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名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96 能不能买?,大宋有毒,第十个名字,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我说这位官人不如干脆把家搬过来,也当个拓荒民多好。一百亩地啊,我滴个祖宗,想种啥不成。自己不想种了还可以租给流民,您该干嘛就干嘛去,到了秋天怎么也能落下一整年的吃喝。看到种白叠子花的告示了没有?好家伙,卖的比江南的稻米还贵,啧啧啧……”
朱四一听有人支持自己的观点,谈兴也上来了,忙不迭的给那位来自凤州的商户出主意,一边说一边自顾自的感叹,很陶醉的样子。
“真有那么美的事儿你怎么不去做拓荒民,光怂恿别人?”有赞同的必须就有反对的,但听这位的口气,肯定没怎么来过湟州,连拓荒田的规则都不清楚。
“你以为老汉我不想?这不是连续两次都没抓到阄嘛!早知道不如第一次就去报名,那时大家琢磨着是西夏人的城市,不敢去啊!”
这个问题可捅到朱四的肺管子了,他是真想去当拓荒民,可现在拓荒民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的好营生了。总共分配了三次拓荒田,一次比一次远不说,名额还受限制,不是谁想要就给谁。
主要是想当拓荒民的太多了,得靠抓阄碰运气。他的运气不太好,连着抓了两次也没中,只能眼看着别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干瞪眼。
“朱掌柜您给讲讲,当拓荒民都要啥条件,我这样的外人也可以分到田亩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凤州商人真上心了,但苦于不太了解详情,还拿不定主意。
“嗨,您让我这笨嘴瓜舌的讲肯定耽误事儿,不如去州衙找小先生。别说拓荒田的规矩,湟州所有大大小小的规矩他们都懂,那小嘴叭叭叭说得清楚极了,还不收分文。要说帅司大人不是星君下凡,老汉我第一个不信。那些娃子原本就是城里人家的,还有蕃人家的,大字不识一个。可自打跟了帅司大人,也就不到两年光景吧,去考功名我看都够用了。”
朱四也就闲聊几句成,让他成套的说真没那个本事。他倒也不吹牛,不会就是不会,但这并不耽误外地客商的事儿。
从今年开始,州衙门口就多了两个大棚,每月逢二、七都有儿童团的孩子当免费讲解员,从湟州律到新税法都讲,谁有疑问都可以去问,免费的,还有个很怪的名字,叫社会体验义务劳动!
这又是洪涛推出的一项新举措,自打感觉到宸娘社会经验不足的缺点之后,洪涛就开始琢磨该如何让以后的儿童团员们避免重蹈覆辙,当义务的法律宣传员就是其中一个举措。
孩子们每旬还会抽出一天时间到湟州城和马尾城的百货市场里兼职通译和账房,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免费为商户提供服务,同时也能深入到社会商业活动中去,总比傻读书强。
“哎哎哎,我说各位,说着说着怎么又扯到拓荒田上去了。今年开春才分过一次,再想分恐怕得等年底了,先不忙着打听呢。大家倒是说说公债到底能不能买,买完了官府不认账该咋办呢?”
这边说得热闹,刚才提起话头的人反倒成了看客。眼看凤州商人要结账去州衙打听仔细,他忍不住了,又把最初的话题拽了回来。
“不会不认账的,这上面说了,官府用每年的税收担保,到时候还不起钱就拿税收抵偿。”
其实关心这个事儿的不止他一个人,只是别人比他快了一步,已经去银行扫听过了,还拿到了第一手资料,正在靠墙的桌子上研究呢。
“用税收抵偿,够倒是够,可官府收的税都在官府手里,他们就不给我等能如何?”还是有人不放心,相比起官府个人太弱了,基本没有反制措施,只能听之任之。
“此言差矣……你们看啊,上面写明了公债统一面额一金币一张,不记名、不挂失,但没说不可以交易。依本人看来,这个公债有点像本朝的交引,保不齐还能卖出去……有点意思。”
商人里也分档次,靠墙这一桌的档次明显高,算得上见多识广,理解问题的角度就更宽,已经从手里的几张纸上看出了点眉目。
“不知几位官人手中所持为何物?”至此大家才觉出来不对劲儿,人家说起来有依有据,依旧好像就是手中的纸片。
“这是湟州银行给的公债详细之法,诸位难道没去领取……也罢也罢,拿去拿去。朱四,算账,剩下的先挂在柜上!”靠墙桌上的人听闻此言才抬起眼皮扫了扫,发现屋里谈论公债的这几位全是两手空空。
合算这么大事儿连打听都没打听明白就跑这儿瞎白话来了,他也不想和这些蠢人多讲,不是一个档次玩不到一起去,把纸片往桌上一扔,顺势带出一枚黄灿灿的金币。
“好嘞!葛大官人慢走……”朱四看到桌上这枚金币眼仁立马也成黄的了,一溜小跑窜过来抓起金币,又一溜小跑到了店门口送客,一来一回居然还赶在了客人前面。
“唉唉唉,朱掌柜,这几位是什么来头?”等人都走远了屋里的人才转回头,开始打听来历。
“哎呦,可了不得,是跟着王大官人来的明州豪客,光拓荒田就有八百多亩,还包了风雪楼里最好的屋子、最好的姑娘。”朱四对常来店里的顾客如数家珍,甚至每个人喜欢吃咸吃淡都记得。
“……朱掌柜,这是我的。”屋里暂时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片刻之后又有人起身,扔下几枚新币向外走去。
这还不算完,大家好像商量好的一般也纷纷结账走人了,有些人碗里的汤饼还没怎么动,这让朱四有点迷糊,甚至拿起筷子挑着尝了尝,生怕是自己出了差错坏了名声,可是怎么尝也没发现食物的味道和以前有什么区别。
食物肯定没毛病,大家也不是因为食物不好吃走的,现在就算把山珍海味端上来,他们恐怕也不会多停留片刻,因为嗅到了更好的味道……钱!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人,什么勤奋、诚信都要排在后几位,首先得有敏锐的嗅觉,能及时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不能说别人都开始大规模投入了你才看出来,那永远也吃不上肥肉,顶多跟在后面喝汤。
最先结账走的几个人属于家大业大、见多识广、站得高看得远的,他们能从公债说明上分析出不同的含义,基本都是靠着经验。
后面跟着结账的这几位没那么大家业,也见识不到太多大场面,更读不懂公债说明书里的真正含义,但是不耽误他们跟在大商人后面看个究竟。
这就叫商业嗅觉。它和学问高低、知识多少、资本大小、家庭出身没有直接关系,很像是一种本能,也需要后天培养。
像朱四店铺里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孤例,自打发行公债的布告贴出来之后,这个话题就盖过了各种商品信息,成为了商人们之间最普遍的话题。各种议论、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但说的多买的少,大家都摸不准这种新事物的脉络,不敢贸然出手。
但这个僵持的局面突然在十几天之后被一件很小的小事儿给打破了,有几个回鹘商人在风雪楼里喝了不少酒,再被姑娘们一扇呼,就忘了自己有几斤几两,结果花秃噜了,结账的时候把身上的钱全掏了出来,还差三枚金币。
想在风雪楼里赖账肯定不成,唯一的后果就是被警察抓起来,完事儿还得把钱补齐,又多出来一笔罚款。要是真没钱也成,去矿山挖矿吧,什么时候挣够了什么时候放你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