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2章 新式农场,大唐皇长孙,南山堂,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场秋雨一场冷。
古人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长安城上空下了一场秋雨之后,气温就明显开始下降了。
不过,从广州飞鸽传书而来的一个消息,却是让李承宗的心情大悦。
“陛下,这诸葛布带领的冒险船队,真的从美洲找到了高产的粮食了吗?”
褚遂良、马周、许敬宗等人全部都来到了李承宗身边。
无他,实在是这个消息太过于夸张了。
虽然很久以前,李承宗就跟大家说过美洲那边有高产的庄稼。
但是大家对此都是半信半疑的态度。
这么几年过去了,大唐出海的船队也是越来越多。
但是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带回来李承宗说的那种高产粮食。
现在出海探险的队伍,更多的是去到南洋和倭国等地进行贸易。
这样子挣的钱,显然更加稳定,风险更加的小。
那些传说中的金矿银矿,高产粮食,香料群岛,通通都还没有影子呢。
“从目前他们汇报的情况来看,诸葛布应该是找到了土豆和地瓜了。
虽然玉米这种高产的粮食没有找到,但已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突破了。
按照他们的行程,过年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到长安城。
明年开春,大唐就能正式的开始种植土豆和地瓜。
到时候让渭水书院农学院的教谕和学员好好的研究一下这些作物的种植方法。
与此同时,也看看能不能对这些作物进行一些改良。”
很显然,李承宗是完全相信手中收到的消息的。
他之前虽然说过土豆和地瓜的一些具体情况,但是诸葛布这一次传回来的消息,描述更多的内容。
再说了,这样子的谎言,是经不起推敲的。
毕业于渭水书院的诸葛布,在大唐有着光明的前途,他完全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情上说谎,毁了自己前途。
“有了大量的种子,明年试着种植一年,后面就可以大规模的推广了。
上五年后,我大唐百姓的吃饭问题,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得到解决。
陛下,这真是天大的幸事啊。”
许敬宗觉得当初自己选择了太原郡王府的拉拢,实在是最聪明不过的选择了。
要不然的话,指不定许家就跟杜家、房家、程家一样,家主脑袋开花,家中子弟被贬到了岭南。
“粮食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了土豆和地瓜,固然是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但是要想所有的百姓都有饭吃,还是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啊。”
李承宗生怕这帮大臣有了土豆和地瓜之后,觉得大唐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事情,开始享受生活了。
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场景。
“确实如此,不过我觉得渭水书院农学院那边可以结合土豆和地瓜的种植,可以跟新式的农业工具联合起来。
以前的田地,都是各个农夫自己负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如果可以使用一些农具,形成大规模的农场,对于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的总产量,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褚遂良提出了一个有点不一样的观点。
历朝历代,基本上大家都没有往这个方向去发展。
但是从打谷机出现之后,褚遂良就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
“要想大规模的耕种土地,那就需要让这些土地都集中在一起,或者是直接集中在一家一户手中。
这对于朝廷抑制土地兼并的目的来说,是不是有点矛盾?”
马周倒也不是故意要反驳褚遂良。
而是他生怕因为褚遂良的这个提议,导致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出现。
这就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场景了。
“我大唐的人少地多,只要不断的开荒种地,开拓疆土,几十年内,土地是不缺少的。
不过马周的担忧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土地如果过于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中,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如果是集中朝廷手中的话,情况就不同了吧。”
李承宗别出心裁的提出了一个新观点。
“陛下,土地如果到了朝廷手中,那么出产粮食的效率,很可能会更低的。”
马周这话倒也不是危言耸听。
不过,李承宗显然也是有这方面的对策。
“这个问题好办,民部可以专门成立一个负责种植粮食,经营农场的下属机构。
这个机构可以尽可能多的管理一些农田。
对于这个农田里头出产的粮食,如果超过了平均产量。
那么可以给所有的人一些奖励。
这样子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大家磨洋工……”
李承宗洋洋洒洒的跟大家聊了十几分钟,为的就是推广新式的农场。
“陛下,关内各地,土地基本上都是有主的。哪怕是要开荒,位置也不一定会很好。
微臣倒是觉得是不是可以在陇右道和河东道、河北道等地推广这个新式农场的方案?”
许敬宗虽然只是工部尚书,但是新式的农场使用的各种器具的生产和研发,都跟工部息息相关。
所以他自然也是要发言的。
再说了,在李承宗面前你都不说话,那么平时你做了再多的事情,又怎么能让大家知道呢?
“在陇右道等地修建新式农场,好是非常好的,但是那些地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如果单纯的在那里修建农场,里面的农夫和管理人员,很可能会被周边的蛮夷给洗劫。”
马周提出了一个大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虽然大唐现在很强大,但是这个天下并不是没有人不敢摸老虎屁股的。
一旦这些农场出产了大量的粮食,那么会招来附近蛮夷的觊觎,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相应的武力保护自己了。
但是为了一个农场就安排驻军,显然又不是一个好办法。
所以马周才会把这个课题抛出来。
“我大唐如今实行的是府兵制,我们完全可以在新式农场里头,把它跟府兵制结合起来。
这些农场的农夫,既是农夫,也是府兵。
农闲时刻,就组织他们进行军事训练,朝廷发放武器给到他们。
农忙时刻,他们就是农夫,负责种田,看护庄稼。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要让关中等地的百姓有积极性去到陇右道等地,加入到新式农场之中。”
李承宗说的,其实就是类似于后世生产建设兵团的组织形式。
对于新加入到大唐的领土,不管是未来的草原还是辽东,亦或是西域。
生产建设兵团存在的意义都是非常大的。
这一点,历朝历代的人倒也不是没有想到过。
那些屯田的方案,本质上也是从这些地方考虑的。
但是真正的落实下去的时候,却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
李承宗现在要做的就是结合后世的生产建设兵团的方案,找到一个适合大唐现在的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