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苹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2章 热辣相迎,大明风流,大苹果,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居庸关南口镇外,官道旁的几棵高大的大榕树下的树荫里,数十名内外庭官员以及国公勋贵正肃立等待朱厚照的圣驾的到来。不远处大批兵马列队在旷野之中,龙旗招展,兵刃刺目,场面宏大。
外庭官员以内阁首辅刘健为首,内阁大学士李东阳、谢迁、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刘大夏、户部尚书韩文、刑部尚书闵珪、礼部尚书张升、工部尚书曾鉴,以及各部侍郎主官尽皆在列。
内廷司礼监御马监等内监大佬王岳范亨徐智李荣等人悉数在列。勋戚之家中,英国公张懋、定国公徐光祚为首,数十名勋戚侯爵也都全部抵达。
毕竟,得到皇上遭遇鞑子袭击的消息后,整个朝廷上下都震动了。团营兵马悉数调动,准备前往救援。只不过,到了居庸关外,便得到了皇上脱险的消息。圣旨下达,无需前往迎驾。所有人便只能在居庸关南口镇等待圣驾。
此刻正是晌午时分,又正值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空气灼热难耐。即便在树荫之下,一干文武官员勋戚贵胄们也是热的身上冒汗,焦躁不安。
不过,在一干文臣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兴奋和期待,有的只是冷漠和严肃。他们周遭的气氛很是低沉,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三个字‘不高兴’。原因自然不言而喻,皇上的恣意妄为让外庭官员们已经出离愤怒了。
五月中,朱厚照不顾劝阻偷偷跑出京城之后,外庭官员便一直处在愤怒之中。后来得知皇上出居庸关去了宣府镇的消息,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亲自带着人想出居庸关去追回皇上,结果到了居庸关口却被堵在了关内。
太监谷大用宣读了皇上的圣旨,不许任何人出居庸关去追他,说他巡边结束后自回京城,让众官员各司其职回京城安心做事云云。内阁三人气的差点吐血。谢迁更是在关口之外便爆了粗口,大骂荒唐。
无奈之下,三人只得回到京城之中,随即连续召开了数次外庭官员的会议商讨此事。最终众人达成了共识。皇上如此恣意妄为,我行我素,这是不可容忍的行为。这件事必须要皇上给出解释,给个交代,给出保证。身为大明皇帝,居然和朝廷玩起了这种手段,完全不顾体统,这是必须要制止的行为。
对于刘健李东阳等外庭的大佬而言,他们更是对朱厚照极为失望。他们的愤怒源自于原本希望的落空。
本来以为朱厚照年少即位,必会对外庭言听计从。先皇又嘱托内阁三人顾命辅政,对内阁三位大学士他应该极为尊重才是。谁能想到,这才即位半年时间,朱厚照便已经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完全不顾外庭的感受,对内阁三位顾命大臣完全没有任何的尊重。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这种落差感和失落感是他们最难受的。
外庭原本的目标便是不断的扩大自身权力,最终达到平衡皇权的目的。参与大明事务的最终决策权是外庭的最终目标。作为自命不凡的文官团体,他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王与士大夫共天下,赵宋之时便已如此。
事实上先皇在世时,外庭已经很接近这个目标了。先皇在世之时,朝政之时外庭已经有了很大的决定权,地位已经极高。但现在新皇即位,事情却逐渐失去了控制。就拿这件事来说,更是让外庭众臣颜面扫地,权威尽失,成为笑柄。若是此事不强硬制止,今后便休想能控制住皇上的恣意妄为,更别说外庭想要的决策之权了。
在得知朱厚照在独石城遭遇鞑子袭击之后,文官集团之中有人觉得朱厚照是活该。还有人甚至私下里拿土木堡之变的事情作例子,暗戳戳的提出了如果皇上被鞑子抓走之后朝廷当立刻物色新君取而代之,避免被鞑子以皇上为人质讹诈的话。说什么要有当年于少保的勇气,敢于担当,为大明江山社稷不怕粉身碎骨云云。其实便是因为朱厚照的行为让外庭文官们极端愤怒之后的不理智的言行。
当然,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还没有不理智到这种地步。皇上虽然恣意妄为,但他毕竟年少,还有改进的机会。需要的是对皇上进行警告和敲打,让他明白这种事可一不可二,再也不能发生。甚至这件事未必便不是一个契机,正好可以肃清皇上身边的那些家伙,让皇上彻底落入掌控之中。
所以,当得知皇上脱险的消息之后,刘健李东阳等人还是松了口气的。当真被鞑子抓走了皇帝,对于整个大明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也会成为另外一次令大明上下抬不起来的羞辱。
今日,众人在此迎候皇上圣驾归来,刘健李东阳等人早已商量好了,绝不假以辞色。从此刻起,便要让皇上明白他的错误,让他明白外庭官员的愤怒。
和外庭官员的心态相比,勋贵们倒是没有对皇上巡边的事情有什么特别的抱怨,只是觉得皇上这么做任性妄为了些。但是皇上想要做什么,那是皇上的事情,勋贵们其实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冒犯。
所有勋贵之中,定国公徐光祚是最愤怒的一个。但他的愤怒却不是对皇上,而是对他的好女婿建昌候张延龄的。张延龄太可恶了,他居然通知朱麟去救驾,他定国公府甚至没有得到半点消息。而且那朱麟在五月底便以训练兵马为由将耀武营兵马拉到了居庸关左近,那显然是早有安排。那说明自己那好女婿从一开始便没有打算将护驾的事情通知自己。
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特别是在勋贵集团内部。虽然包括英国公张懋在内的所勋贵们都没有当面说这件事,但是从他们的眼神里,徐光祚看得出他们眼神里的嘲讽。他徐光祚的女婿根本没有把他定国公府放在眼里,根本没有尊重他这个老丈人,这岂不是个笑柄么。
数十骑快马从山口冲出,腾起一片烟尘。马上是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他带着人先行前往关口之中迎驾,作为锦衣卫都指挥使,此刻起皇上的贴身护卫之责便由他接管。
“各位大人,圣驾到了,准备接驾吧。”牟斌沉声说道。
刘健哼了一声,缓缓整了整衣冠服饰,举步走出树荫向前行去。一干官员勋戚内廷大佬们跟在后面往前行去。不久后,前方谷口兵马仪仗出现,金瓜金锤黄金甲,龙旗锦衣骑兵卫簇拥着骑在马上的朱厚照缓缓而来。
朱厚照穿着金色盔甲,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左顾右盼,神情轻松,脸上笑容满面。
“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在刘健的带领下跪在官道上齐声叩拜。
朱厚照跳下马来,笑道:“诸位免礼,快请起吧。”
“谢皇上。”众人道谢,纷纷起身来。
朱厚照笑道:“诸位从京城赶来迎接朕,着实辛苦了。其实没有必要如此。”
刘健沉声道:“皇上,惊闻皇上遭遇鞑靼人围攻,朝廷上下无不担忧之极,心焦如焚。幸而皇上得以无恙脱困,实乃天大的幸事。此乃祖宗保佑,上天庇佑。臣等恭喜皇上了。”
朱厚照笑道:“叫诸卿担心了,倒也没什么。朕安然无恙。咱们出发回京吧。”
刘健沉声道:“不急。皇上无恙固然是值得庆贺之事,但是这件事,皇上难道不该给臣等一个说法么?五月中,皇上不告而别,如今已经是七月了,臣等前来劝阻,却被皇上命人拦阻在居庸关前。结果,皇上遭遇鞑子围攻,幸得脱困。倘若皇上发生不测,岂非昊天崩塌,国祚危殆?皇上乃大明之主,行事怎可不考虑后果?怎可欺骗城下,随性妄为?皇上这么做,对得起大明列祖列宗么?让亿万臣民百姓如何看皇上?”
尽管有着心理准备,知道回到京城后外庭官员们必然是要来找麻烦的。但是,朱厚照还是没料到,这才刚见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刘健便开始数落自己了。
“这个首辅大人,可否先回京城再说这些事?有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数落朕么?咱们回头再说可否?”朱厚照心虚的低声道。
“皇上,这里都是大明的臣子,为了皇上的鲁莽,朝廷不得不调动了十数万兵马前来。文武百官数百人在此等候了一天一夜,朝廷的事务全部搁置。便是因为皇上由着性子私自出京所带来的后果。身为君主者,一言不慎,便乱人心,一行不当便乱社稷。皇上难道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敢勇于面对么?”
刘健平素并不多言,但是他一旦说话,那便是字字千钧。眼下说的这番话已经很重了。就差指着朱厚照的鼻子骂人了。
朱厚照心里发虚,虽然身为皇上,但他毕竟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他还没有胆气去得罪刘健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臣。更何况不是刘健一个人,他面前的数十名朝着重臣的眼神都是带刺的,他知道,这一次他们全部都很愤怒。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办。
“刘首辅,您怎可这么数落皇上?皇上这一次可是挫败了鞑靼小王子的大阴谋呢。皇上东西鞑靼小王子攻我宣府镇的阴谋,主动前往独石城迎敌。以数千兵力,力敌鞑靼五万大军,挫败鞑靼人的阴谋,歼敌一万多人。皇上此次巡边,大振我大明威风,英明神武,所向披靡。你们当为此欢呼庆贺,为我大明皇上武德充沛,有勇有谋而感到高兴才是。怎还怪起皇上来了?”一旁的刘瑾忍不住说道。
刘健李东阳谢迁,一杆文武官员都等着刘瑾。刘瑾心中发毛,咂嘴道:“你们瞧着我作甚?咱家说的不对么?”
“刘瑾,你这狗东西,事情都是你搞出来的,还敢跳出来胡言乱语。莫非你以为满朝文武都是瞎子不成?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皇上身边正是有你这样的佞臣小人,才会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来。你还想粉饰此事?这一次皇上遇险,罪魁祸首便是你们这些狗东西,怂恿的皇上。你比鞑子还坏些。”谢迁瞪着眼怒骂道。
刘瑾脸色煞白,他没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手段居然毫不奏效。早几天还在路上的时候,刘瑾便让谷大用等人大肆散布皇上主动迎敌的话语。甚至夸大其词将鞑子兵马夸大到五万人。竭力将这场战斗粉饰的极为重要,淡化皇上私自离京的后果。没想到这些话术完全不奏效,压根没人相信。
“谢大学士,你你怎可这么说话?皇上英明神武,挫败鞑子,这是事实。你居然敢抹杀皇上拼了性命杀敌,挫败鞑子大阴谋的攻击。你你是何居心?”刘瑾叫道。
谢迁火爆脾气是出了名的,见刘瑾还在狡辩,猛然冲出来,撸起袖子一把抓住刘瑾的衣领,抡起巴掌扇了上去。
众人措手不及,还没反应过来。便听得啪啪啪三声清脆的响声。谢迁居然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着皇上的面给了刘瑾三个大大的耳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