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中的胖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13粮食贸易,属性点慈善家,酒杯中的胖子,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果然在光明教会代为传言后没几日,神国奥玛的使节一脸死相的又来了。
单纯的贸易谈判,本身并没有太多要达成一致的东西,这边提出采购清单,那边拿出报价,双方对价格没有异议后确定交易地点,就算完事。
这个过程王国组织了利益相关方参与,也就是距离这次世界门比较近的几个浮岛上的领主们。
通过外交渠道请来二十几个人,组成另一个谈判组,负责内部协调一致,再由外交部去和神国奥玛的人谈。
事情比较琐碎,不过主要目标还是粮食,也没有耽误太多时间,花费八天完成工作。
这个时候世界门开启已经过去一个月,交易要抓紧了。
再派外交人员出访法特尔通报交易事项,免得他们生事。
接下来为提高效率,组织物流公司,用民航局的蛮牛送了几套浮岛间渡口运输平台去。
浮岛间运输平台是模块化组装的,单个模块大小仅有x3x05,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蛮牛一次可以运输个结构模块或一个核心模块。到当地机场再用轻卡运至浮岛边上进行组装。
负责主要交易的浮岛距离自家不远,虽然没有蹭到甘霖项目,道路工程也有在做,只是没有混凝土化,都是土路加碎石压实的形式。
这种路对着法特尔的方向也有,但都是窄车道,五米宽都没有的那种,轻卡需要开到路外面去才能对向穿过。
按理应该要派法师帮忙临时加宽一些,可实际没必要,因为贸易规模受到法特尔和神国奥玛运输能力制约更大。
当地只是几个领主临时凑了些法师,帮忙建设货场。
约莫半个月后交易开始,这个时间世界门还没事,那些漏过来的魔族应该是被干掉了。
神国奥玛的交易队伍还在用马车,路上的损耗实在不小,当地领主和隔壁法特尔的边境贵族商议后,决定由法特尔一方完成世界门到渡口的运输。
中间肯定也是有利益交换的,一面是当事方愿意出让一定的粮食采买额度,一面是法特尔方还能从神国奥玛那边拿到些好处,毕竟是给神国奥玛省下了人力和时间。
至于车辆,倒没什么问题,法特尔靠近南部区的边境,其实和南部区的交流更紧密,甚至时不时会用比较小的渡口运输平台交易轻卡,法特尔境内也能弄到拖拉机和轻卡,只是那边的轻卡可靠度更差一些。
神国奥玛一方交付粮食后,还要收钱和物资,这部分直接用飞机实现。
除少量贵金属,大部分货款都以钢制工具和轮毂支付。其中的轮毂不是卡车用的,而是拖拉机货斗的轮毂,绝大多数由法特尔暂时代付,之后再由南部区提供车用轮毂和轻型发动机给他们。
奥玛也算占便宜了,别看就一个不带橡胶部的破轮毂,和马车摆在一起那也是高技术产品。
很快交易稳定下来,日交易量勉强停在220吨附近,奥玛一侧的运力已经到上限,还有一部分要负责和法特尔的交易,那边也买粮食了。
奥玛尝到了甜头想买轻卡,事情也不需要凤凰王国参与,南部区就能供应。
至于主世界没有比较完整的石油产业问题,倒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载重3吨的轻卡,运货时百公里油耗在4升附近,一个四百升的油桶,够跑200公里以上,随车买六七桶油,能开出一两万公里,即使跨界贸易的车价虚高,综合成本也就和马车差不多。
马车的牵引力就是一马力,连一千瓦都没有,实际长时间运输时还到不了这个数,一天别说一百公里,满负载机动力最多不超过六十公里,速度慢就会导致单趟人员成本增高,而且为了照顾马,人员数也会更多,路上除了草料,还要给马加餐才能不变瘦。
总的来算,马车运3吨货跨过五千公里的距离,流程最少三个月,需要四名车夫,为防备匪盗还要有安全员,哪怕整个商队综合算3吨货物个安全员,人员加马匹的损耗也非常大,没有300以上的利润基本就是亏本,
卡车哪怕以30公里匀速计算,扣掉每天0小时休息,5000公里也就是2天的司机加安全员费用和油耗,加一名司机就能明显缩短周期,路损优势过于巨大,一车油产生的利润够马队跑一辈子。
而且只要知道了这东西的好,主世界自己也会设法完善石油产业链,哪怕找不到石油,用煤炼也得炼出来。
但话又说回来,以王齐旅游的经验看,主世界的道路情况还真不太够格用轻卡,拖拉机更合适些,拖拉机每吨货物运输的相对油耗高,但由于结构过于简单,崎岖路面不会明显增加故障率,基建不完善的地区更有优势。
这都是南部区和奥玛之间的事,王齐只关心最后有多少粮食下发到民众手里。
本次贸易是通过外交部撮合的,当地领主还算比较配合,会及时告知交易进度。
按临时门三个月周期算,最后几天算撤离期,这轮交易南部区的粮食储备能增加七千至八千吨。
耐储粮都是淀粉质的,长期单纯吃这个难以产生饱腹感,但仅以活着为目标,人均年损耗量不超过一百公斤,八十公斤都能应付。
参与项目的领主已经在外交部留下承诺,自留不超过20,其余的都会以尽可能低的利润,平价出售给民众。这种承诺的意义有限,王国也管不了境外的二道贩子,但只要领主不明面参与,二道贩子可压不住全城民众,总归有好处落到实地。
扣掉20大户享受的部分,按最后有六千吨流入市场,也就够六万人一年的口粮,或者二十几万人一季之用。
无法长远的交易终究只能应急,不过多少也能给南部区建设玻璃温室和蘑菇产能争取到一点时间,少饿死些人。
只是世界门钉在五个门的中心点上,真的还是三个月消失吗
就算能坚持更长时间,希望也不能寄托在这种事上。
拿到由奥玛代付的圣安东尼委托费后,王齐安排人进行了一次境外采样调查,针对花生和深根块茎灌木的。
花生已经被部分地区的民众发现,块茎灌木则相对隐蔽一些,因为看起来太普通了,不过随着喜热植物越死越多,很快也会藏不住。
这次采样主要目的是估算两种植物储备的粮食总量。
采样方式类似于调查虫害的网扣法,针对飞机抛种区域,随机选取野地,计算单位面积内的果实总量,以估算总值,误差会比较大,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半个月后,调查报告送到王齐手里。
抛种区每平方公里的花生总量,采样均值为吨,拿出几轮花生抛洒范围图对照,算出地下花生总储量应该已经超过四十万吨。
确实够挖一阵的。
花生在设计时,就考虑过避免被挖绝户,因此其果实并不是全部落在植株下方,有的会爬出去一截再钻入土里,所以哪怕未来一段时间把这四十万吨全部挖干净,也还有两到三万吨花生能幸存下来,继续提供食物。
可以大规模公布花生的情况了,这件事交给报社去办,为避免被商人掐断信源,得在相关地区白送报纸。
块茎灌木这边,它生长模式和花生完全不同,一开始并不会生长出块茎,而是优先发育植物本体和根系,由于是多年生灌木,这个过程不短。现阶段的采样结果,单以块茎计算,每平方公里仅有几十千克。
灌木只要不被挖断,它能在冰点之下持续产出块茎,而花生虽然也有一定的冰点下生长能力,可植株本体太小,很容易就被雪完全盖住而绝收。
现在情况就不错,花生部署的早,已经形成规模,等它生长变得困难起来,块茎灌木基本能接棒了。
与从上至下的分配方式不同,这些东西需要民众自己去挖,必须按吃饱的量来算,大概每吨能养活五到六人,也就是约两百万人口,实际由于分布状态的原因,会有一定损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