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对黄子澄的处理
满城金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1章 对黄子澄的处理,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满城金甲,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到这些朱允炆更坚信,黄子澄真是他的良师益友,是可以被信任的人了。
可现在对于朱允炆来讲是有些骑虎难下的,他若继续站在黄子澄这边,势必是要被黄子澄所牵连。
可若是他说不知道这些,那他在黄子澄最为难的时候弃之于不顾,岂不是有些不仁不义。
这样的为人岂不是他一直所不齿的吗?
看了良久,&bsp&bsp朱允炆终于做出了反应,脸上一脸的无辜,无辜之中还有些谴责,道“真想不到黄先生是这样的人?黄先生做这些的目的又在何处?”
朱元璋知晓朱元璋喜欢有担当,有责任之人,可自己没做过的事情也不能贸然承认不是?
看着朱允炆这般态度,&bsp&bsp朱元璋知晓自家这个孙子不再是追着他屁股后面喊皇爷爷的小屁孩了。
长大了,&bsp&bsp该以对待政客之态来对待了。
“黄子澄是你的授业恩师,满朝文武中他与你最是熟络,他如此做是为何?你不知道?”
朱允炆既然选择不承认,那就打死都不能说。
朱允炆依旧茫然摇头,回道“孙儿不知,孙儿这几日一直在禁足,不曾见到黄先生。”
朱允炆不承认,朱元璋自也不再追问。
只要朱允炆安分些,朱元璋并不希望这个事情过分牵扯到他身上。
“你既不知,那就这样吧,这些时日就留在这里好生读书吧。”朱元璋道。
现在并没牵扯到朱允炆,若解除了朱允炆的禁足或许就牵扯进去了。
朱允炆对朱元璋从未有过忤逆,这种情况下更不会多说了。
黄子澄的这个事情查出来,肯定不会只是贬责那么简单的了,他若出去到底是否要救黄子澄。
不救显得给他无情无义,救的话很容易让他深陷这个泥潭当中难以自拔的。
所以说,与其如此他还不足留在这里乖乖禁足。
从朱允炆那里出来后,朱元璋第一时间吩咐锦衣卫缉拿黄子澄。
吩咐有司处理此事,难免会对黄子澄放水。
而只有锦衣卫才会把朱元璋的命令以十分力气的使出来。
当朱元璋安排好这些事情重新出现在朱大福面前的时候,&bsp&bsp已是一个多时辰过去了。
借着一个多时辰,朱大福已把朱元璋拿回来的奏章批阅了一大半。
这次对朱元璋久久未归,朱大福并未抱怨。
不管怎么说,吴文那都是人老吴的亲孙子,祖孙之间难免有不少交心的话要说。
“回来了?”
朱大福随便问了句,在朱元璋应答之后,才道“吴文年轻气盛难免有犯错的时候,年轻人该原谅就原谅,一味的苛责是要影响亲情的。”
在朱大福看来,朱元璋只剩下朱允炆这一个孙子了,除严格教育的同时,何尝不需要互相慰藉。
朱元璋表现的生人勿进,自是要伤了与朱允炆的祖孙感情的。
朱元璋对朱允炆的表现已不是第一次失望了,次数多了自然也就习以为常了。
就像现在,朱元璋并未因朱允炆和黄子澄而生气。
事情发展到现在,中间虽然出现了些变故,但浙西丧都在所能接受范围之内。
在这些事情中,他所看到的完全都是他大孙临危不乱的处置能力。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就没什么好生气的。
“咱知道,那孩子是咱看着长大,咱知道该怎么做。”朱元璋道。
朱元璋也想过了,只要存在利益牵扯他即便再苦心调节兄弟之间的亲情怕都无济于事。
他大孙并非不知分寸之人,留给朱大福个施恩的机会,或许更容易修复兄弟间的情义。
“济南的事情发展到现在传的可谓是沸沸扬扬的,既然已经知道了真相也势必得有个处理决定的,如此方可以儆效尤,也避免议论纷纷,对一手策划此事的黄子澄,你可有处理意见?”
朱元璋的询问,既是征求朱大福的意见,也是对他的考校。
很多时候,朱大福的处置方法要比朱标更贴合朱元璋。
朱标读书太多,虽不至于书生气太重,却也难免是要受书上那些东西的束缚。
“怎么处理?按理来说此乃对宝钞改革关键时期,唯有对破坏者从重从严处置,才能让百姓看到朝廷的决心,对朝廷往后的政策给予支持。”
顿了一下,朱大福变了语气,道“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此事,黄子澄好歹也是学富五车之人,从重从严处置又如何,顶多砍了他,这样他在门生故旧的宣传之下,摇身一变成了忠臣,不仅我等这些人要成奸佞,就连陛下也要成了听信小人谗言,陷害忠良的暴虐之君的。
名声又不能当饭吃,这倒也没什么,可如此就让黄子澄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了,打蛇打七寸,想要惩处他,那就得挑他的软肋,倭国不是教化不够,需要有人过去搞搞教化吗?我看就让黄子澄去吧。”
这个事情肯定是没人愿意去的,毕竟在大明读书人那是很受礼遇的,除却种地不要钱,就连过堂也不用跪拜。
除此之外,庶民百姓哪个见面不是客客气气的。
若是到了倭国,还能有这个待遇吗?
本是准备等朱允熥再去倭国的时候就把这个事情解决了的,后来济南出来事,朱元璋迟迟没让朱允熥再起身,是准备的济南的问题变得无法收拾的时候,让朱允熥协助朱大福一把的。
“去倭国?”朱元璋沉思。
朱大福则继续解释,道“倭国时常还会有动兵的地方,短时间之内肯定是由武将来主管的,黄子澄过去势必也是要受武将管辖的,他不是一直都看不上武将吗?到了那里怕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的。”
蓝玉现在管着倭国的事务,黄子澄与朱允炆走的太近,之前没事的时候就没少找蓝玉的晦气。
现在黄子澄又是因给朱大福使手段才被赶去倭国的,蓝玉对他怕更不会轻易放过的。
朱大福不知自己与蓝玉的关系,肯定是不会想到蓝玉会给他报仇。
他真实想法也就是他说的那些,让蓝玉这里武将管着他,好好杀杀他的傲气。
历史之中,朱允炆明明有很多种办法削弱那些叔叔们对他手中江山带来的压力,他却偏偏选了一个最愚蠢的。
逮捕周王等对朱棣关系亲密的藩王,让朱棣起了警觉,更让朱棣有了起兵靖难的借口。
后来,朱棣装疯卖傻营造自己受害者形象的同时也在整合自己手中的兵力,朱允炆并未在朱棣力量最薄弱的时候一举拿下。
再到后来,又搞出了不准人伤害朱棣,让他背负杀害亲叔叔的罪名,一次次丧失机会。
这些与黄子澄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
当然,这也不排除朱允炆本身并不咋地,朱允炆若是本身有能力,自己就可处理了这些事情了。
“对,你说的倒也对,朝廷培养了他那么久,他总归也是要为朝廷做些什么的。”朱元璋对朱大福的意见表示了赞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