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飞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二章 治国之策,宋时雪,雪山飞机,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皇宫偏(diàn)之中,赵佶、曾布(bī)迫李三坚讲述治国之道,使得李三坚措手不及,一时之间,是彷徨无计、左右为难。

“陛下”李三坚为难的对赵佶说道:“微臣实在是不知该从何说起啊?”

在他们如此相(bī)之下,只要他们起个头,那么自己再胡乱说一番不就完了?李三坚心中暗暗盘算道,反正是他们(bī)的,说的不好,也不是自己的错,就算是说的天马行空,说的一塌糊涂,料赵佶也不会降罪的。

“朕自承大统以来,无时无刻不想着承父兄之志。”赵佶闻言缓缓的说道:“洎总威柄,发挥强刚,黜除(jiān)回,修复法度。怀柔以文,震叠有武,继而憺威四夷,拓土千里。”

赵佶顿了一顿后接着说道:“章卿家时常对朕说起,当下当行无为而治,可有人对朕提起,无为而治乃是黄老之道,当行法家治国之道,当行严刑峻法。不知李卿家对此有何见解?只管说便是,今(rì)无论你说什么,朕绝不会降罪于你。”

“陛下,请容微臣思虑片刻。”李三坚闻言说道。

赵佶口中所言的治国之策,无非就是历朝历代的三种治国学说,其一就是法家的“法治”,主张以严刑峻法来治理天下;其二就是儒家的“人治”,主张施行仁政,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作用;最后的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顺时势和民心,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自李三坚来到这个世上以来,八年的读书生涯,不说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书也是读了不少了,因此对此也多少有些了解了。

此时赵佶让李三坚说说治国之策,李三坚也多少能说些了。

可此时令李三坚惊讶的并不是赵佶、曾布让李三坚说什么治国之策,而是赵佶口中所言的无时无刻不想着承父兄之志,他(yù)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开疆拓土?这还是宋徽宗吗?李三坚心中暗道。

在李三坚的印象之中,宋徽宗乃是个昏君,是亡国zhi君,是荒(yín)之君,可面前的这位,从前李三坚视作是师是兄的哥们,他还是宋徽宗吗?若赵佶一直能够这样下去,宋还会亡国吗?

是不是搞错了?是不是重名啊?李三坚此时心中是万般疑惑,可心中又实在想不起来是否有人与蔡京重名?

管他的了,李三坚心中暗道,既然想不明白就不去想他了,今后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于是李三坚考虑良久后开口道:“陛下,微臣以为当外儒内法,剂之以道,此为微臣拙见,望陛下不要怪罪。”

“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何人怪罪你了?快快说来听听。”赵佶摇头道。

李三坚就是有些过于谨小慎微了,哪里像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官员?青年官员是年轻,富有朝气,敢打敢说,敢于评击朝政,他就像个久经世故的老人?此时的赵佶与曾布均有这种感觉。

“如此,微臣就班门弄斧了?”李三坚谦恭的态度使得赵佶、曾布有了一种想将他按在地上狠揍一顿的冲动。。。

“儒学治国之道无非就是‘仁者(ài)人’‘为政以德’,其乃是中庸之道。而法家是以‘法’‘术’‘势’为其道。‘以道立天下’‘无为而治’,此乃道家之君人南面之术。

臣窃以为无论是何种治国之道,当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李三坚随后一字一句、缓缓的说道:“微臣以为治国当有四道。治国有道,得道大安,一也,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木,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创业守成,文武并用,二也,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取也,守也,各有其宜,文武如人之双足,缺一或残次不齐均不可取;多难兴邦,逸豫亡(shēn),三也。。。”

李三坚说兴奋了,站起(shēn)来在(diàn)中来回踱步,走来走去的,赵佶也不在意,与曾布一起听入了神。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朝文忠公亦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shēn),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此三也;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李卿家,且慢,且慢。”赵佶忽然打断了李三坚的话,转头对梁师成、杨戬说道:“为何不誊录?”

“陛下。。。奴婢。。。奴婢。。。”梁师成、杨戬也听入了神,赵佶忽然开口询问,顿时吓了一跳,支支吾吾的半响未说出话来。

“还不速速准备笔墨,誊录下来?”赵佶沉下脸说道。

梁师成、杨戬等内臣闻言顿时就手忙脚乱的取了一些笔墨纸砚过来,放在案上,看着李三坚。

李三坚点点头接着说道:“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此四也,《易》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方能(shēn)安而家国可保。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爝火之方微也,一指之所能息也。及其燎原。虽江河之水,弗能救矣。鸿鹄之未孚也,可俯而窥也,及其翱翔浮云,虽蒲且之巧,弗能加矣。”

“陛下”李三坚说完之后,拱手说道:“此为微臣治国四道,诚请陛下、曾相公斧正。”

“如何?”赵佶与曾布对视了一眼后问道。

“李状元果然大才也!”曾布点点头后对李三坚说道:“外儒内法,剂之以道?凡事总有其紧要之处,李翰韧的紧要住处又在哪里?”

李三坚看了看赵佶,又看了看曾布,随后答道:“臣窃以为当行‘无为而治’,当广立博士、轻民徭役、重本抑末、发展生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赋敛无度,天下多事,仁义不施,百姓困苦而主不收恤,必然会引起天下动(dàng)。”

其实李三坚心中此时根本是不太赞同纯粹无为而治的,无为而治是在什么(qíng)况之下可以实施的?是在天下太平之时。

而目前来讲,整个宋也许只有李三坚明白遽变将至,此时当以无为而治加上霸道为国策,也就是王霸道杂之,甚至施行极端的军功授爵制,整军备战,以国之力,数十年之功,抵御北方强虏的崛起。

可目前到底是什么时候,李三坚又被弄糊涂了,同时李三坚若放出此言,定将会引起朝野震动,皇帝赵佶也许会‘龙颜大怒’,自己小命也许不保,至少会被罢官免职,那么自己八年的努力岂不是付诸东流?

同时无为而治是新任副相曾布提出的治国之道,自己岂能轻易改之?

李三坚此时心中是苦恼之极。。。

“广立博士、轻民徭役、重本抑末、发展生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赋敛无度,天下多事。”赵佶闻言对曾布笑道:“李翰韧所言倒是与卿家不谋而合啊。”

“老朽已垂垂老矣,李翰韧正当青()年少,真乃是后生可畏也。”曾布闻言也笑道。

“卿家说的是。”赵佶微笑着点点头,似乎是不经意的对李三坚说道:“李翰韧去送别老相国章惇了?”

糟糕,糟糕,糟天下之糕!完了,完了,完天下之蛋!赵佶不经意的一句话将李三坚吓出了一(shēn)白毛汗。。。

他怎么知道了?仅仅隔了一天啊?李三坚心中暗暗叫苦道。

此时的李三坚背心已经湿透了,绿色官袍背心处出现了一大块的汗渍,但并不是因为是夏季炎(rè)的缘故,在皇宫(diàn)中,虽夏季炎(rè),但却是异常凉爽。

自己太冒失了,太小觑了皇城司的能力了,太小觑了赵佶的手段了。。。李三坚此时大脑急速运转着,思考着对策或者措辞。

若稍有不慎,李三坚之前的努力必将会是付诸东流,罢官免职也许还是轻的,抄家流放都有可能。同时引起皇帝厌恶,今后还有李三坚什么好果子吃?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此时李三坚忽然想起了自己偶尔得之的鬼谷子兵法十三篇,其中就有这么一段文字,意思就是怎么说服他人或者君王,而要想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悄悄的揣测,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

赵佶是什么人?自幼父母双亡,与李三坚自幼丧父有些相同,因此可以以此来打动他?李三坚心中暗暗分析道。

“陛下,臣非送别相国,还是送别一位老人。”这些念头只在李三坚的脑海之中转了片刻,片刻之后李三坚神(qíng)淡然的说道:“微臣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因此臣是见不得一位老人晚年凄凉,臣也因此冒死送别我大宋一位老人而已。”

不知道赵佶是否了解自己与章惇谈话的内容?李三坚心中暗道,应该不会吧?当时十里长亭中只自己与章惇二人,难不成亭顶还有皇城司之人?他娘的,当时也没注意亭顶是否有人啊啊啊???

“李翰韧真乃是个厚道人也。”赵佶闻言果然心中大慰,不由得叹道。

“冒死?李卿家何谈死字?”赵佶随后似笑非笑的问道。

“李状元不计前嫌,真是宅心仁厚。”曾布也说道。

宋以孝治天下,李三坚终于以“仁孝”二字蒙混过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韩湘子传奇

龙夓

重生之人生巅峰李晋苏晚晴

冷夜

三国末世录

炎垅

昏黄

这碗粥

殿下怎么还不写休书

小青鲤

甜味儿Alpha

浮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