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秋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老奸巨猾3,三国之最强皇兄,忆秋风,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允呆了呆,叹了口气正待再说。此时茶已烤好,一股含着焦糊味的清香弥漫开来,他连忙将茶叶一片片夹起来,放到旁边的盘子里,摇了摇头道:“呵呵,皇室宗亲。刘伯安固然让人无话可说,可世上的刘伯安就只一个。放眼天下,又有几个顾了朝廷死活。不说其他,刘君朗也算老臣,朝堂上更是言之凿凿,要勤于政事,忠于社稷。一旦放到蜀地,还不是只想着自己。”
他说的刘君朗,是指刘焉,目前雄霸巴蜀,是最早的军阀之一。东汉末年,巴蜀一直孤悬余外,刘焉一度意欲自立,后传位于其子刘璋,而后降服于刘备。这也为三国鼎立创造了先决条件。算算时间,刘焉估计正在巴蜀作威作福,所以王允才大为不满。正想着,王允话锋一转,突道:“兴汉呐,如今长沙大乱,各地宗贼横行。吴人苏代更是杀了当地太守,取而代之。老夫欲向天子上书,为你讨个太守之职,而后名正言顺,剿灭叛逆,以复定王封地。”
看来,这是在画饼,送自己地盘了。做个土皇帝,比在董卓下面,天天提心吊胆要好得多。刘毅心头一震。他几乎要答应了,但话到嘴边,却马上吞了回去。
此事看起来诱人无比,但裹着蜜糖,实乃天坑。刘毅所有兵力,均来自董卓。别看他现在威风凛凛,真要自立,能跟他走的,估计也就几个亲兵和徐晃等人。他虽是定王之后,但祖上早已徙居蜀地多年,在长沙无名无势,凭这点兵力,要想虎口夺食,无疑是痴人说梦。
更为重要的是,董卓肯定不会同意,真要一走了之,以其强势的性格,铁定翻脸。到时别说得董卓支持,不派人追他个屁股尿流才是怪事。王允三言两语,就让西凉军自断一臂,而付出的,也就一个本就不受朝廷控制的长沙太守。其言语如刀,让人望尘莫及。
他欠了欠身:“谢司徒大人赏识。长沙太守一职干系太大,小子年幼德薄,资历不足。恐不能胜任,还请司徒另荐贤能。”
“这样啊,”王允呆了呆,语气中有掩藏不了的失望:“既然兴汉不愿,老夫也不强求。罢了。”
他将烤好的茶叶,挑了几片放进陶杯。素梅一见,连忙走过去,先将一块白绢在手上裹了防烫,再将陶杯提于一旁。然后抓起地上的水壶,缓缓将水注于杯中。那陶杯被火烤得久了,竟是滚烫。水一倒进杯中,顿时“轰”的一声响,直如雷鸣。王允盯着陶杯,眼见的沸水在杯内上下翻滚:“兴汉生于蜀地,这种饮法,见过与否。”
茶虽兴于蜀地,但刘毅家道早已中落。除了视若珍宝的族谱外,几乎一无所有。这种高档的奢侈品,他翻遍此身前世记忆,也是毫无印象。当然,就算后世茶道大兴,这种喝法也是闻所未闻。
王允见他茫然的样子,也不逗他,径直道:“此茶名为雷鸣茶,因沸水注入滚烫的茶杯中,茶水状如雷鸣而得名。这等喝法甚是新奇,但在南蛮一带,却大行其道。”
他口里的南蛮,指的是云南,贵州一带。只是此时还未开发,多以穷山恶水居多,故又称“南蛮”。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里面的孟获,就是南蛮国主。刘毅讶道:“这等喝法,倒是新鲜。”
茶水沸了一会,逐渐冷却。王允伸手向刘毅虚引,转头吩咐素梅:“刘将军是客,理应先品头茶。”
素梅敛衽一礼,再摆了个空杯出来,将热茶缓缓注入其内。稍事冷却后,才放于一托盘上,然后行于刘毅旁,跪伏于地。一双莹白素手,将托盘高举过顶,口中盈盈道:“刘将军,请。”
这王允理家,确实有一套。素兰素梅不算绝色,但知书达理,温婉恬淡,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这等婢女,也不是随随便便能教出来的。任红云经李侍仪百般雕琢,各种规矩也懂,但仍刁蛮任性,也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心头想着,忍不住多看了素梅几眼。
王允看在眼里,“呵呵”一笑:“兴汉,茶都凉了。”
刘毅老脸一红,连忙接过茶杯,浅嘬了一口。茶香甚浓,泡得也酽,滚烫的茶水中还带着巨苦的味道。刘毅眉头大皱。王允在一旁笑道:“怎么样”
刘毅忍不住道:“这茶泡得太浓,小子不大习惯。”
王允哈哈大笑:“头茶是苦,但回味无穷,兴汉不妨再喝试试、”
刘毅将信将疑,再抿了一口。那滚烫巨苦之味如狂风骤雨,随着茶水降温,其性也变得柔和。细品之后,犹如春雨润物,浓郁的茶香中竟带有略微的甘甜之味。他砸吧下嘴,忍不住再喝了一口,赞道:“确实回味无穷。”
王允笑容不减:“茶叶经猛火久烤,再配以滚烫的陶杯,两相结合,既能逼出茶香,也能冲出茶味。南蛮一带多湿瘴,茶叶不耐久存,当地人就靠这种手段来去湿毒。”
他笑容一敛:“其实呢,治国犹如烹虾。就譬如我大汉社稷,现已千疮百孔,病入膏肓。如依常法恐难见效,亟需刘将军这种少年英才,施以猛药,才有望起死回生。”
他这话,其实也意有所指吧。刘毅被他看得心头发毛,连忙道:“司徒谬赞了,小子一介粗人,那当得如此大任。”
“兴汉呐,”王允苦口婆心:“你是汉室宗亲,深受相国青睐,真若有心,定然大有可为。再加上我从旁帮衬。这中兴之举,也不能让光武专美于前。”
最后一句话就有些诛心了,刘毅心头一震。抬头向王允看去。就见对方不着痕机的喝了口茶,缓缓道:“到时你辅佐天子,圣君贤相,也是一段佳话。”
尽管有几千年的见识打底,刘毅也差点被他忽悠得昏头。连忙定了定心神:“说到帮忙,今日小子前来,还真有点事劳烦司徒。”
“哦,兴汉你且说说。”
“小子有一挚友,素仰司徒人望,早有拜访之意,还望司徒成全。”
“原来是这等小事,”王允语气中,有掩藏不了的失望:“他姓甚名谁是那家子弟可有官身”
在汉代,科举制度并未成行。官员的任免,主要靠察举和征辟。即使有太学,里面就读的也以士人为主。所以以世家大族为代表的士人,几乎垄断了整个统治阶层。旁人要想做官,也只能靠官员举荐。王允明显会错了意,把刘毅当成求官的了。
卫仲道拜访王允,肯定会问及姓名,这事瞒不住的。刘毅把心一横:“他是河东卫家子弟,名宁,字仲道……”
“卫仲道呀,”王允似在自言自语,过了好半晌才道:“可我好像听闻,这卫宁和蔡尚书之女有婚约。而刘将军又和蔡家女走得甚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