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鱼不论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分吃炒花生,诸天世界逆行者,买鱼不论钱,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用解释具体解释什么,社会中的现实也摆在那里。
考大学肯定很难,但要真的考上了,就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即便考不上,拿着高中毕业证书,可以直接找工作,或者再转去学习什么技术,相对也会被用人、用工单位重视。
“好嘞,我们都努力。”阎解旷点头说着,再对阎解放说,“哥,你呢?”
知道自己是被弟弟妹妹质疑,但阎解放肯定不能现在就告诉他们:你们现在再努力,成绩再好,也不会立刻就能上大学。
——而是会去农村接受一段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再或者被推荐,或者重新捡起书本去考大学。
阎解放淡然地笑了笑:“我做好工作的同时,也会和你们一起复习,等着有机会再参加高考。这样行吗?”
“了不起!”阎解娣率先竖起大拇指称赞。
弟弟妹妹再拿起书本翻看,阎解放坐在一边,把那封信拿在手里。
这个时代的交流、联络方式,就是电话、电报、书信这几种。
电话不用说,一般人家是没有的。即便是单位的电话,也不是轻易就能借来使用的。
电报很快,一般当天就能收到;然后就是“平信”。市内二分、郊区四份、外省市八分的邮票贴好,就可以联络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了。
另外就是“挂号信”,相对普通来往外省市的信件,费用要高一些。也需要直接去邮局办理寄出。
阎解放暗算了天数,这封信应该是周蓉到家后,当天写了当天,或者是第二天早上就发出来的。
信封的上面写着京城阎家这里的住址,中间是“阎解放亲启”的字样,下面是清晰的江辽省吉春市光子片区的详细地址。
墨蓝色的钢笔字迹很隽秀,写得很工整。
隔着暗黄色的牛皮纸信封,阎解放也能够察觉到里面的信纸上,也是这样的字迹。
那些字迹里面,会比相对规矩淡然的信封字样,显示出更多青春朝气——带着隐隐的惦念,带着雪花膏的淡淡香气。
“哥,这是谁来的信?”阎解娣侧头见他出神,不禁好奇地问。
阎解放不好当着他们的面拆信,只好暂且收起来:“是位笔友来的。”
弟弟妹妹很好奇,但并不会偷拆信件来看。
各自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写完后单独收进抽屉里。其他人,也不会带着偷窥的心理,去私下里查阅。
当然,日记的内容,也并不是像有些里描述的那样不可见人,都是私情什么的。
这个时候的日记,除了记录日常开支、一天主要做过的事情以外,就是对自己多有鼓励的一些话,比如抄录名言名句。
至于真的有什么私密的事,大多还是埋在了心里,或者就真的要藏起日记本,锁在抽屉里了。
这样的不可告人,秘密反而是隐藏不住的。自己也可能会忍不住对朋友说起,家人也有可能为这样鬼鬼祟祟的行为而检查。
也找出高中复习资料,阎解放一边看着,一边淡定地说:“我们一起看会儿书,然后再去玩。”
阎埠贵和三大妈聊天后,各自睡了一会儿。
起来的时候,他们觉得屋里很安静,就探头看向小屋。
见到三个孩子都规矩地在学习,阎埠贵的心中立刻生出喜悦之情。
蹑手蹑脚地坐回外屋的椅子里,他仰头看着顶棚,嘴里喃喃地说:“这日子,过得真好。”
阎解成和于丽从自己的小屋走进来,看到他开心的样子,不禁询问:“爸,你这自个儿乐什么呢?”
“能不乐吗?你们结婚,办得开开心心的。喏,”阎埠贵冲小屋努努嘴,“你弟弟妹妹们也都听话。”
阎解成和于丽探头向里屋看了一眼,再回过身来相互对视一笑。
晚上,一家人重新围在桌边。
阎解娣畅想着说:“真希望每一天都是这样的。”
三大妈笑着说:“光想着吃好的。”
“哪儿啊!”阎解娣不服气地说,“我是说一家人都这么开心。”
“每个人都自己先开心,别人就会更开心。”阎解放说完,使劲咬了一口大馒头。
“解放说得对。”阎埠贵听后,沉默片刻点点头,“知足者常乐。”
吃了晚饭,一家人说笑着喝茶聊着天。
“老阎,把炒花生给孩子们分分。”三大妈小心地建议着。
仿佛听着戏匣子很入迷,阎埠贵翘着的二郎腿,不时地晃动着,却似乎没有听见一般,没做出及时回应。
一家人也只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但没人自己去找炒花生藏在了哪里。
三大妈停了一下,提高了音量再说了一遍,阎埠贵才回过神来。
笑着走到柜子边,他弯腰从里面端出来一个脸盆。
三大妈很配合地找来一柄小铁铲递给他:“喏,多给孩子们分点儿。”
阎埠贵接过小铁铲,带着极为郑重地神情,给孩子们每人分了一铁铲的花生。
“爸,我这里有个空的。”阎解旷带着恳求的眼神说完,得到了重新更换一个的允许,而立即开心地笑了。
“知足常乐。”阎解娣笑嘻嘻地说。
很懂事的于丽接过花生,对阎埠贵点头说:“谢谢爸。”
阎埠贵看看这一大家子人,心里很感慨。
把手里的脸盆放在桌子上,他摘下眼镜,一边回味着,一边用手捏住衣角擦了擦眼镜片。
“有时候,这日子过的,真不敢想,真是不堪回首啊。”他说完,带着发红的眼圈看了一圈家人,微笑着说,“于丽到了咱家,这是解成和咱家都很幸福的事。还有解放,”
他再看向二儿子:“也懂事了。”
看了看桌上的那个脸盆,他对大家宣布:“每人一小铲,是为了让你们都能吃得到,为了你们明天还能有的吃,这是老规矩。但今天,你们就敞开吃吧。”
说完,他似乎被什么迷了眼,抬起手来擦了擦眼角。
阎埠贵的确很抠,但他没有吃独食。无论是吃窝头还是吃花生,他没有像后院的刘海中那样,享受大家长的特权。
现在老大结了婚,儿媳妇也很懂事;
老二虽然参加工作不久,但把工资都上缴自不必说,更还能把自己得来的什么外快,拿出来跟家人分享。
阎埠贵对此,受到了来自家人的鼓舞和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