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至高学府
森萝万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至高学府,西游:开局对弈赢了老君,森萝万象,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寻与尹喜商议好了,便着手进行对青羊宫的建设。
青羊宫所定的地点是在蜀地,此时蜀地尚有一国,名为蜀国。
蜀国并非是三国时期的蜀汉,而是古蜀国,神秘的三星堆,便是古蜀国的遗迹。
李白有诗赞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这里的蚕丛及鱼凫,便是古蜀国的氏族。
古蜀国经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氏族,曾响应武王伐纣,因此被封于蜀地,历代称王,而到如今,正是开明氏族。
上古之时的蜀国的确很神奇。且不说蚕丛及鱼凫的帝王皆死后被封神,杜宇更是自称望帝。所谓“望帝春心托杜鹃”,便是源自于此。
古蜀国其实并不属于周朝的一部分,虽然是周朝的诸侯国,但是国家文明独立于周朝之外,相反,有很多商朝的文化还在蜀地流传。
而苏寻选定的位置,正是合该青羊宫所在的场所,也便是未来的成都!只不过,如今秦国上没有占领此地,此地尚是古蜀国的国都。
原本苏寻觉得和古蜀国交流可能会比较费力,再加上,由于古蜀国所在的位置,的确流传着迥异于人族的力量,他本以为会有很多阻力,比如蜀国很有可能存在的神道力量等等。不过,却没想到当尹喜带着诸多弟子与苏寻来到之际,竟轻易便得到了蜀王的亲自迎接与大力支持。
不仅如此,蜀地周遭的诸侯国,比如巴国、郑国,甚至是秦国和楚国,在听说尹喜和苏寻打算于蜀地建立学宫,竟然不约而同的表示此乃大善之举,并且提供了许多帮助。
这一点倒是让苏寻觉得意外。楚国和郑国倒也罢了,有着尹喜和子州的关系,但是巴国、蜀国和秦国,实际上与他们并没有什么联系,甚至互相的关系很差,常年有战争发生。但是青羊宫的建立,蜀国与秦国却放弃成见,甚至是组织兵力支持。
只能说,春秋时期,还是一个崇尚君子的时期啊。即使已经临近了孔子所说的“礼乐崩坏”,但是,对于类似尹喜这般天下大贤的尊敬却仍然是没有丧失的。
对于诸侯国的帮助,苏寻也很是感激,也一一遣使者回礼,将从东胜神洲得到的诸多灵果回敬了许多。
在数个诸侯国的帮助下,很快,偌大的青羊宫便建立了起来。
青羊宫以上德之道为主,宫中至高的典籍正是《道德经》,但青羊宫却又并不仅限于教授道德经。甚至,平日里传授的多是各种广开思想和务实的学问,比如农学、岐黄之术、灌渠之术、穿凿之术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各项学术和艺术,比如礼乐射御之术等等。
正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青羊宫的教授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只不过,为了体现出上德之道,苏寻亲自在各项学问里面,加诸了道法自然的概念,将大道融入到了各种术数之中。
青羊宫有数个诸侯国的鼎力支持,并且,苏寻是名义上的创立者,姬匄与姬朝得知以后,也都是感到开心,各自派遣使者昭告天下,再加上王子寻西出函谷成仙的故事早已流传甚广,得益于此,青羊宫很快便天下闻名,成为了人人向往的神仙之地。
不仅如此,同时,也是天下大贤梦寐以求可以从中感悟学术,得益门路的圣地,堪称至高学府!
因为,青羊宫并不限制去留。来此学习的贤才,很多都因此而得负盛名,甚至因此而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天下诸侯争相抢夺的人才。
因此,一时,天下才俊蜂拥而来!
数年的时间,已让青羊宫如火如荼,彻底建立。在原本的历史上,青羊肆并不属于学宫,因为道家超然于物外,虽然有传道的功能,却太过单一。而如今的青羊宫,在苏寻亲自的改造下,已成为了一个思想的发祥地。
非要说的话,能与之相比的,便是齐国的稷下学宫!
青羊宫的建立,比稷下学宫足足早了两百年之久,并且囊括的思想更是如若繁星之多!
看到如此昌盛的状况,尹喜愈发感到开心。一开始他对苏寻要教授如此多的杂学还疑惑不解,但是渐渐地,尤其是他以坟索之法观气,发现人族的气象愈发壮大之际,才深感苏寻此举之贤明。
如此,很快,又二十年时间便恍如白驹过隙一般过去了,由于尹喜的声名,青羊宫已成为天下第一学宫。尹喜也因此道心渐开,逐渐地明悟了天道与人道。
这一日,尹喜与苏寻在宫中端坐。苏寻仍旧是当初的那个少年模样,但尹喜却已经老的有些干枯了。
可是虽然外在干枯,苏寻却能看得到,尹喜的精气神却前所未有地达到了巅峰,就仿佛是一个年轻气盛,志得意满的小伙子一般。
苏寻感到开心,因为这样的尹喜,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
“心不老,而道德圆满。关尹子,恭喜你,成道之日就在近期了。”苏寻面带喜色地说道。
尹喜也很是开心,不过,他又有些犹豫“苏子,如今青羊宫已立,我也有所预感,我之道果即将降临。但是,对于天道和人道的抉择……”
尹喜踟蹰着,目光看向苏寻,甚至有点退缩,就仿佛是做错了事情的小孩子一般。
苏寻看尹喜的神态,觉得好笑。他早就知道尹喜的选择了。
“关尹子,我何时有说让你一定要效仿孔子了?我早说过,我们只不过是布道者。至于究竟要如何抉择,但凭本心,但凭自然便罢。若道果将临,你便遵从自己的意志去吧。我之成道时日,也已在即了。”苏寻说道。
尹喜呵呵笑了笑,道“苏子,非是我不向往人道。而是,我真的很想再见伯阳先生一面呀!”
苏寻闻言,心中也有几分感慨,说道“我又何尝不是。关尹子此去若能见到师父,还望与我问一声好。不日之后,我当亲去拜觐。”
“自然,自然!”尹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最后的执念也已经了了,最后,尹喜不但留下了《道德经》,更留下了《关尹子》九篇,其中《关尹子》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但有道家、儒家等思想,更有岐黄之术、农学、科学等实学,价值连城。
三日后,尹喜的肉身彻底枯竭,大限已至,他在青羊宫无数贤才的注目之中,在四大天师的接引之下,踏上金桥,踏入仙门,铸就神体,得获道果,受封文始真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