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六章 人心难测,铁血大明1625,倾城狐,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由校脑子里千丝万绪,代善带着他的人马,积聚力量,想要挥师南下。
按照自己估算的时间来看,此时的建奴,应当是没有做好决战准备的才对。
先不说努尔哈赤重伤,让皇太极掌权。
就说阿敏的军队和莽古尔泰在兴中城的人马,此时也没什么余力折回锦州,配合皇太极发起总攻。
若就靠着锦州城里的八旗兵以及代善和皇太极自己手里的那点力量,想要吞掉宁远,让整个关外彻底沦为建奴所有。
这并不是什么说说就能办到的。
猛然间,朱由校的双眼眯起。
他发现了一个情报当中的盲点。
乌兰哈只说了代善的人马,但是并没有提及皇太极,更没有提及其他的建奴各部首领。
即便是努尔哈赤重伤,建奴后方不安定。
皇太极想要打一场大决战,一场决定辽东沉浮的大战,皇太极这个努尔哈赤选定坐稳锦州,掌权锦州的男人不出现在宁远城下,是不可能的。
因为皇太极同样也需要向慕强的建奴各部落首领表现出自己作战上的天赋。
皇太极也需要足够的威望,好让他可以从容的从努尔哈赤的手中接过建奴权柄。
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接过努尔哈赤权柄之前,明廷颓势已显,朝堂也好还是百姓也罢,都已经被建奴透成了筛子。
所以皇太极即便是在一片混乱当中接过努尔哈赤的汗位,却也很快的就平定了建奴内部矛盾,从而对大明发起猛攻。
毕竟内部有问题,去大明打一打秋风,内部就自然会臣服了。
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可不是西方蛮夷的首创,华夏大地上自古以来这么玩的人物可是多了去了。
想到这一点,朱由校安抚了一下身下感知到自己身体那短暂绷紧而跃跃欲试准备放腿奔驰的战马,双目一挑看向乌兰哈道:“乌兰哈,你再探一次!”
“另外趁着夜色,你再派一队心腹摸过去,等摸过去之后,佯装是建奴人马,埋进去,好好探探情报到底如何。”
“此时兴中城的消息还不至于传到锦州,建奴几个贝勒都是各怀鬼胎,你从莽古尔泰手底下挖的那些人,这个时候就能够用得上了。”
“让他们装作莽古尔泰的先遣队,埋到建奴的军队当中,作为咱们随时能够引爆的一个爆点!”
好在从兴中城撤离之时,乌兰哈还挖了一波莽古尔泰的墙角。
莽古尔泰作为灭亡乌拉部的主力军之一,麾下的乌拉部俘虏可是一点不少。
毕竟乌拉部虽然大部分财产和人手都被后来的乌拉那拉氏所继承,可是更多并非是乌拉部嫡系的人,都成了被当初灭乌拉部的建奴们分掉的那块蛋糕。
出征蒙古,想着解科尔沁之围的莽古尔泰一带就带了整整五百人。
而这五百人,本身莽古尔泰是打算用来当敢死队的,可是林丹汗望风而逃之后,莽古尔泰有惊无险的就坐镇了兴中城,手下实力有了极大的保存。
在这个局面下,莽古尔泰对天启帝一投降,这些人手被乌兰哈要过来填补自己麾下的空缺,也就顺理成章了起来。
这些在莽古尔泰残暴凌虐下求生的人,在面对乌兰哈这个乌拉部中最为优秀的嫡系男子,就跟见到了救世主一样。
一拍即合,一叫即走。
听着朱由校的话,乌兰哈点了点头道:“陛下此计,甚是高超,如果在决战当中,我的这些部下猛然倒戈,建奴定然纷乱。”
“而且装成是莽古尔泰那厮的人马过去,很有可能他们会被代善用作先锋兵。”
“而先锋倒戈,对于士气的影响是最大的!”
乌兰哈说的,就是天启帝所想的。
在朱由校的耳濡目染之下,乌兰哈听得懂引爆这个词,也是正常得很,对于朱由校的这番计策乌兰哈也没有一点异议。
反而乌兰哈觉得,这是天启帝对自己,对乌拉那拉氏的信任表现。
毕竟这些人一旦走漏了风声,那么建奴同仇敌忾之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还不一定。
兴中城丢,蒙古作乱,天启帝就在辽西大道。
这一串的消息,足够让此时大军集结锦州这一沿线的建奴躁动起来。
猎杀天启帝对于此时锦州呆着的建奴大军而言,定然是所有事情当中优先级最高的。
因为,天启帝重创了他们眼中的神灵,努尔哈赤。
因为,天启帝打破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无敌神话。
更何况蒙古一丢,建奴的大后方就被切断。
毕竟比起就在后方的蒙古,大本营辽沈反而成了更远的补给运输点。
破釜沉舟这对于从白山黑水当中走出来的建奴而言,从来都不是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
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朱由校看着刚准备转身的乌兰哈补充道:“乌兰哈,你让你的人去找满桂拿一副莽古尔泰的龙旗,装作是莽古尔泰的亲卫队过去。”
“咱们的人,哪怕是去潜伏建奴,那也要有足够的地位。”
“有着足够的地位,在大战之时投诚,才能够造成最大的影响,让建奴崩溃的最快。”
等乌兰哈带着人策马离开之后,朱由校放下了手中的长枪,看向方才走到自己身边的满桂道:“满桂,宁远可能有变,发令下去,全军在山口扎营,暂时休整。”
“大战将起,朕越晚出现在战场,效果就会越好。”
满桂眉头紧锁,看向天启帝道:“陛下,为何陛下会觉得,宁远城会有变?”
朱由校看了看满桂,摇了摇头。
有些话,是没法说出来的,是没法让别人知道的。
因为他是皇帝。
可是朱由校此时对于宁远城中的袁崇焕,却提起了一丝迟疑。
虽然在自己看来,袁崇焕的一切表现都是可圈可点,对于大明的忠诚,也是肉眼可见。
可自己给袁崇焕的权限,是不是太高了?
整个宁远,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有什么人能够节制袁崇焕?
袁崇焕在原本历史上,可是有一个说法的。
那就是建奴大军绕过山海关直扑京师的大乱,就是袁崇焕养寇自重,卖国求存而产生的。
这个说法虽然说可信度低,但是朱由校在如今的局势之下,也开始有了猜测起来。
毕竟人心难测,手中有了权柄的人心,更难测。
更别提山海寨那边可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点情报传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