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木樨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0章:生计(4),章献明肃皇太后,十里木樨林,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沆听得来劲,兴趣盎然道:“这样的生意当然是前景可观啊!不过毋公子你得讲讲滑竿是如何使用的!”
李沆讲出滑竿是如何使用的话,一听便知他是个北方佬。
没错,李沆是北方人;确切地说是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
李沆是太平兴国进士,通判潭州,迁著作郎、直史馆;真宗即位后为参知政事,咸平元年(公元998)加平章事、监修国史,累加尚书右仆射。
河北人李沆当然没有见过蜀地人使用的滑竿,恐怕连听也没有听过。
刘敏见李沆如此询问,便将屋地上一张藤椅子抓在手中放在李沆面前道:“滑竿酷似北方人乘坐的小轿,譬如在这把藤椅子上捆绑两根能扛抬的竹竿和木棍,一个人坐着两个人抬就是滑竿!”
李沆“哦”了一声,茅塞顿开道:“原来是这玩意儿,可谓简单啊!”
赵恒一旁哈哈大笑,道:“毋文攴的车马滑竿行开张后,学生给您租用一副滑竿;你可以在汴梁城四处转悠一番,不要整天钻在你那三尺书屋里跟文字打交道!”
李沆捻须而笑,道:“毋公子你继续往下讲啊!老夫在汴梁城待的时间已经不断,像公子这样描述城市景观者还真没有几个,老夫还想聆听你叙述!”
刘敏见说,毫不客气地接着前面的话继续往下讲:
汴京城水网纵横,舟楫云集,穿过东京城的河流有蔡河、汴河、五丈河、金水河,架在这些河道上的桥梁有32座。
特别是与黄河沟通的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石),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输京师之粟,以振河北之争,内外仰给”。
汴京外城共有城门14座、水门7座南薰门、南郑门、万胜门、新郑门、固字门、西水门、新郑门、戴楼门、广利水门、普济水门、陈州门、东水门、新宋门、新曹门、东北水门、陈桥门、新封丘门、新酸枣门、卫州门等。
内城有城门10座,如宋门、曹门、大梁门等。
皇城辟有六门,其中宣德门是皇宫正门高大雄壮。
如果说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是东京城内的四条翠绿色的玉带的话,那么横跨于四河之上30余座桥梁,星罗棋布于京城之间,更像是镶嵌在这四条玉带之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给京城平添了几分点缀;使其在宏伟之中不失秀丽。
汴河之上有虹桥、相国寺桥、州桥等14座桥梁;蔡河之上有龙津桥、新桥等13座桥梁;金水河之上有白虎桥、横桥等3座桥梁;于五丈河之上的有小横桥、广备桥等5座桥梁。
这些桥梁的架设使京城东西可以贯通,南北可以直达,极大地方便了京城的交通运输,保证了京城的物质供应,也给京城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许多桥梁的位置,均处于京城内的交通要道之上;如果说从宫城南门宣德门向南,经里城朱雀门直达外城南薰门的“御街”是当时全城布局的中轴线的话,那么,“御街”与汴河相交的州桥一带则应是全城的正中心。
其他如广备桥位于通往重要驿站“陈桥驿”的要道之上;蔡市桥位于通往重镇封丘的要道之上等。
城区之内许多桥梁附近还成了城内的闹市区或商业中心,如从州桥向南到朱雀门外的龙津桥一带是全城著名的商业区,闻名遐迩的“州桥夜市”就位于该处。
汴河东水门外的虹桥一带,堪称东京城的东大门户;大相国寺前的相国寺桥处,其实是深入城区的一处汴河港口;或者可以说是东京城内的一处大型货物中转站。
遍布东京城内众多的佛教寺院中,以相国寺、开宝寺、天清寺、太平兴国寺最为著名,号称东京四大寺院。
刘敏讲述到这里兴趣盎然道:“汴京城有这么多的城门、城墙、河流、桥梁、酒楼、闹市,即便久居京城的人也不一定将真个城内的景观转悠完毕,我们的车马滑竿行就是为看景观的人提供服务的!”
李沆听刘敏滔滔不绝地将汴梁城的景致、街市、内城外城、桥梁、河流介绍一番,禁不住看向她道:“毋公子咋就对汴梁城如此的熟悉和了解,老夫一大把年纪了也只是个一知半解!”
刘敏讪讪而笑,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小可为了兴办车马滑竿行;拿出半年时间对汴梁城里城外进行了考察,才得出这些节点来!”
李沆扬声大笑,忽又说道:“看样子毋公子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人!”
李沆说到这里,脑子里不禁灵光一闪,凝视着刘敏心道:“如果让这个小子给老夫做书童那才是最为理想!”
李沆心中如此想,可就是说不出口来;赵恒瞥了李沆一眼不无揶揄道:“老师是不是对毋文攴仁兄有了想法?该诉你,毋兄长是干大事的人不可能由你任马长缰!”
李沆似乎听出赵恒话中有话,笑声呵呵道:“三皇子说什么话,老夫哪敢对毋公子有非份之想,只是觉得如此精到的观察能力跟他的实际年龄有些不甚相符!”
刘敏正向回答李沆的话,却见赵恒已经抢了话头道:“老师此言差矣,志大不在年高迈,甘罗十二做宰相;毋公子比甘罗年纪大;这点才情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赵恒说着突然收不住口地炫耀起来,道:“毋公子不光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还是一个精明的郎中,沈婆婆的瞎眼病就是他给治好的!”
刘敏见自己给赵恒讲的私房话全让他给抖落出来,慌得不停地拿眼睛等他。
刘敏知道,人狂没好事,狗狂挨砖头这句市井俚语。
更熟知三国志·魏·李康《运命论》里面的论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这句话告诉人们,不能太标新立异太突出自己;虽然自身很优秀但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
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应虚怀若谷,团结同事,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话又说回来,治世和混乱都是时运;贫穷和显达都是天命,富贵和卑贱都是际遇。
因此时运将要昌隆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圣明的君主,而圣明的君主必然会拥有忠贤的臣子。
他们之所以能够相遇,这是不用谋求就能自然地交合在一起的;他们之所以能够互相亲近,这是不用介绍就能自然地亲近的。
他们倡导的事情必然会得到应和,谋划的事情必然得到服从;在道德上与天地万物混同为一,曲折都合乎符节。
得失之祸不能使他们对自己的志向产生疑惑,谗言诬陷不能使他们的交情被离间,然后取得成功。
之所以能够如此,所依靠的难道仅仅是人事吗?不,那是天上所授与的,那是神灵所告知的,那是时运所成全的。
李沆听赵恒说刘敏给沈婆婆治好瞎了多年的眼睛,有点不大相信地凝视着她道:“毋公子这是真的?”
刘敏嘿嘿讪笑,把手指指赵恒道:“小王爷夸夸其谈喽!要说小可给沈婆婆治好眼疾的话,那只是狗球上虼蚤冒弹!”
刘敏这句话是是而非,到底治没治好沈婆婆的眼睛她好像认可但是又在否认。
李沆不好再问,跳转话题道:“闲话少说拉牛套车!三皇子不是让老夫上魏王府走一遭吗?老夫答应三皇子的举荐,可老夫得了解一下毋公子的车马滑竿行的业务情况,才好像魏王殿下说明其中的因由;魏王殿下觉得有兴趣了才能来给你们的开张生意剪彩,你说是不是!”
李沆这么一问,刘敏慌忙打躬作揖道:“感谢李大人提携,小可这里先谢了!”
火水牛这时候参上话道:“这个问题让小人来回答大人吧!”
火水牛说着走到李沆跟前深深鞠了举了三个躬,侃侃而谈;道:“我们已经拴了十挂马车,十挂马车尽管是木毂轮;但一挂车配备三匹马拉!”
火水牛说着凝视着李沆道:“李大人一定会问为什么一挂车要配备三匹马而不是两匹或者一匹,这是因为我们算过一笔账:木毂轮马车车身较重,一挂车车如果乘坐10个游客的话一匹马甚至两匹马是拉不动坚持不下来的;必须要用三匹马来拉,才能完成整个景点的奔波!”
李沆一怔,笑声呵呵道:“这么说你们为承办车马滑竿行还真费了心思!”
“有备无患,一劳永逸嘛!”火水牛也冒出一句调皮话来,嘻嘻哈哈哂笑着道:“李大人说对了,我们为了筹办马车滑竿行可谓费尽周折;如果开张后拉一个人游览半天,便可收取200文铜钱;拉10个人就是二两银子;一天一辆车拉两趟20个人可以收获四两银子,那么十辆车一天就是40两;一个月1200两;刨过车马人工费,十辆马车一个月赚600两银子完全有把握!这还不算50副滑竿赚的钱……”。
李沆听完火水牛的话,不禁大怔:“原来半个车马滑竿行收入这么可观啊!”
李沆这么说着神情亢奋道:“既然这样,那老夫一定得上魏王府走一趟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