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缆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八章福王的处置,大明世祖,飞天缆车,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扬州何德何能担任首府?”
“扬州不能,难道你们苏州可以?”
就在两人说着悄悄话的时候,翰林院突然响起了嘈杂之声。
郑森树耳倾听,笑着摇了摇头:“江苏省新立,首府就打了起来。”
“南直隶确实应该分了。”
黄宗羲望了一眼,嘀咕道:“虽然进士南北中三分,但庶吉士却多为南直隶之人。”
自明初始,非进士无以进翰林,非翰林无以进内阁形成了铁律,甚至最后演变成非翰林无以任礼部尚书,非翰林无以任主考官,非翰林不为御史等,基本垄断了朝廷顶尖权力。
包括弘治朝内阁首辅李东阳,杨廷和,严嵩、高拱、张居正等,皆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
弘治年间开始,翰林院的庶吉士,以一科一选,每选二十人形成了定制。
除了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外,其余的十七人则从二甲、三甲中选立。
而在绍武元年的恩科中,二十名庶吉士,南直隶就占据了五成,即十人之多。
换而言之,虽然在进士的分配上公平,但在内阁掌权的辅臣,却多是南直隶人。
这种情况下,怎么能不让皇帝忌惮?
“不过话说回来,以我之见,苏州富庶甲天下,可担任首府,眼皮底下好管理。”
郑森却低声述说道。
“话不能如此!”
黄宗羲摇摇头:“扬州的盐商,淮盐年入数百万两,而且作为漕运,直通北京,这可远比苏州区区一些钱粮重要。”
就在这时,忽然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徐文,则一步步地走来,翰林院中瞬间宁静。
“咳咳,编撰崇祯实录、弘光实录的工作暂且停下。”
徐文抬起头,目光扫视这些年轻人,满意地点头道:“今日授课的,乃是吏部尚书王部堂,尔等莫要缺席,也要做好准备,免得丢了翰林院的脸面。”
说完,他又大踏步地离去。
翰林院不仅可以为皇帝草拟圣旨,随侍身边,更是有吏部、吏部侍郎和尚书来上课,联系关系。
可以说,熬过了三年,前途一片光明。
翰林院内依旧议论纷纷,一般来说侍郎来上课都很少了,更何况是尚书。
不过所有人都珍惜这个机会,吏部尚书谓之天官,可以跟内阁首辅斗个三七分的人物,毕竟朝廷无外乎人事和财权罢了。
午后,王应熊急匆匆而来,官服一丝不苟,走起路来虎虎生威,不似个文臣,反而却像个武将。
众翰林却仿佛回到了蒙学时,恭敬的行礼,听课。
王应熊为翰林们上课,也是精神奕奕,说起课来,那是络绎不绝,虎眼四望,似乎想要寻觅一个可堪造的人才。
讲了一个时辰的武事,即王应熊对地方平定叛乱的心得体会,他才润了润嗓子,开口道:
“即今日起,除了吏部、礼部外,六部尚书、侍郎,每天都要出去一个时辰来为大家授课,尔等莫要辜负了陛下的良苦用心。”
说完,他准备离开,却又忽然停下,露出一丝笑意:“按照惯例,非入翰林的进士,须观政半载,及可任用之,不过陛下对翰林无须观政颇为不爽利,你们做好准备吧!”
这句话一出,翰林院掀起了滔天巨浪。
观政制起于洪武时期,在洪武六年(1373)二月,第一批进士们经过两年的从政,朱元璋发现了科举的弊端:
录取的进士华而不实,水平极差,对政务丝毫不通,年年kpi考核不及格。
以为招来几个任劳任怨的劳模,结果换来了一群喝茶看报的老爷,这谁能忍得住?
一气之下,直接废除了科举。
于是,往后明朝将官吏的选拔放在了“荐举”“学校培养”“吏员转升”上面,即三途并用。
间隔十年后,在文臣的不断請求下,朱元璋表示再相信你们一次,於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下诏两年後重开科举,但却让进士去六部观政,学点政治能力。
但庶吉士,则在翰林院观政,轻松自在顺便养望。
“我等在翰林院,不也是观政吗?”
黄宗羲胆子颇大,开口问道。
“哈哈哈!”王应熊摇摇头,开口笑道:“过段时间,你们就知道了,这是好事。”
众人纷纷无奈,心里七零八落,着实不对劲。
规矩一旦被破,就像是大门换了钥匙,谁也不知好坏。
煎熬了几天,翰林院终于等到了消息。
原来,他们的观政地点,则在内阁中书,以及起居郎。
内阁中书,即中书舍人,专门负责掌撰拟﹑缮写之事,说白了,就是文书。
一般来说这样的职位,都是举人、同进士出身,七品官,前途渺茫。
但对于他们这些新科进士来说,能够進内阁做文书来实习,乃是天大的荣幸。
而起居郎更不必提,那是天天跟着皇帝的官,天天在皇帝眼前转,能不眼熟升官吗?
一时间,翰林院人群踊跃。
而翰林院,不过是皇帝的小试牛刀,他真正的目标,则是中央六部衙门。
内阁三人,并工部尚书姜曰广一同觐见皇帝。
秋老虎快要过去,皇帝随便耷拉着一件外衣,头发披散,坦露的胸脯,欣赏着自己从御花园移栽过来的花朵。
如果这被御史们看到了,指不定就是跳脚弹劾,而他们几个人很识相,装作看不到。
文臣四人侧目而视,搞不懂皇帝的真正意思。
“姜曰广——”
“老臣在。”姜曰广忙进一步,距离皇帝只有三步之远。
“你此行去往北京,除了皇宫以外,城墙外,还要处理一件事。”
“你明白吗?”
这句话一出,四人心中一叹,姜曰广只能硬着头皮道:“老臣明白。”
“不,你不明白!”
皇帝突然转过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露出一丝笑容:
“对于那位福王,某之前想着,如果他死了,就给他一个风光的陵寝,结果,他却活过来了。”
“天意弄人,该死的没死,该活的没活……”
这让,四人根本就接不上。
“就恢复他福王的爵位,去往凤阳吧!”
不出意外,圈禁。
这个令老朱家藩王胆颤的地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