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调整布防
釜中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一章 调整布防,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釜中囚,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襄知道甄姜吃醋了,不是吃赵爱儿的醋,是蔡琰的。
蔡邕、袁滂先后到来,书城的建立让袁氏获得了巨大的声望,蔡琰背后的家族,能给她极其强大的支持,而甄逸去世以后,却需要甄姜支撑家族。
她不平衡,在使小性子。
刘襄知道只需要自己哄一哄,给甄家添点权柄,甄姜马上就能好。
可他不想哄。
这次哄好了,那下次呢?下下次呢?以后呢?
他累了,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走出寝室,慢慢的在回廊中溜达,天快要黑了,太阳将要没入地平线,金黄色的晚霞泛着灿烂的余晖,人间却越来越黯淡。
该掌灯了。
前面的大殿,这边的高台,十几个仆人来来去去的忙碌。
人有点少,忙不过来。
宫门、望楼的周边要燃火照亮视野,步兵营右司马所部的甲士,逐一点燃了宫灯和火盆。
缺少专属的宫城卫士。
看着各处燃起的火苗,再看看主体为木制的建筑。
缺少司煊。
刘襄好笑的看着一队十几岁的虎贲军小孩,严肃认真的列队巡逻。
缺少殿廷卫士。
邺县是自己的首都,周边屯兵不少,但防御体系并不完备。
如果按汉代国都来算的话,守卫分三个部分。
一是由光禄勋统领的省殿卫军,包括虎贲、羽林、羽林孤儿,以及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郎官,负责侍从、护卫皇帝,警卫省殿门户,备皇帝顾问和差遣。
二是由卫尉统领的宫城卫士,负责宿卫殿外宫门、巡逻警备宫内,保卫皇帝、皇后、太后、太子所居宫殿及中央宫府的安全。
三是京师屯兵,包括南北军,执金吾和城门校尉。
刘襄当然不会像洛阳、长安那样布置那么多的兵力,邺县没有那么大,但该有的也得有啊。
随侍身边的殿廷卫士,值守宫门的宫城卫士,驻守邺县南北城区,东西卫城,以及书城的常驻守军,还有专门负责宫内防火、防瘟疫的司煊。
这些都是不能缺的。
宫内的仆役也不足,可他不想用宦官,太残忍了,他也用不着宦官集团来制衡官吏,内官体系完全可以用女官代替。
粗使仆人也可以用健硕的妇人充任,战乱越来越严重,男子会越来越少,女人下田耕地已经成了普遍现象,论劳动能力,不比残疾的阉人差。
刘襄思考着这些问题,慢慢的走到了书房,一边继续思考,一边拿起竹木的粗坯,用修光刀慢慢切削、抛光。
汉代的读书人都会制作竹简、木简,无论寒门还是世家子弟,都曾亲自动手,这不仅仅是制作书写工具,更是静心修身的一种方法。
他书房里的这些粗坯,是他亲手用锯子锯开原材,用打胚刀劈好的两尺坯料,闲暇的时候,会用修光刀修平。
几乎所有读书人的书房里面,都有一些这样的竹简粗坯,那些附庸风雅之人,反而没有这种不好看的东西。
虽然竹简比纸张笨重,制作竹简也比直接买纸繁琐、费力气,但它成本低,原料随处可见,只要花点时间,谁都能制作出来。
这也是汉代纸张没有流行起来的原因之一,就像汉人习惯在沙盒中练字一样,便宜,用的顺手。
当然,纸张质量不好,价格还贵,是没有大规模推广的重要原因。
可汉代的读书人,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改良造纸技术,不读书的又用不着纸。所以纸这玩意出现了好几百年,造纸技术的发展非常缓慢。
蔡伦改良造纸技术,在后世极其受人推崇,但在汉朝,他就是个人憎狗厌的死太监,是祸乱朝政的阉宦权奸。
他是汉明帝永平末年进的宫。
逼迫太子刘庆的母亲自尽,将太子废为清河王,然后又将皇子刘肇的亲生母亲梁贵妃陷害至死,这些事,都是他一手经办的。
后来汉和帝,也就是皇子刘肇继位,他因为上面那几件事的功劳,特别是害死了和帝的亲生母亲,为窦太后立了大功,升为了中常侍。
再后来他又背叛了窦太后,联合宦官集团诛杀窦氏家族,逼迫刚刚击败北匈奴,勒石燕然的窦宪自杀。
虽然窦宪嚣张跋扈,也不是什么好鸟,但自此开始,掀起了宦官干预朝政的大幕,东汉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衰弱的。
刘襄削着竹简,任由思维发散,不锁心猿,不束意马,让心神自然而然的放松,缓解紧绷的心弦。
削好了几根竹简,他的思绪又回到增补宫城守卫和内宫役使的事情上来。
看着默不作声,为他研墨的昭姬小姐姐,低声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夫君心情不好?”
刘襄拿起毛笔,在竹简上记录,随口回道:“没有。”
蔡琰观察了一下他的脸色,轻轻的说道:“甄夫人一直在哭。”
“那你去劝劝。”刘襄在思考宫城卫士的人数。
“妾身可劝不好,夫君出马才能开解心怀。”
“哦,知道了。”刘襄在琢磨宫内的人手该从哪里选拔。
蔡琰抿抿嘴唇,沉默着继续研墨。
“在中军士卒的家属里面,选拔三百个健硕的女子,一百人充做役使,两百人任命为司煊队员,得选个女官,做宫内司煊,你有人员推荐吗?”
蔡琰摇了摇头:“妾身不认识懂得防火和防瘟疫的女子。”
“那暂时由你管辖吧,回头传个令,让你家和甄家给你们各添一百人的侍女、粗使婆子。”
“我家没有这么多仆人。”
“那让袁家出。”
刘襄算了一下,洒扫、随侍、浆食、缝补、防火、监督,六百多人,内宫的人手够用了,女官以后再说吧,总有人脱颖而出的。
殿廷卫士可以直接由宿卫充任,那五百名步战甲士,完全可以留守,自己出战只带五百宿卫骑士就够了。
宫城周长十二里,内外八道宫门,一千甲士是不够的,至少得三千人。
统领宫卫的人选,崔奕、赵云、典韦、周仓都符合条件。
但崔奕要掌控骁骑,震慑中军,赵云要协助自己统管士卒,典韦这样的猛将留守宫门太浪费了,还是在战场上保护自己比较好。
周仓这些年一直统兵在外,事实证明,忠诚是没有问题的,黄巾即将覆灭,也用不着他继续联络了,况且,他作为战将还行,却不是独挡一面的帅才。
回来给自己看家吧,未来混个卫尉的官职,成为九卿之一,也不妄早年追随自己,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战功。
提笔记下了周仓的名字。
邺县现在的驻守兵力,是一万冀州军团,和步兵营右司马的四千步卒,等南城建好,力量就不够了。
兖州方向压力大减,黄河防线有太史慈领着云帆营支撑,河内郡还有徐晃的右军驻防,中军没必要再参与防守,在黎阳留下一万冀州军团就够了。
防御架构填补得越来越充实,刘襄取过新的竹简,书写令谕:.
“裁撤步兵营右司马,转为宫城卫士,赐名期门卫,值守宫门以及北城区北三门,调横野将军周仓转任期门令,步兵营右司马单经转任期门司马。”
“调回驻守黎阳的胡骑营,移驻武威卫城,调回步兵营左司马,移驻邺县北城区。”
“幽州治中从事袁涣调任城门校尉,选冀州军团五千人屯驻邺县南北城区十座城门,以曲军侯充任城门侯。”
“调冀州军团五千人驻守南城区。”
“调怀县冀州守军五千人北上,分驻平阳、武威卫城。”
调任之后,冀州军团的三万人,有一万五千人在黄河防线,一万五千人在邺县驻守。
“在中军家属之中,选拔三百名健硕女子,统一培训防火、防瘟疫诸事,考核前两百名为司煊队员,其余一百人充为内宫役使,由谏议大夫田畴署理此事。”
命令当夜便送出宫外,由缇骑和谒者传达各处。
等人员到位,宫城内外的守军将有五千人,内宫役使六百余人,再也不会如现在这般,静悄悄的跟座鬼城一样。
邺县城门守军五千人,城内后备守军九千人,两座卫城有步骑九千人。
即便自己出兵之时会抽调一部分,防御也足够稳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