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端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9章 追魂炮与入魂弹,大汉大忽悠帝,郑端木,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汉大忽悠帝第759章追魂炮与入魂弹第759章追魂炮与入魂弹
……………………………………
没出造币局的钱不叫“钱”,没出北邙山的炮就只叫“炮”。现在高顺要把这些“试验炮”带去北邙军校,训练炮兵了,不久的将来,这些炮或许就能装备到大汉的军队之中。
诸葛亮想请刘汉少给这些炮取个正经的名字,最好能够威风一点,嘚瑟一点,但是刘汉少取名字,往往得“随脑”,因为谁也不知道他的脑袋瓤儿里会忽然想起个啥,包括他自己。
比如此时,刘汉少就琢磨着,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前生后世之时虽然有那么多的炮,可咱不知道究竟都是咋区分,眼前这一款,也不知道应该归为哪种类型。
后装式线膛炮?
这名字听着也忒绕弯弯了,而且一点都不威风!
于是刘汉少又去想火炮在大汉的发展历史,好像记得有过什么盏口炮、碗口炮、神机炮,旋风炮、虎蹲炮、天字大将军炮……
咱的炮都已经是后装式了,甚至还有几条凑数的膛线,不管怎么说,应该也比它们厉害吧?要是取了它们的名儿,不仅涉嫌抄袭,还掉了咱自己价儿!
“追魂炮?”
刘汉少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连自己都有点疑惑。说好了不抄袭,咋还抄呢?咱可是大汉的皇帝哥呀,不是那种不高的作家和肥腻的编剧,对吧?
不过转过念头,刘汉少不禁又想,大汉的大炮历史书写到“日月神教”的时候还是很厉害的,名目繁多,种类齐全,不仅不弱于那些蛮族小瘪三,还有点引领当世的架势。在这之中,鼎鼎有名的“虎蹲炮”,便是著名的抗倭名将戚将军发明的。为了克服发射炮弹之时,后坐力导致炮身弹跳,容易造成自伤的缺陷,所以便在大炮前身加装了两只铁爪,后身加装铁绊,开炮之前,先将大炮牢牢地固定在地上,因为形似蹲着的老虎,故曰“虎蹲”!后来为了帮助半岛上“那一**”,发生了从陆地一直打到海上的大战,“虎蹲炮”大展神威,打的倭奴直接亮出了压麻牒,大喊着:“爸爸,不要啊!”
可惜呀,再到后来,后院里的小猪尾巴蹿进前院之后,便发生了大踏步的倒退。小猪尾巴们先前也吃过不少大炮的苦头,也许是害怕自己变烤猪,不仅毁坏了大量的先进火器,甚至把“日月神教”记录着各种先进技术的资料、图纸、文献,全都付之一炬。再加上后来的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终于等来了蛮族小瘪三们威力更加强大的火炮。
在这之中,最为可怜可笑更可恨的,便是这个所谓的“追魂炮”。蹿进前院的小猪尾巴们不学好,妖魔鬼怪的屁事倒学了一大堆,比如犯人砍头,非得挑“午时三刻”,说是这个时辰乃是“阳气”最重之时,也是与“阴气”交接之时。所以砍头之前,点上三声“追魂炮”,不仅可以计时,还可以用来“驱阴驱煞、避邪祛秽。”
别人用炮欺负人,它们用炮糊弄鬼,这要是不挨揍,好像反而没处说理了。
“追魂炮!”
一念及此,刘汉少复又肯定地说了一遍这个名字,他就是想告诉诸葛亮这个“孽徒”以及将来的、所有的大汉百姓,大炮就得用来追敌之魂,不是用来吓唬鬼的!
…………
“好!这个名字取得好!果然还是师傅厉害!”
诸葛亮适时地送上马屁,不过也不全是“屁”,因为他也真心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很霸气,也很冷酷!
如此还不算完,刘汉少紧跟着又说:“至于咱们这种会爆炸的弹头嘛……因为它炸起来好像开花一样,不如就叫入魂弹?”
咯嘣……诸葛亮的脑袋瓤儿拧着了,心里话说,师傅,我看您才是“真魂弹”,您说的这个“因为、不如”里边,有一点点沾边靠谱的么?
然而刘汉少可听不到诸葛亮的腹诽,还在洋洋得意地说:“取的就是一发入魂之意,如何呀?”
嗯?
诸葛亮又把拧着的脑袋瓤儿给捋回来了。
师傅说的这种感觉,好像比娶媳妇还过瘾哪!要是将来的炮兵兄弟们,真的能把每一发炮弹都打的那么准,追敌之魂,一发而入,那可实在是太爽了!
“好!好好好……”
诸葛亮又适时地送上了马屁。
于是乎,师徒三人研制的这种新式火炮的名字就算是定了下来,炮是“追魂炮”,弹是“入魂弹”。并且刘汉少还告诉高顺,对于即将成立的炮兵班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让每一个炮兵兄弟都以“追敌之魂,一发而入”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
有了“追魂炮”与“入魂弹”,诸葛亮觉得自己终于能够挺起胸膛,还有腰杆,理直气壮地求着师傅为自己做主成婚了。诸葛亮倒也不是为了占便宜,或者想沾他师傅的光,给自己来一场“皇家婚礼”啥的。主要是他们家老大诸葛瑾在荆州当州长,两个姐姐也都先后嫁了人,不在洛阳,所以他现在基本等于“无主认领”的走失小娃。
按诸葛瑾那个老实脾气外加一片忠心,荆南现在又是安抚岭南,供应南线的紧要之地,诸葛亮估摸着自家老大不会专门跑回来,管自己这个“闲事”,所以想不求师傅都不行,毕竟当一天的师傅和当一辈子的爹,是一样一样的。
刘汉少当然不会嫌麻烦了,只不过,并不赞同大讲排场,铺张浪费。此举正好又符合了新娘子张玉兰的心意,因为那本来就是一个害怕热闹,喜欢清静的人儿。
云三妞提议说,既然如此,咱们干脆回北邙山给堂堂他们举办婚礼吧,一来是因为这娃现在就住在那里,新妇本来就应该嫁过去,二来嘛,咱们大家也都可以趁此良机,回“老家”看看,回忆一下咱们小时候的日子。
刘汉少觉得此议甚好,并且还把这事儿托付给了云三妞去办,然后这事儿想低调也低调不成了……
五妞、六妞来帮忙了,杜娘也亲自出马,然后还有大师嫂苏齐、二师嫂阿朵、小师妹黄月英,以及二师姑文徽和她的好闺蜜马云禄,包括刘云远航、刘云阁、刘云庭、刘云远行……还有师兄师弟们,从前研究所里的校友们……
如此还不算完,“不看徒面看师面”,相府、御府、军府,还有政议院,也来了不少送贺礼的。
可咱这是“小办”呀,没准备那么多宴席,该咋整?
没事。我们不吃席,礼到了,东西搁这儿我们就走!
粗话的,要不是玩结婚,诸葛亮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缘能够这么好。
可是如此还不算完,因为这只是男方亲友,人家女方张玉兰他们,认识的人也不老少啊!旁的不说,司州以内,所有谐和道的道观,观主们一个不落,全来了……
无量天尊,道人给师姑、师叔道喜了。
不是。
你们等会儿。
你们这辈儿都是从哪儿论过来的?
…………
有人送了礼却混不上饭,有人吃了饭却不能一抹嘴就走。在三位皇后的陪同之下,杜娘带着这些大娃小娃们重游北邙小学校,反倒是诸葛亮与张玉兰这对新夫新妇成了“毫不起眼”的陪客。
教室、宿舍、食堂、大操场,无处不是充满了点点滴滴的回忆。一会儿有人说曾经逮住过李二娃从食堂偷吃的,一会儿又有人说在办公室看见过马钧被抽嘴巴子。关于王闹闹的英雄事迹,别人不好意思去说,但是杜娘分明还记得,这娃到底尿湿过多少炕。还有云儿、聘儿和傻小红,陈冉、努比和蔡小三,以及已经离开了的“高大叔”和云大妞、燕十八……
也不知道是“借景抒情”,还是“睹物思人”,杜娘时不时的便会眼角泛起泪光,可是脸上的笑意又是那么的美好。
其实诸葛亮他们并没有在北邙山小学校上过学,等到他们来洛阳的时候,“北邙小学”早就已经搬进洛阳城里了。所以,别看诸葛亮在北邙山里“窝藏”了这么多年,也是头一回听到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实在想不到,北邙山的山窝窝里,这么一个破烂的小学校,居然走出去了那么多大牛小牛,“疯牛人物”!而他们小时候,居然也干过那么多不靠谱的事儿。尤其是自己的师傅,居然还拿大锅煮臭臭……
不行了,不行了,先找个地方吐一会儿!
也许是为了掩饰尴尬吧,马钧殷切地教导着诸葛亮,大概就是说一些“好好学习,努力研究,千万不可辜负了师傅的一片期望”之类的话。
沙妹儿原本就是北邙军校的督教长,虽然诸葛亮这娃没去军校受过训,却也是有资格穿军装的,所以沙妹儿说出来的话自然就是“你的工作很重要,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为了战场上的兄弟们少牺牲,所以你要加倍努力!”
要说这些师兄师弟之中,还是李二娃的嘱咐最实在:“堂堂啊,想吃啥喝啥,就告诉二师兄和你二师嫂,我们给你做!”
有完没完?
难道你们不知道结婚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入洞房吗?
要不是没胆儿,诸葛亮都忍不住想把这帮“没眼色”的往外撵了。好不容易,等这帮人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笑也笑了,闹也闹了,起身往外走,准备下山之时,司马懿不知道从哪个旮旯里蹿出来,偷偷的又拉扯住了诸葛亮。
“师弟呀……”
司马懿刚一开口,便遭到了诸葛亮一个老大的白眼。
到了这会儿,你娃还想管谁叫师弟呢?我已经成婚了,我是过来人……好吧,就算暂时还没过来,但是等你们走了,我马上就过!
可你……一个小屁孩……而已!你咋好意思管我喊师弟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