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三千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五四章 兴国生物,重生从不做备胎开始,故园三千里,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去机场的车上,黎晗和柳青坐在后排,隔得比较近,感觉特别的不适应。
以前也有这样坐着,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
可是这一次的感觉跟以前不一样。
昨天晚上偷偷的看了几秒钟,看到了一些不应该她看到的画面。
这一次做在柳青身边,感受着他的温度,脑海里莫名其妙的就想起了那些画面,恍惚中,此刻的柳青跟昨天她偷看到的柳青形象出现了重合,异物都像不存在的一样。
于是感觉到特别的膈应。
她不是一个拳师,然而此刻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面,也感受到了男凝的危险。
正常情况下的女人不大可能会感受到所谓的男性凝视的威胁,能感受到这种威胁的,或者是确实遇上了猥琐的人,或者是自己心里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
那种感觉很不好。
一路上她都没几句话。
以前还多少都会一些集团的事务,现在没有那个情绪了。
柳青感觉今天的黎晗有一些奇怪,不过他也没有问。
一直到了机场,过安检,登上飞机,黎晗都没有怎么话。
不过上了飞机之后,情绪倒是没有那么紧张了。
他们坐的是商务舱,睡觉也挺方便的,上了飞机之后,飞机还没有发动,就已经准备着补觉。
晚上睡得确实有点不大好,这两个人没多久就睡着了。
乔木早睡早起,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不需要补觉,就坐在一边,履行着一个保镖的职责。
不过飞机上面基本上不会出现安全问题,真要出现了安全的问题,也不是他一個保镖能应付得了的。
一路飞行,终于到了京城。
天元集团在京城那边也有分公司,那里的负责人早已经亲自开着车过来迎接他们了,把他们直接送到了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已经给他们订好了总统套房。
这一家酒店离电视台那边并不是很远,住在这里,比较方便去电视台。
他们是提前一天到的,明天才是正式的表彰大会,但是今天晚上就会有一次彩排,也需要过去走走过场。
柳青下飞机之后就已经跟节目组的人发了信息,表示已经到了京城。
到了酒店,先吃了一顿饭,然后就去房间休息,休息了一下午,吃了晚饭,然后就去电视台参加彩排了。
彩排是在一个比较大的演播厅,能够容纳大几百人在场观看。
柳青进入那个演播厅,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们公司要是有一个这么大的直播室那就好了,什么节目效果弄不出来?”
想起以前在鹏城天元传媒一个小小的直播间卖货的画面,房间里面连人都站不过来,得轮流着进入直播间,轮流着上货。
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借着口罩红利,竟然能够创下一天销售几个亿的成绩,想想都有一种做梦一样的感觉。
现在想要创造那样的成绩,基本上是不可能了,除非合作的一些名牌产品大让利,并且给他们很多货品,不然没办法创造那样的成绩。
彩排晚上八点开始,主要排练的还是一些文艺工作者的演出。
需要表彰的一共有二十个抗疫英雄,来自于各界的代表。
有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抗疫英雄,主要是由基层人员、志愿者、医护人员组成。
还有提供物资支撑的抗疫英雄,柳青就是在这一类的。
另外还有自己开着车去疫区免费送菜的菜农,有千方百计从国外购买防疫物资捐赠的,还有加班加点生产那些防疫物资的企业家。
其实这几项,柳青都占了。
不过他主要是代表着口罩生产企业被提名的。
另外还有几个院士在列。
他们有的是对疫情作出正确判断的人,有的是在预防以及治疗中提出正确应对措施的,还有的是在疫苗研发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的。
柳青比较关注的是负责疫苗研发的那一个院士。
在未来一年,疫苗代表着什么,他很清楚。
不只是因为那里面有着巨大的商业利润,还因为在未来一年,疫苗这种东西竟然到了影响国家安全的地步。
未来一年里,有疫苗的国家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没有疫苗的国家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他可是看得明明白白。
可以自古以来,疫苗就没有在国际政治中那样重要过。
疫情爆发之初,他就提出过设想参与到疫苗方面的研发投资中去。
只不过天元集团没有那样的实力,几个他能够看得准的项目,也都拉到了资金,想找一个投资的机会都找不到。
也只能做一下防护衣、呼吸机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
虽然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都还没有研发出任何一款疫苗来,但是,国内多个疫苗项目都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展。
这算是在疫苗研发方面,国内第一次和国际接轨,甚至隐隐有着领先之势。
不是研发实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而是国家比较重视这方面,多个研发路线一齐发展,还保证了充足的资金。
另外还有一方面,起步比国外要早一点。
不利的方面当然也有国内疫情防治控制得实在是太好了,一些实验在国内没有办法做下去,需要到国外来做。
这方面入选的是一位姓朱的院士,他主持的是由国内一个叫兴国生物制药集团投资的疫苗项目,目前已经进展到了人体试验的地步。
(注:人物与单位纯属虚构,跟现实没有任何关系。)
彩排还没开始的时候,这些接受表彰的抗疫英雄就先见面了,柳青也给朱院士发了一张自己的名片,表达了仰慕之情。
他对这一位院士真的还不陌生。
不过,这是来自于重生之前的记忆。
在他的记忆中,这一位院士主持研发的疫苗进展很顺利,二期三期试验都不比国外同行慢,属于第一批上市的疫苗。
做的是灭活疫苗。
重生之前,他就打了两针那个疫苗。
国内疫苗是免费打的,打的人还是挺多的。
这一款疫苗不只是在国内打的人很多,还出口了多个国家。
疫苗刚上市的时候,被所有的国家认为是结束疫情的关键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它不是有钱就能够抢到的。
自身没有疫苗研发能力的国家,想要购买到疫苗,有时候还需要接受一些很屈辱的附加条件。
而且,还不能买到现货。
现货都是让疫苗生产国优先使用。
国家能够自己研发疫苗,在那个关键时刻拥有了疫苗自主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虽然国内的药企原研药研发能力比不上那些发达国家,在国外的口碑不高,可是在那个时候,这一款疫苗的出现,让更多的国家有了另外的选择,打破了发达国家的疫苗垄断。
这也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的。
柳青打了两针疫苗之后没多久就重生了,他也不太清楚兴国生物集团靠着这一款灭活疫苗到底赚了多少钱,但想也想得出来,利润很丰富。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从这方面讲,朱院士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抗疫英雄。
虽然此时疫苗还没有研发出来,但是在这么一个电视节目中宣布这么一个消息,无疑对提升国民的信心有着很大的作用。
能够在现实中见到这样的英雄人物,柳青确实也挺激动的。
对方财富不如自己,但他不敢有着丝毫的轻视,恭恭敬敬的,就像对待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
当然,他也知道,这一位院士的财富虽然不如自己,但其拥有的人脉资源,社会地位,远远的超过自己。
要是得罪了人家,人家真的要计较,轻轻松松的就可以把他碾压死。
这么一个院士,那可是国宝。
特别是主持研发疫苗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的院士,那更是国宝中的国宝。
柳青他这一家天元集团的分量,比不上这么一个院士。
和朱院士交换名片的时候,朱院士竟然还笑着对他道:
“你就是那个生产口罩的柳老板吧?我听过你,你做得挺不错的!很好!咱们的民营企业家要是都像你这样就好了。”
得到这种人物的夸赞,柳青感觉自己的骨头都轻了,谦虚的道:
“很惭愧,我只是仗着家里的财富,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那些事情我不来做,有很多人都能够做,并且能比我做得更好。可是朱院士你的工作,除了你,别人可做不来。”
朱院士摇头:“口罩生产确实是很多人都能做,但是,能够在疫情来临之前就投入那么多资金生产口罩,并且带动了原材料的生产,这样的工作就只有你一个人做了。”
肯定了柳青的功劳,朱院士又道:
“其实我的工作,没有我,也有很多人能做。国家有多个疫苗研发项目同步启动,不只是我们这边有了进展,多个项目也都有了进展。而且我在我们这个项目组的作用也没有那么大,主要还是团队的人在努力。换一个人带组,同样的也能做下去。”
大人物的谦虚,柳青可不敢当真,又是好一阵奉承。
内心中,他也不觉得自己在疫情中做出来的贡献能够比得上朱院士做出来的贡献。
他只是扩建了一家口罩厂,扩大了生产,做出了一些捐赠,同时还赚了一大笔钱。
自己是口罩的得利者,虽然不能是发国难财,但要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他还真有一点心虚。
朱院士却对他做出来的贡献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我看了抗疫英雄节目组给你做的那一期节目,我挺认同那些专家的观点,你投资这家口罩厂,将产能提高到那个地步,在疫情中发挥的作用极其巨大,不只是减少的感染者,还起到了让多家企业正常开工的作用,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这样评价。
柳青的那一期节目几天前播出来了,柳青全家人都看了。
那里面有专家的评价,做了一个数模型,来分析柳青扩建天元口罩厂产能之后对抗击疫情发挥的作用。
按照他们的数模型,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得出来的结论是,没有天元口罩厂投入市场的那么多口罩,国内的确诊患者最少要增加一万。
病死者的数量也会相应的增加。
当时医疗系统的压力就会更大。
另外还有一点,没有天元口罩厂提供的那么多口罩,按照当时的政策法规,很多工厂没法开工,很多工人也没有办法返厂。
那个时候天元口罩厂被征用,口罩都用到了最需要的地方。
其中就包括正常的开工。
而且,口罩征用之前,柳青就平价卖了很多口罩给多个国内企业,国企民企都有,也保证了那些企业在疫情期间的正常开工。
这里面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虽然那些企业开工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不是由口罩来提供的,但是没有那些口罩,不能开工,就没有办法创造那些价值。
从这上面算起来,柳青扩建天元口罩厂这件事情,让国家减少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专家根据数模型给出来的一个数字,是一个天文数字。
比天元集团拥有的所有资产加起来还要多。
还是在不扣除贷款的情况下的资产总量。
那一集节目柳青看得倒是挺爽的,不过他没有将这件事情当真,没有认为自己真的就是一个救世主,觉得这也就是节目组随便的请了个专家来夸一下他,不定是为了以后多收点广告。
但是朱院士认同这一个观点,让柳青有一些飘了。
好像自己真的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情。
在这样互相的吹捧中,他们聊得还挺欢的。
在等待彩排的时候,一老一少两个人就坐在一起。
台上面,一个文艺工作者正饱含深情的唱着一曲忠诚的赞歌。
台下面,朱院士突然问柳青:
“柳先生,我们这个疫苗项目要去海外做研究,现在需要一些投资,你有没有兴趣参与?”
柳青一呆,怀疑自己听错了:
“啥?你们缺投资?”
7017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