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选神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朝堂,大宋嫡子,天选神授,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皇后也知道事急从权,但是仍然顾虑重重。
“魏王我虽未见过几面,但是此人性情怯懦,胆小怕事,素来贪图享乐,似乎胸无大志,未必就愿意配合行事。”
赵普道,“皇后此言,其实未必尽然。我观魏王,看似与世无争,其实颇有权欲之野心,贪图享乐之人或许胸无大志,但必定心有野望,欲壑难填,因此只要稍加引诱,对方必然上钩。”
王修芝暗暗点头,赵普一代名臣,眼界绝对不是白给的,他既这么说,那就一定错不了。
“皇后娘娘,老相国秉政多年,看人决计错不了的,娘娘三思。”
宋皇后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就请老相国再辛苦些,这就去找魏王,尽述此事!”
“老臣接旨!”
赵普既然应承下来,自然不敢怠慢,晚饭都来不及吃,换了一辆车,就秘密赶赴魏王赵廷美的府中,将这件事情详细告知魏王。
赵廷美果然是赵普说的那样,虽然看上去怯懦怕事,但是又心怀野望,颇有城府。
这时听了赵普的叙述,心想如果别人倒也罢了,若是和赵普合作,朝内朝外里应外合,那么这件事还真是大可使得。
“老相国!这件事情承蒙你和皇后娘娘看得起本王,本王是有心行事的,不过现在圣上晕厥,这件事又极大,若没有皇后娘娘的亲口允诺,本王还是觉得……”
赵普知道他这是应下来了,但是想要当面听宋皇后的承诺。
于是立刻安排车仗,再次秘密入宫。
宋皇后按照之前和赵普,王修芝议定的说法,直言圣上晕厥前,对晋王赵光义势力的膨胀颇有不满,也深感担心。
曾亲口说有意扶植魏王赵廷美取代赵光义。
赵廷美果然经不住诱惑,野心与贪欲冲昏了头脑,
其实此人确实很有城府,他也知道宋皇后与赵普很可能把自己当枪使,但是机会就在眼前,成与不成,总要试过才知,所以仍然答应配合行事。
于是翌日朝会之上,一众文武百官对着大殿上空置的龙椅行礼后,忽然一对对内侍鱼贯而出。
宋皇后突然驾临。
众臣吃惊,见礼之后,皇后袍袖一展,立刻有内侍捧出懿旨宣读
皇后娘娘懿旨,暂命魏王赵廷美监国摄政,命赵普复出担任当朝宰相。
懿旨一下,一种文武大臣立刻炸了营。
“怎么会有此事!”
“这……这也太过突然了吧!”
由于太过出人意料,朝堂上下尽皆哗然。
宋皇后眉头紧皱,虽然看似水井不扬波,其实心中已经是突突乱跳,又乱了阵脚。
赵光义面色连变了几变,勉强忍住了出言,不过眼神所到之处,立刻有人跳出来反对。
几个御史大夫已经是怒气冲天,纷纷质疑圣旨真伪,怀疑这是宋皇后矫诏乱政。
也就是宋皇后是国母,又是女流,他们还能勉强保持克制,否则即使是赵匡胤亲自在,他们只怕也早已经站出来发炮了。
场面愈发混乱,赵廷美却是不停偷瞟三哥赵光义,满脸的若无其事。
正在此时,只见大殿外人影闪动,一向赋闲在家休养的老国相赵普,居然真的袍服冠带,满脸严肃的上朝来了。
赵廷美见赵普一到,心中安定下来,上前走了几步,来到众人面前,大声宣称,“诸位听我一言!昨日圣上龙体大安,忽然醒来,特地着人将本王和赵相国招到了宫中。”
嘶!
哗!
满殿大臣们都是一起倒抽了口气,居然是真的吗?
赵廷美见反应不错,勇气大增,继续道,“当时圣上亲口传下旨意,让本王暂任监国,命赵普重回朝堂,再展昔日雄风。本王不敢违背圣意,已经答应下来。”
赵普来到殿前,先是跪拜宋皇后,接着又和魏王,晋王,众大臣们拱手做礼。
“魏王所言极是,昨夜确有此事,赵某人累受圣上深恩,君命不敢有违,所以今日才特意赶来上朝。”
“喔!原来是这样!”
“既如此!倒也罢了。”
宋皇后,魏王赵廷美,宰相赵普,三位重量级人物的异口同声,终于压制住了朝堂之上的混乱。
大家纷纷表态支持。
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心存疑虑的,不过自认无力改变这个状况,也就只好认了。
还有一些人,近来被晋王赵光义极其同党们,嚣张的气焰所惹怒,却又敢怒不敢言。
现在有了能与之抗衡的魏王及赵相国的势力,心里不免都乐见其成。
晋王一党立刻在朝堂上被孤立起来,成了少数派。
赵光义开始时气的是面色大变,怒意满脸,不过慢慢的,他发现自己一党势单力孤,只怕掀不起太大的波澜,只好暂时避让,示意同党暂时不要再鼓噪。
于是朝野人心终于就此安定下来。
宋皇后长出了一口气,摆驾回宫。
当天下了朝,赵普命人分赴皇宫和郡王府,暗中警告皇后和王妃,
此时危机并未渡过,赵廷美人望不够,支撑不了多久,而晋王决不会就此认输,一定会有所动作,当务之急还是要确保赵德昭尽快返回。
皇宫内,宋皇后估算所需时日,说赵德昭应该最快还有二十天才能回到东京。
王修芝却连连摇头,说赵德昭最快十日之内,就能回到京城。
“你怎么能确定此事?”
宋皇后惊讶。
“母后的信息是根据上次的探报传回的消息,妾身早已派遣信使前往岭南,他们传回的信息,日期更靠后些,自然也更准确。”
宋皇后点了点头,心中长舒一口气出来,“既是如此,又能快上十日,那本宫就安心了。”
这里后妃在说话,门外一个小内侍将二人的对话都偷听了去。
这人正是王继恩留在这里的眼线。
他听到这个重要的信息,立刻找了个借口悄悄溜了出去,把消息第一时间密报给了王继恩。
王继恩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炸开了锅。
原来如此,那就难怪晋王在朝堂上遭遇惨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