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章太子威仪不恪,不可君天下,朕即大宋,杨氏良家子,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今大宋的形势与西周其实颇为类似,那就是中原文明先进,武德昌盛,周围有大量蛮夷宾服。
但要把文明传出去,则一个偌大帝国显得力有未逮,帝国中央无法强力影响边疆,国家精力也没有办法面面俱到的关照到各个方向。
所以分封一个藩王,将统治中心推到边疆去,很符合整个国家的利益。
基辅罗斯成为大宋选择的第一个目标,首先这里文明相对野蛮,高度发达的文化很容易就能征服他们。
其次,在东欧平原上有广袤的黑土地,还有黑海,无论是土地、港口、资源,这里都适合一个新兴王国的成立。
赵桓询问的话语刚刚落下,唐翊脸色瞬间惨白,战战兢兢的回道「官家……如今似乎并没有皇子适合分封。」
赵桓盯着唐翊,问道「没有吗?你这个鸿胪寺卿连个合适的藩王都找不到?」
唐翊立即跪伏在地,脱下乌纱帽,郑重叩首,说道「臣不胜惶恐,有负圣恩。臣请乞骸骨,避贤者路。」
一旁的唐怡无力的闭上了双眼,内心深深叹息一声。
赵桓靠到了软榻上,盯着唐翊默不出声。
唐翊磕磕巴巴的说道「臣……惶恐,臣……」
赵桓直接挥手,说道「可,卿稍后上份札子,退下吧。」
唐翊瞬间面色如纸,毫无人色。
他不敢再多言,战战惶惶的起身告辞,退出了皇宫。
唐翊离去许久,宫殿内依旧一片沉寂。
赵桓坐在软榻上安静的沉思了许久,直到一队宫女上来更换新茶,赵桓才对一旁站立的唐怡说道「去让右相过来。」
唐怡张了张嘴,可最终还是未出声,默默的退出了宫殿。
很快帝国的右相,以清正廉洁以及经邦济世着称的年轻宰相张浚就走进了垂拱殿。
他很从容的拱手行礼,说道「臣拜见官家,圣躬万福。」
赵桓露出笑容,说道「免礼,赐坐。张相公,刚才鸿胪寺卿已经向朕乞骸骨了,朕已许可。召卿过来,就是请卿再主持廷推,新推举一位贤臣,主持鸿胪寺事宜。」
张浚内心一震,眉头微蹙,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据臣所知,唐寺卿如今正年富力强,如何会忽然乞骸骨?」
赵桓直言不讳,说道「国家需要在基辅一带新设立一位藩王,统治罗斯人。唐寺卿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已经主动避贤者路。」
张浚作为最了解帝国的宰相,立即对背后牵扯的恐怖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据臣所知,官家似乎没有合适的皇子可以就藩。除了……太子。」
赵桓神情严肃,说道「朕不想掀起满朝风雨。帝国还在欣欣向荣的态势,不应该因为国本更易而横生波澜。」
这件事一定是要有人去推动的。
唐翊本来是赵桓最属意的人选。他如果干成了这件事,立即就能简在帝心,不用多久就能进入政事堂,成为大宋宰执。
帝国当下最重要的政务就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内的基础建设,一个是对外的番邦羁縻。
到时候他会与苏迟一并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唐翊在这个关键时刻退缩了,不想卷入国本之争。
这使得他连体面致仕得待遇都没得到。一次乞骸骨,赵桓就直接同意了。
但太子,赵桓是一定要更换的。
这一点,其实帝国高层已经心照不宣。
从太子身边聚集了中原无数儒家腐儒那一刻开始,太子继承大统的可能性就已经微乎其微了。
如果他继位,将会使整个国家陷入动荡,无数人利益受损。
此时大宋的国家状态,已经跟儒家统治的时期有了非常显着的改变。
举个例子,百姓的认知和价值观都已经迥异于封建礼制时的纲常思想。
没了封建礼教,没了儒家独尊,很多人想象不出来那国家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百花齐放?
其实不是,是有非常清晰明显的主流价值观的。
后世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百姓眼中最伟大的人是谁。
在天朝百姓眼中,最伟大的人是牛顿。
不要觉得这是崇洋媚外。
同一份调查,牛顿在西方可不是最伟大的人。
在西方,最伟大的人是耶稣。在清教最伟大的是穆罕默德。
谁敢在米国境内说牛顿比耶稣更伟大,小心各种邪教直接派出精神病枪手。
简单的对比,就知道中原一旦摒弃封建礼制,儒家禁锢,立即就进入了科学实用主义至上的信仰当中。
在当今的大宋,儒家的独尊地位被打破后,各个学院都在大力科研,每年投入海量经费。墨家、公输家、数学家、天文家、农家、工程学家,各个学派蓬勃发展。
谁也没法忍受儒家上台,把各种学术研究全部推翻,一律定性为奇y巧计。这么多学者赖以为生的知识被废弃,想出名只能靠研究《论语》。
而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统治基础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工坊主、大商人和、工人、雇佣、城市市民成为帝国的支柱。
这一切都与儒家重农抑商的政策格格不入,针尖对麦芒。
太子若是上台,帝国庞大的阶层与势力都要受损。甚至可能掀起内战。
但哪怕所有人都清楚这一切,可所有人都是在回避这一切。像是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能拖一时是一时。
毕竟动摇国本这种事情,如果处置不当,势必掀起滔天波澜,使自己遗臭万年。
张浚已经是位极人臣,作为大宋最位高权重的宰相,本不应该卷入这种漩涡之中。
但他只沉默了很短的时间,就主动将这一重任懒到了自己肩上,郑重地开口说道「臣以为太子威仪不恪,不可君天下。请官家以天下为重,效彷仁宗先例,更立国本。」
说罢,他问心无愧地看着赵桓,这提议他不为任何私心,不为媚上谋宠,只为国家社稷而提议。
国家需要一位久受当下文明熏陶,能够继续维持国策的新君。
藩国需要一位能汇聚无数儒家学者地藩王。
为您提供大神杨氏良家子的《朕即大宋》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六十章太子威仪不恪,不可君天下免费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