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猪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50 皇兄、臣弟,皇明皇太孙,我喜欢的猪头,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于老朱来说,带着重孙回一趟老家,这自然是一个值得开心的事情。他父母的皇陵就在老家,而他的重孙儿其实一直都没有回过老家,这多少也是老朱遗憾的事情。
不是不想让小小朱回去,只是小小朱的年纪太小,暂时是不适合回去的。而现在,就不需要担心这些,孩子稍微长大了一点,再加上老朱自己亲自带着,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其实在老朱的心里,他也知道这是他那个宝贝孙儿的一个态度。
其实这么些年下来,老朱的这些皇子们也都是回过老家祭拜祖陵。但是如果是小小朱回去,那就是正祀,这自然代表着不一样的意义了。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其实这样的祭祀,也不单单就是祭祀。在古代祭祀绝不只是表面那样,程序繁复、行礼如仪的一场“秀”,而背后更代表着权力的来源和统治的正统。
太上皇带着皇太子祭拜祖陵,这就是代表着真正的名位。就像当初皇太子朱标带着皇太孙朱允煐回凤阳老家一般,这是向祖宗正式的宣告一些事情,也是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至于其他的皇子或者皇孙回去祭拜,也就是代表着他们的父兄而已。比如说小小朱出生的时候,就是朱允炆回去祭告的,至于为什么不是朱允熥这个亲叔叔,那是因为朱允熥当时是跑路的状态。
朱允煐出生的时候,老朱和大朱是在奉先殿祭告。而朱樉、朱棡、朱棣这几个当叔叔的,也是被老朱一道旨意然后屁颠屁颠的回到凤阳老家祭告先祖。
这些事情都不是小事,皇家的一举一动都是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号。
丁丑科殿试也结束了,状元是来自闽县营前的陈?,朱允煐钦点的榜眼是来自江西泰和的宋琮,浙江山阴为榜眼。而会元尹昌隆在殿试表现一般,朱允煐只给了二甲。
很明显,此前闹的沸沸扬扬的事情并没有影响朱允煐的决心。满城风雨又如何,北方的士子在才华上不够,朱允煐也没有刻意的去找平衡,南方士子位列前三甲不说,北方士子想要入二甲‘进士出身’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这是读书人的体面和风光,只是这些新科进士在金榜题名后,按照规矩该入翰林院的入翰林院,在这样的清水衙门清贵起来。当然也有一些新科进士要开始观政了,很快就要被派遣职务了。
对于衍圣公孔讷来说,最近这段时间并不好过。
他算起来是大明的第二任衍圣公,只是他的父亲孔希学在元朝的时候就受封衍圣公。虽然大明也承认了,只是这个孔希学的衍圣公,总是有着那么一些古怪的感觉。
能诗、工篆法,孔讷这个衍圣公虽然没有太大的才华,不过好歹也是有着一些技能。算起来,这大概也是传统的文人了。在士林当中有着不小的名气,更何况他的祖先是孔圣人,这也使得不少读书人将孔讷当作了‘偶像’。
没办法,有着一个好祖宗,子孙后代就有享不尽的福泽,这就是事实。
孔讷其实在这个时候谈不上紧张,主要就是因为他现在也有自己的依仗。有着一个好祖宗,这就是孔讷的底气所在,他也觉得如今的大明朝需要孔家的名声,需要衍圣公帮大明的天子招揽天下的读书人,这就是孔讷底气所在。
鸿胪寺、礼部这边对于孔讷到访还是比较激动的,当然孔讷名义上也是大明朝廷的文官之首。
皇室也是有着他们的代表,比如说朱允炆激动不已的承担着代表着皇室去迎接孔讷的任务。大明派出了徐王这样的一个亲王,也算得上是给孔讷面子了。
这也算得上是先礼后兵吧,大概也是因为老朱家有些时候还是要点面子的。给了孔圣人的后裔里子和面子,接下来动手的时候自然也就心安理得了,没有半点的不好意思。
老朱看着朱允煐,笑着说道,“这一次咱准备拿孔家三宗并立说事,拿他孔家的血脉说事。”
朱允煐立刻开心起来,赞同无比,“孙儿也是这般想的,宋、金、元各有他们的衍圣公。一在衢州、一在开封、一在曲阜。孔讷这一脉到底算得上是谁的,这早就乱了。”
这不是朱允煐在危言耸听,实际上在辽宋金以及蒙古,这一通闹下来,各个政权都有一个衍圣公。而各个衍圣公也都认为自己是正统的,所谓的嫡长,根本就成为了笑话。到最后,还要元朝政府去辨明衍圣公嫡脉。
只是这个嫡脉,到底是补色真的嫡,那就很难说了。
按理来说,嫡脉应该是随南宋朝廷的南宗一脉,也就是孔端友一脉。但是孔端友无后,他的弟弟成为了南宗衍圣公。而这个北宗立出来衍圣公孔璠,就是孔端友之弟。
而元朝立出来的衍圣公,就是北宗。当然后来的元朝朝廷在孔家宗亲的抗议下,改立孔思晦为衍圣公。这似乎是‘名正言顺’了,只是这个名正言顺,也不见得就是最正式的孔氏嫡脉。
从南宋的孔端友以后,由于宋金元三朝并起纷争,这就说明了衍圣公这个位置,真的没有那么名正言顺。更何况在元朝的时候,衍圣公也一度是被废黜的。
老朱缓缓开口,说道,“咱废了衍圣公,仕林必然大乱。咱也想过了,拔得太高不好,也不好太过轻薄。不给孔家人脸面,也给该全天下的读书人一个交代。”
对于老朱这样的说法,朱允煐还是非常赞同的,“孙儿也是这么个心思,衍圣公这个位置还真的有些难办。孙儿虽也想一口气给他废黜了,只是孙儿也知道这事不太现实。给个虚衔吧,稍微给点体面的时候,也要让他们狠狠的丢一次脸。”
老朱笑着点头,让衍圣公丢脸,老朱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而朱允煐也是这般,他敬重孔子,但是不代表孔子的那些子孙就都需要尊重。实际上孔圣人的很多子孙做的事情毫无底线,‘万世降表’,这也算得上是对孔圣人子嗣的一个最大讽刺。
儒家重人道大伦,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国人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忠孝思想、伦理思想等等,都是儒家思想与统治结合的结果。
很多儒生做到了,很多的读书人也做到了。但是孔圣人的嫡脉,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有些激动的朱允炆算得上是见到了偶像,对于他的皇爷爷,对于他的皇兄,朱允炆是敬畏。而对于孔讷这样的‘大儒’,对于孔讷的祖上,朱允炆是发自内心的崇拜。
这就是一个读书读傻的孩子,将很多的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好在他现在没有什么权利,只是一个富贵的闲王爷,和他的很多皇叔一样不是在凤阳老家就是要被困在应天府。
虽然是衍圣公,但是孔讷也知道自己的身份。认真说起来,他还真的不如朱允炆这个亲王贵重。文官之首,当然这也就是一个虚职。但是就算是实职,见到了亲王也是要主动见礼的。
朱允煐就看起来很有皇家的教养和风度,甚至让人恍惚间看到了‘先皇’了。那个没能顺利登基的‘皇帝’,同样是那么的儒雅、谦和,饱读诗书的同时也有不少文名。
至于今上,不愧是洪武皇帝带大的,虽然有着先皇的一些宽仁。但是大家骨子里也觉得新皇,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洪武,同样也是无比霸道的,让不少文物勋贵会心惊胆战。
这些文武百官们有什么想法,对朱允煐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他也确实不在乎那些事情。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朱允煐没打算去学他的皇爷爷,但是也没打算当个让文官们歌功颂德的‘仁宗’,他会拿出自己的态度和能力。
朱允炆对孔讷是很热情的,甚至是无微不至。这可比平常对老朱的时候热情多了,不过那也可能是老朱威严太甚,让朱允炆跟个小鹌鹑似的。
而现在的朱允炆站在他的大哥面前,也是一直都有一些压力的。虽然早些年的时候,他的母妃是有着一些想法,甚至朱允炆暗地里也是在刻苦学习、仁孝儒雅等等,一切都是在学他的父皇,就是希望父皇和皇爷爷能够看到他一些。
只是朱允炆慢慢的也发现了,只要大哥还活着,那些事情就和他没有什么关系。甚至朱允炆都是在想,他也他的两个胞弟能不能活的比较舒服,全都看他们的皇兄的态度。
在武英殿,朱允炆一板一眼的说道,“陛下,衍圣公业已住进鸿胪寺。礼部和国子监按照吩咐,邀衍圣公赴国子监。此次恩荣宴,衍圣公会与众进士论道、指点学问。”
朱允煐笑着点了点头,夸奖说道,“这个事办的不错,回头自己去文渊阁选几本喜欢的书或字画。对了,让老四明日进宫,他也该封王了。”
老四朱允熞,自然也就是朱允炆的胞弟。但是名义上的亲大哥,那就是朱允煐了。实际上现在照顾大朱的四子、四女,这都是朱允煐的责任。
朱允炆没有‘谦虚’,因为按照祖制,他的胞弟朱允熞确实是要封王了。虽然没有实封的藩地,但是好歹也是有着亲王的荣耀和地位。这些事情对于朱允炆、朱允熞来说是挺重要的,虽然也不敢和朱允熥那混世魔王相比,但是多少也是希望他们的大哥多些宽待。
想起来了什么一般,朱允煐问道,“老四可有喜欢的王爵封号?”
这一下朱允炆有些诚惶诚恐的说道,“一切皆有陛下做主,老四不敢逾越。”
“皇爷爷将好一点的封号都封给皇叔们了,你这王号就不尊贵。要我说啊,老四给他个宋王吧。”朱允煐揉着太阳穴,颇为无奈的说道,“还有皇叔也要封王,回去准备一下。老四也该开府了,他是想要留在应天府,还是虽咱们去北平?”
宋王,这还真的不算特别贵重,但是好歹也是春秋时期的国号。如果不是老朱当过吴王,这个宋王还是要比吴王尊贵一些的。不过在大明朝,吴王显然是无比特殊的。
朱允炆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朱允煐的表情,有些胆怯的说道,“南方文风盛,臣弟想要留在这边。”
“留就留吧,父皇和母后的陵寝也离不开人。”朱允煐也没在意,他一开始就知道朱允炆对他没有多少威胁,现在更不存在什么威胁之说,“说起来允熥那混账也想要留在江南,他行事没有章法,纨绔之气太浓,若是留在应天府,你做哥哥的得管着他。”
朱允炆觉得这话听听就好,他要是前一刻在朱允熥面前摆了哥哥的架子。那么真正当哥哥的朱允煐就要出面了,到时候就会让大家知道什么叫做大哥!
“允熥赤子之心,虽有贪玩、纨绔之举,但是内心纯善。”朱允炆捧着,可不敢真的跟着一起批评朱允熥,“前些时日允熥还去了府上,说是带老四、老五去打猎。”
朱允煐无语,没好气的说道,“不要让老四也老五跟着允熥学,那孩子小小年纪不学好。对了,老五得管管了,明日给他送去大本堂,随皇叔读书。”
老五朱允熙就是歌标准的熊孩子,才六岁的他有些无法无天了。朱允炆管不了,小家子气的吕氏在教育子女方面也不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吕氏教出来的孩子都差不多。
朱允炆退下了,朱允煐则是需要继续批阅奏折。弟弟们的事情,真心很容易就办好了。倒是朝堂之上的一些事情,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
尤其是即将到来的时刻很重要,衍圣公的待遇要直线下滑了,读书人也会跟着一起遭罪。
这些事情得处理好,要不然不说搅得天下大乱,但是多少会有一些波澜。那样的事情,朱允煐可不希望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