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尘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9章 刺叉族的财富,原始人日记,牧尘客,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徐晨带着各部落大搞绿化的时候,东方有一支上百人的队伍正翻山越岭而来。
来者正是去年刚刚归服的刺叉族。
领队的是他们的年轻大巫,随行的有几位部落族长和一群精壮猎人,另外还有五十余位参加婚配的年轻男女,这些人背着背篓挑着藤筐,还扛着成卷的兽皮等货物。
刺叉族的到来,标志着今年的故母节已经正式拉开序幕。
徐晨在忙碌之中接待了刺叉族一群人。
而刺叉族所有人看到这一座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恢弘建筑群,一个个惶恐不已,全都趴在地上对着王宫神殿方向磕头。
他们去年十月臣服,当时王城才刚刚开始建设,他们这一去一来不过五个月时间,这里竟然完全大变样子,几乎差点儿认不出来了。
对于他们这种千百年都没有什么大变化的原始部落来说,眼前的一切完全就像神迹一样,只有神灵的力量才能做到。
对于刺叉人的表现,王城附近的部落已经司空见惯,许多围观的男女老少都只能得意的大声笑着喊几声野人嘎嘎来表达对这些山野偏远部落的鄙视和嘲讽。
就好比城里人嘲笑乡下人,以证明自己的尊贵,仅此而已。
刺叉族这次带来的交易的东西不少,但大部分不过是兽皮、野果、锦羽、骨牙等在巴盟已经快要拿不上台面的东西。
不过他们却有徐晨眼下最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树漆。
刺叉族这次一共带来八筒生漆,都是保留两边竹节,然后用刀具在一段中央开孔做成的容器。
竹子的用处巨大,特别是大湖附近都是那种很粗的大竹,用来制作容器更是简单方便,碗碟杯盘甚至水桶水罐,只要一切想得到的生活器具,竹子几乎都能做。
得益于徐晨去年的指导,另外又送给他们一些锋利的青铜刀斧等工具之后,刺叉族回去很快就开始学会了用竹子搭建房屋和制作各种简单的生活器具。
竹筒不仅可以出门携带食物干粮之外,还能携带饮水,存储树漆。
而正是有了竹子的这些妙用,刺叉族在漆树林采割生漆的时候,才能够更加保护自己不被漆树林的水土毒素影响,再加上其他一些防护措施,刺叉族采割生漆几乎再没有中毒,就算皮肤略微瘙痒,但回去仔细清洗很快也会解决,这也使得刺叉族对视若禁地的漆树林的恐惧也很快荡然无存。
不过不怕归不怕,但生漆采割就和橡胶、松脂类似,产量极低。
这八筒树漆加起来也不过七八斤的样子。
而这已经是刺叉族好几个月的产量。
虽然徐晨微微有些遗憾,但有总比没有好,何况眼下是冬春时节,温度低树木都没有进入生长季,肯定产量也低,等到夏季估计产量会高不少,想来一年弄个二三十斤应该问题不大。
眼下桐油一年也就这个产量。
看起来,这些纯天然的工业原料的确采集都很麻烦,在没有培育起来成规模的种植园和采收队伍之前,很长时间这些东西都还是极度的奢侈品,只能用在最紧要的地方。
鉴于生漆的稀少和贵重,徐晨按照五十文钱一碗进行收购,而徐晨这一碗大致也就是一斤左右。
从当前的实用价值来说,生漆不如铜器,甚至不如陶器,但对于未来发展来说,生漆又是不可或缺的极度稀缺物品,未来在实用和艺术领域需求量巨大,特别是木器家具和造船业更是如此。
徐晨之所以愿意用这么高的价格收购,就是要刺激刺叉族对采收生漆的兴趣,把这个副业慢慢变成主业。
等到刺叉族也开始耕种造房解决温饱之后,他们就会源源不断的为徐晨提供大量生漆,最终像乌族一样,变成一个原料供应商。
当然,那片漆树林,也将会像一座宝库一样,源源不断为刺叉族提供数不清的财富。
八筒漆,徐晨凑了个整,按照八碗收购,总共付给刺叉族大巫四百枚崭新的铜钱。
而这四百枚铜钱价值四百斤铜,两千斤粮食,而且本身重量也不轻,足有二十斤重,足可以购买一大批日常用的青铜刀具。
拿到这些金晃晃的小铜钱,顿时把刺叉族大巫和一群族长激动的差点儿集体脑溢血了,一个个捧着铜钱集体打摆子,满眼都是金光灿灿的小星星。
“¥%#@……!”
一群族长快活的说话声音都在打颤,然后集体看着徐晨。
“巫王陛下,他们说想现在就换成铜器、陶器和盐,还想换一些鸭子带回去养。”五鬼族的族长充当翻译解释。
徐晨笑着摆手说:“不着急换,可以留到故母节交易大会再说,说不定交易会上他们还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东西!”
五鬼族族长翻译之后,刺叉族女巫和一群族长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徐晨让人收好油漆之后,带着一群人去刺叉族定居点查看水稻种植情况。
眼下刚进入三月,溪流中的水还不是很大,开辟出来的一片水田,实际上一直都是半干半稀的那种泥滩状态,和后世的水田差别很大。
不过因为都是野生水稻,实际上都算是野草类型,因此适应性很强,眼下早已经长到两尺多高,把高低错落的三块水田都长满了。
因为是直接撒播的种子,因此有些地方很密集,有的地方又稀稀拉拉,中间徐晨安排刺叉族人移栽过两次,但看起来还是疏密不一,而且其中还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和水草,整片水田看起来完全和懒汉种田一个情形。
这倒不是刺叉族不肯除草,而是根本除不掉。
大家都是野草,水稻在这里算是外来户,严重水土不服。
而且这片泥滩之中常年春夏野生水草长得密密麻麻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因此刺叉族在徐晨的要求下每隔几天都会除一次草,但依旧跟不上赶趟的生长,几天时间便又是密密麻麻满田的杂草。
而且不断有人在里面除草走来走去,最后大量秧苗也被踩踏的不成样子了。
于是徐晨也只能将就,让刺叉族尽量把一些长得快而且个头大的野草拔掉,如此几轮下来,这片稻田虽然看起来依旧目不忍睹,但实则水稻长的比杂草还是好那么一丢丢,至少放眼望去大部分都还是水稻,还有一种后世稻田的样子。
“这是水稻,味道比麦豆要好很多,产量应该也大一些,我试着在这里栽种,若是能够成功,以后这片河滩上也能大规模的开垦水田进行推广种植!”
站在水田旁边,徐晨指着里面的秧苗解释。
身边五鬼族的族长不断比划翻译,刺叉族女巫和一群族长首领全都明白过来,兴奋的开始讨论起来。
刺叉族去年冬天刚搬迁过来两百多人,分别所属七个部落,房子都还是徐晨让人临时赶工搭建的,粮食和生产生活工具也是巴族征调帮忙解决,几个月过去,一群人已经都慢慢习惯了这里的生产和生活,每天都在跟着修建王城和修路挖渠照顾农田,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这片水田,一直都是徐晨重点关注的对象,每隔几天就会骑马来看看,同时也叮嘱刺叉族人除草和灌既。
因此刺叉族开辟出来的几百亩旱天麦豆长的一塌湖涂,但这片水稻看起来却还是强差人意。
刺叉族人对水稻看起来都很熟悉,由此也能看出,水稻在当地分布的还是比较广泛,各部落应该都有采集食用。
实际上根据地域环境,徐晨觉得在拱火盆地应该也有野生水稻分布才对,但却没有人发现过。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里环境不适合水稻大规模生长,还有就是各部落常年都在靠近山林的居住地附近生活,一般不会到水草太过茂盛的泥滩采集食物。
只有刺叉族这种靠水吃水的部落,才会把更多的食物来源放在河流湖滩上。
就好比刺叉族的日常食物中竟然有莲子,他们这次就带来不少。
而大湖之中莲藕特别多。
徐晨虽然还没有春夏去过大湖,但当初他在湖滩泥淖之中看到大片大片凋零的荷叶,也采挖回来几根藕栽种在巴族池塘,几年过去,如今已经长满,一到盛夏便荷香满塘。
不过刺叉族知道采摘莲子,但却不知道泥巴里面还有更加饱肚子的藕。
而人类要真正发现吃藕,一直要等到商周时期。
可见原始人采集食物的进化方向是从山坡到平原,再到湖泊,他们在山林之中采掘植物根茎的历史就要漫长的多,可以追朔几万年甚至几十上百万年,但把食谱发展到水生植物,可能要进化到学会造船之后才出现。
至于稻谷,人类的食用历史就要漫长的多,从史前文明就开始,甚至在母系氏族阶段,就已经开始有目的撒播种植。
要不是刺叉族在这里撒水稻种子,徐晨都还不会发现。
可见眼下的这个时代,人类已经有了种植这种意识行为,只是还无法形成农耕概念。
包括巴族以前也是一样,女人们会有意识的在山坡上保护一些可以采集的野果和植物,山脚下的麦豆同样也会保护,会有意识的将里面的荆棘灌木除掉,为麦豆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
这些保护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会升级成为有目的的栽种,再然后慢慢摸索积累经验传承下去最终进化到农耕阶段。
不过这个时间会很漫长,至少是成千上万年时间。
因为原始人类的生活发展的实在太缓慢了,和树懒一样缓慢,前进一步需要及时甚至几百年。
但现在不一样了,徐晨的出现,让这种进化速度从几千上万年缩减到短短几年时间。
只要这次水稻种植成功,产量只要也能达到野麦或者野豆的水平,他就可以接受,因为这样就能因地制宜,让刺叉族开始在大湖四周开垦泥滩种植水稻,解决他们的粮食问题,另外拱火盆地流水充沛,低洼湖泊分布广泛,若是能够开垦出来种植水稻,那么农田规模还会翻倍扩大不说,食物品种也更加丰富。
而且大米要比麦豆更加方便食用,味道也更好。
徐晨是南方人,因此从小习惯吃稻米,对于面食实则并不算特别喜爱,当做主食眼下是迫不得已。
因此在视察水稻田的时候,徐晨便不断对刺叉族女巫和一群族长传授水稻的种植方法,让他们回去之后可以同样寻找合适的地方开垦水田种植,另外他还要求刺叉族明年帮忙收集更多的水稻种子送来,巴族可以用麦豆面粉甚至是其他任何东西交换。
这个消息又让刺叉族人兴奋不已。
树漆的收获已经让她们欣喜若狂,而水稻若是也能交易的话,那么刺叉族所有部落边就能富裕起来。
稻谷虽然不好采集,但所有部落加起来,一年收集几千斤没有问题,毕竟大湖实在太大了,四周溪流众多泥滩面积无边无际,只要不怕辛苦和危险,一个秋天下来能够采集不少。
刺叉族的到来,也立刻刺激到王城附近所有部落都纷纷开始准备出发去巴族参加新一年的故母节。
徐晨也感觉到差不多该回去了,于是传令各部落暂停植树活动,准备一番之后,亲自带着一群刚加入巴族的塌革族女人乘船离开拱火盆。
而其他参会队伍,则汇聚之后在拱火族小女巫的带领下,数十个部落上千人组成联合参会大军,在各部落猎人队伍护送下,骑马坐车、背筐挑担、举旗鸣号,浩浩荡荡沿着巴拱大道去巴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