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端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袁绍的心在滴血,大汉大忽悠帝,郑端木,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第164章袁绍的心在滴血
……………………………………
袁本初的小别野是最先开工的,被刘汉少命名为“政议院一号工程”,水泥用的是原本研制水泥的那座小窑出产的。已经被划分到内务署的将作大匠陈昭被喊过来,担任现场指挥。从改制的风声传出来,陈昭心里就开始发颤了,因为自打皇帝登基以来,就只修建过一座大汉英雄纪念碑,连当初被烧坏的南宫部分都不修缮,他真怕皇帝把他们也当成那帮“木有小丁丁”的,给彻底抹平喽。所以,陈昭这次接到修建任务,表现得干劲十足,天天守在工地,片刻不离。
但是,刘汉少要修建的小别野,第一步就与陈昭以往的认知有所不同。从前盖楼都是先堆土砌台,然后在台上建筑,比如云台、兰台,皆是如此。可现在刘汉少要求先挖坑,说是要打地基。既然皇帝要挖坑,那就挖吧,管它整不整的明白呢。于是,三栋小楼的坑,中间喷泉的坑,还有水塔的坑。水塔需要比主楼还高一点,利用压力把水送到室内,所以地基需要更坚固才可以。
此外还有下水管道,这个陈昭倒是不陌生,因为洛阳原本就已经有了下水道之类的设施,专门用于排放生活废水,只要连接主道就行。
这个小别野盖的,连将作大匠都时常觉得懵圈,调过来的各个科研组也未必全明白,只不过他们有些盲目信赖刘汉少,凡是遇到新问题,都会向刘汉少求教。但是,刘汉少哪懂得盖小楼啊,纯粹是当作积木往上垒的,反正楼塌了也是袁绍他们家倒霉。
“柱子!柱子不要用木头的,中间用钢条铁丝盘起来,像网一样,然后往里浇注水泥料。对,这个横梁也是。你一座砖石水泥楼,中间用木料当楼板呀?要是上边掉下块砖头,把木料砸折了,这楼不得塌么?用预制板,和造横梁差不多,就是扁平一些,宽长一点。中间塞竹竿是为了让它变成空心的,这样可以减轻楼板自重。肯定不能让它折呀,必须在保持它的强度前提下才这么做,质量第一。”
毕竟是自家的小楼,袁谭也天
天泡在工地上当监工,眼看着工地一天一个样,问的问题也越来越稀奇。当然,感触最深的还是钱的问题。起初是整箱的搬,后来成车地拉,现在已经不流行铜钱了,开始用金饼子。
价值怎么产生呢?
把一块石料挖出来,砸碎,磨成粉,烧成水泥,用来盖楼。石头虽然变了模样,其实本质上还是那块石头。但是,这里边用的人工、时间、机器以及烧石头的燃料,都需要一个“价”来衡量。
以前不管干啥活,用的是自家的仆役下人,吃的是猪食草料,干不好了还得挨揍。现在工人们必须吃饱喝足,还有一份不错的工钱可以拿,越有技术拿的越多,尤其是那些跟着科研组成员的木匠、铁匠、泥瓦匠,腰杆挺得笔直,一个都不能少。
钱是花的多了点,但是大家热情高涨,干活卖力,认真积极,把袁绍家的小楼当成自家祖坟似的。一时之间,政议院一号工程成了洛阳最大热点,不单是爱卿们纷纷前来观看,《大汉月刊》的记者也随时采访发文,向外界介绍工程进度,要不是皇宫门口有兵士拦着,估计想进来瞧瞧的百姓能把皇宫挤爆。
…………
于此同时,河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卫觊亲自跑回老家一趟,召开家族会议,转述皇帝为河东卫氏做出的规划以及描绘的未来前景,很多人也都质疑,一个炼铁作坊能有那么重要?最关键的是,它能养活这么大一家子人吗?后来,卫觊把话也挑明了,假如现在卫氏不按照皇帝的意思办,将来就会无路可走。
想造反吗?
掂量掂量,就凭河东留下的汉正军刘辟那个旅加上地方b级部队,够不够灭掉卫氏?假如不够,汉正军还有多少个旅?
后来,在卫觊的软硬兼施之下,整个家族算是达成一致共识,附随皇帝,全面配合。一个积累沉淀多年的大家族终于爆发出了巨大能量。首先,卫觊之弟,卫羽,负责率队前往荆州,全力收购粮食;其次,卫觊族弟,卫固,负责筹建炼焦、炼铁厂,因为卫觊本身是汉正军需备长,还要负责西线前敌元帅部的军需装备事务,所以另请族老配合黄邵进行屯
田诸事。
大家族原本就有炼铁作坊,但是洛阳派来的科研人员说“想要炼好铁,必须先炼焦”。“焦”就是焦炭的意思,因为生煤含杂质多,还有难闻的恶臭,用火煅烧过后,变成熟煤,结成焦炭,最初炼焦和烧制木炭也差不多,损耗大,污染大。尤其是那些飘散的刺鼻臭气,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就叫“煤气”,可惜现在无法收集再利用。
从前炼铁也用煤或者木炭,但是因为炉温不够,无法使铁完全熔化,只能得到杂质很多的块炼铁,所以需要反复锻打,去除杂质,才能够得到钢,百炼钢刀就是这么来的。而所谓的高炉炼铁,就是在炉内铺一层焦炭,铺一层铁矿石,再加一点溶剂,比如石灰石或白云石,经过持续的高温燃烧,可以炼出铁水,直接从炉子下方的出铁口流出来,这样就能得到生铁。
将刚刚出炉的生铁水倒入转炉的同时,吹入氧气,使氧气与生铁水中的碳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使留在生铁中的碳含量达到所需比例,就会变成碳素钢,也叫粗钢。打一个比方,温热的酒烫嘴,倒在杯子里吹一吹,吹的过程中,酒精得到挥发,等这杯酒冷却下来之后,就会比之前的酒精含量低,所谓转炉炼钢,就是这个道理。
道理虽然简单,真正变成一套熟练技术搞出来,可就千难万难了,加之刘汉少那种学渣,很多时候可能连道理都讲不明白。好在炼铁的工匠颇有钻研精神,又是刘汉少亲自传授的神技,一遍遍研究,一遍遍试验,一遍遍从头再来。不说别的,高炉鼓风,转炉吹氧就是一个大问题,用从前的那种推拉式小风箱根本不赶趟,为此还制造了大型鼓风机。
鼓风机也需要转的快才起作用啊,然后再加上齿轮组,大轮带中轮,中轮带小轮,小轮再带动扇叶,为此,刘汉少还给这个齿轮组起了一个非常洋气的名字:“变速器”。
…………
“政议院一号工程”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既然想要室内供水,肯定就需要水管,这个自然就不能再使用竹筒了。刘汉少让人直接浇铸铜管,每根铜管都没办法浇铸太长,也就几尺
左右,然后再铸套扣,好在铜管比钢铁软的多,能够套丝,一节一节地接起来,就像铜竹子似的。
比铜水管更让人感到奢侈的是瓷砖、洁具,如果说铜水管是把钱变成管子用,那么把贵重的陶瓷当成砖头,铺在地上踩,简直就是一般人不敢想象的。这个活儿刘资就可以干,本身他就有烧陶瓷的本事,是半路才被刘汉少拉着改行去研究怎么烧水泥的。
但是在烧制坐便马桶的时候,内壁那一圈出水孔又成了麻烦,也不能用手指头一个一个抠成孔啊。后来刘汉少提议,能不能先用木头做一个架子,埋在其中,外面直接抹平匀,等到烧制的时候,木架自然会被烧掉,留下来的不就是出水孔了?然后刘汉少还以为后世的坐便马桶是像压砖机压砖那样,压制出来的,担心现在纯手工打造的不够瓷实,万一坐烂了扎着屁屁怎么办?所以就让工匠把它弄的上下一般粗壮,像个墩子。
于是,世界上第一个陶瓷坐便马桶从上面看,就像个纵向切开的鸭蛋,从侧面看,就是一节树墩……要说它丑吧,它光洁如玉,细腻冷艳,要说它漂亮吧,总觉得好像哪里怪怪的。但是,这可是陛下亲自设计,一群工匠日夜努力,才研发出来的,所以千万别问价,因为黄金马桶都没它贵!
说实话,刘汉少在这里边起到的作用,究竟是好的方面多一些,还是坏的方面多一些,真真是难以衡量。至少从陶瓷马桶使用的是注浆成型,而非压制成型这一点来看,刘汉少这个学渣就说错了,纯粹属于瞎指挥。另外,水泥建筑与土木建筑究竟哪一个更好,也真是无法定论。土木建筑看似没那么坚固,但是保存上千年也不足为奇,水泥建筑看似坚固无比,能保存上百年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再但是,刘汉少现在想要修水泥路,首先就得让水泥变的有用,变的值钱,然后才有人肯拿出钱来投资水泥厂,所以,水泥必须要展示出它的神奇之处,袁绍家的小别野也必须是用钱,乃至金子砸成的,就算是屋子里的木制家具,也得卖出金子的价。
什么是好?
贵,就是好!
袁绍抽空回了
洛阳一趟,说是向刘汉少回报工作进度,遇到有哪些问题,该怎么解决之类的事,其实也是想看看自家的小别野盖的怎么样了,反而变成了刘汉少向他汇报工程进度。看着陛下热情高涨,一天三遍地往自家工地上跑,袁绍心里别提有多感动了,直到回家,一打听支出情况,才有了一种心头滴血的感觉。
于是,在家冒充临时老大的袁谭,当晚就被袁绍胖揍了一顿。据说袁谭表现得相当英勇,一边挨揍一边与袁绍争辩:“我也是为了咱家好,将来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我的苦心的!”
袁绍怒喝:“你的苦心我不知道,但是我能让你知道我的痛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