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迷途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执掌大明 第十八章 士子云集,大明之帝国崛起,尘世迷途人,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爷爷,那您是觉得当今陛下是有为之君”?叶志辉一下不知道该信谁,一边是自己的敬爱的爷爷,一边是亲近的士林。

叶景云静静的说“以我观察,若说未来能让大明朝超越盛唐的人,当属陛下”。

叶志辉想了很久,都没明白爷爷的意思,按照他的看法,当今陛下实属胡闹,把朝政当儿戏,想改就改,不符合先贤的明君之像。叶景云看着孙子的眼神,叹了口气说“志辉,你的目光仅仅盯在了科举改革上,只看到了科举改革对你们的不利之处,没有看到科举改革对天下积极的影响”。

叶志辉从深思中反应过来“请爷爷赐教”。

叶景云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坐下来说。志辉,我且问你,你认为科举改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愚民政策,打击有识之士”,叶志辉害怕老爹发飙,支支吾吾的说。

“呵,谁是有识之士?你还是整个士林”?叶景云轻笑一声。

“当然是整个士林”。

“爷爷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愚民政策?你们还真敢说。从县试到府试再到院试,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然后是乡试,最后是会试,这当中粗略算一算顺利的话都要十年,可实际上除了极少数的人才能如此。大部分都必须要经过十几二十年,有些甚至终生都过不了乡试,你认为这样的科举合理吗”?

叶志辉辩解说“那是因为有些人愚钝,或是没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叶良辅刚想呵斥,叶景云摆摆手,喝了口茶,锤了锤自己的老寒腿,继续说道“志辉,这几年的科举前三甲你自己看看,哪个不是天资聪颖之辈,你不是非常崇拜康海吗?说他有秦人风范,可他中状元也已经28岁了”。

“你崇拜的人可是非常推崇陛下的”,叶良辅冷不丁在旁搭了一句。

叶景云说“再看陛下的科举改革,你不要忽略前面的改革措施,只看后面的结果,前面说的清清楚楚,所有适龄孩子都必须入学堂学习,所有费用由朝廷负责,这才是科举改革的精髓,实现人人有书读,明事理,是不是先贤们梦寐以求的事情?这算是愚民政策吗?单是我们叶家这个大家族,为什么只有你可以安安心心的读书,其余旁支子弟没有?想过没有?生而为人,为什么不平等”?

叶志辉张了张嘴,想辩驳,发现理由非常苍白。叶景云脸色渐渐严肃“再说打击有识之士,朝廷什么时候打击过有识之士,只是你们觉得苦读十年,朝廷改变了科举规则,让你们心生不忿罢了,朝廷一直鼓励你们这些读书人去西山走一走,看一看,但你们却固步自封,一叶障目。你现在喜爱的物件哪样不是西山创造出来的?百姓现在都能买得起华丽布匹,不是朝廷的功劳吗?是士林那帮人嘴里吹出来的吗”?

叶景云的话让叶志辉无从反驳,面色难堪。“我叶景云虽然只是个区区举人,但我好歹还懂得分辨是非黑白,也去西山走了一遭,大开眼界,让我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未来的大明盛世我估计是看不到了,但你们有生之年应该可以见识到。志辉再告诉你一件事,我在西山除了见到了弘治十二年的状元王大人,还看到了康海和顾鼎臣,他们都在西山学习和工作,呵呵,你还敢说你比他们厉害吗”?叶志辉无言以对,

远在山西的韩家是当地的士绅家族,祖上是北宋宰相韩琦,在当地颇有威望,现在的家主是韩文,现担任南京吏部尚书,韩文这一支虽然搬到了南京,但家族主要还是在山西洪洞生活和经营,自从科举改革之事越演越烈之际,韩文敏锐察觉到士林的异常,勒令儿子不得参与。

他又担心家族的子弟受到挑拨参与此中,赶紧修书一封快速送往山西家族的长者,告知此乃有心人士煽动士林对抗朝廷,告诫家中子弟切勿头脑发热参与其中,否则必然连累家族,韩文还坦言朝廷政策有利国家和百姓,家族应当大力支持云云。

不少当地的士绅家族一手派嫡系子弟前往西山学习,转手又在背地里鼓动士林对抗朝廷,他们的目的不是真正为了读书人,而是借此获得更多的谈判资本,一些不明就里的读书人在他们的煽动之下,热血上头,开始为此奔走,决意上书朝廷。

在朝廷公布十年计划之后,各地竟如春笋般出现了各种诗词社,甚至有些地方激进的士子更是扬言“奉儒学、保科举、除杂学”,等到朝廷说要在大朝会上准备廷论之时,京城本就有大量各地士子在此求学,京城之外则是浩浩荡荡的士子结伴成群的进京,霎时间京城风云际会,犹如科考。

京城客栈一时之间爆满,迟来的士子只能去找相熟的老乡借宿,朱厚照看着锦衣卫递上来的奏报,嘴角抿笑,就这帮书呆子还想着与朕斗,不过略施小计就让这帮书呆子乖乖掏钱,这就是朱厚照为什么会同意廷论的原因,刺激消费啊。

这么多人,还是风流才子,凑在一起不搞些风花雪月的活动多无趣啊,朱厚照放下奏报说“继续监察,下令五城兵马指挥司做好京城安全工作,防止有心人借机闹事,若是发现有人聚众闹事,立刻通知顺天府抓人”。

四大才子闲来无事,听闻有不少士子从各地赶来京城参加廷论,一时心痒,唐伯虎拉上王守仁,还有在西山学习的康海和顾鼎臣,特意从西山跑到京城,看着街上酒楼里高谈阔论的士子,唐伯虎听了一会后面露讥笑“换做我以前的性格,这帮人势必被我唾弃到体无完肤”。

王守仁冷冷的回了一句“你现在不就是在唾弃他们吗”?

唐伯虎噎了一下,随后幽怨的说“你会不会聊天?能不能好好聊天?你这样下去会没朋友的”。

王守仁耸了耸肩,祝枝山等人哈哈大笑,徐祯卿笑着说“伯虎兄,你这辈子啊就败在伯安兄手上了”。

唐伯虎随即一手揽过顾鼎臣“九和,有没有好的去处啊,最好是那些士子齐聚的地方,咱们就观摩观摩,顺带砸砸场子”。

康海摇头微笑,这个唐伯虎初见时一脸严肃,熟悉后就有些吊儿郎当了。不时调戏刚去西山的年轻士子,顾鼎臣没去西山之前,刘阁老的孙子刘成学就经常被唐伯虎调戏,刘成学老实,每次都是憨厚的笑着。顾鼎臣去了西山后,两人竟然对上了眼,顾鼎臣因为年幼的经历,身上带着一股痞气,很对唐伯虎的胃口,两人自然而然的合起伙来欺负人了。

顾鼎臣,弘治十八年的状元,那一年的考题也是朱厚照亲自出题,题目是人人生而平等。顾鼎臣身世坎坷,逢此考题自是胸中积郁,不吐不快,洋洋洒洒把平生所遇不公直抒,其所述的平等让朱厚照眼前一亮,钦点为状元。

顾鼎臣仰慕王守仁和唐伯虎,在求学时听到两人的事迹就心生向往,高中状元后本是安排他先去礼部,他竟敢上书朱厚照,说自己才学疏浅,自感还需精进学业,请求到西山继续学习,朱厚照看到后乐了,挥笔同意了他的请求。

康海则是弘治十五年的状元,自小聪敏机智,是弘道书院的得意门生之一,弘道书院是原吏部尚书王恕之子王承裕所创,自从弘道书院出了马理与康海、吕楠三人,声名便开始远播,天下皆知,不少士子不辞万里都要进入弘道书院学习。

康海中状元后,原本是跟随刘大夏历练,刘大夏升任首辅后,所有人都以为康海要平步青云,没想到康海竟然去了西山衙署做了小小的从七品经历,很多人都为康海抱不平,认为以他的才智在西山只是个经历实在是屈才,康海只是淡淡一笑“这是首辅大人的爱护和培养”。

这事只有康海和刘大夏清楚,刘大夏知道自己将成为首辅后,立刻找来康海“德涵,陛下已经通知老夫,将由老夫出任首辅。你的打算怎么样呢”?刘大夏没有问康海愿不愿意继续跟随自己,而是问康海的打算,这就表明刘大夏在考验康海。

康海经过一番思考后说“大人,下官想去西山衙署历练”。刘大夏听后抚须长笑,第二天刘大夏就去乾清宫面圣,出来后直接说了一句“三天后你就去西山衙署,找唐伯虎”。

几人都是差不多年纪,最年轻的就是顾鼎臣,脾气相投,在西山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政事,西山衙署没有真正意义的主官,衙署还是挂在朱厚照的名下,一般衙署的政务都是由唐伯虎领衔处理。

落日余晖洒在几人身上,唐伯虎指着不远处的酒楼说“看,京城有名的朝天楼,走,今晚我带你们去搓一顿,大伙放心吃喝,伯安兄付钱”。

王守仁转过头脸色一黑,唐伯虎摊开双手,理直气壮的说“我们出来都没带钱,家眷都在西山,唯独你,京城有家,怎么说你也是半个地主,你不付钱谁付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算赘婿

白露丹阳

末世重生后宿主又挂了

小棉Q

沦为偏执狂大佬的掌中物

事与愿

万兽朝凰

羽扇画水

山海降临:我有全套攻略

鸟儿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