靖西侯府自开国时候得以封爵,一百多年来世袭罔替,积累的财富很可观,住宅园林之美,在京城也属于第一等的。
可是,和这秦皇观内院比起来,就一乡巴佬的住宅,俗不可耐。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布置得都很用心。
可以说无一处不美,无一处不巧,眼睛里竟然看不到任何累赘之处,只觉得妙趣横生。
无一处不是景,无一步不是景。
一步步走过去,柳青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心中升起的一个念头竟然是:“可惜没有手机,要不然将这拍下来,那得是多漂亮的照片啊!”
同时,对道教高层的奢侈程度,也有了一个了解。
在下三白说
感谢家人们的打赏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