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饼没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六章 寻求投资,只念半生,有饼没饼,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过反复修改,新懒猫的创业计划书终于完成,陈耳东和杜宇这对老搭档再次合体,踏上了前途未卜的寻求投资之路。
第一个拜访的对象是杜宇一位富二代朋友,名叫晏裕铭。
晏裕铭的父亲有几座水电站,但他没有子承父业,而是成立了一间投资公司,专门投资实体。
陈耳东和他也认识,之前在格里芬见过,选择晏裕铭,杜宇是认为他有闲置资金而且长期在寻找项目。
搬家这个行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既熟悉又陌生,晏裕铭怎么也没想到,老朋友来找他投资的项目竟然是搬家。
两人来到晏裕铭位于三十八层宽敞的办公室里,视野极为开阔,坐在沙发上平视都能透过明亮的落地窗俯瞰市区。
他的公司有几百平米,但貌似不超过五个人,杜宇调侃道「你这里的人均面积快赶上发达国家了。」
看完计划书,杜宇很期待晏裕铭会说些什么,因为他自己很看好懒猫这个项目。
「兄弟,你这属于重资产啊。」晏裕铭的第一句话。
很多新兴投资人对重资产项目都避之不及,晏裕铭一看到货车、场地等等就有点眼胀。
「晏总,其实也不算重资产,车和场地都是租的,野蜂那样的才算重资产。」陈耳东解释道。
「我知道是租的,但你想想,当这个项目从纸上变成了一个大型停车场加上办公室、仓库和员工宿舍的时候,你想轻都轻不了了。」
晏裕铭投资的实体多为餐饮娱乐和网络公司,他不喜欢把摊子铺得很大,他认为人多管理起来很困难。
陈耳东和他沟通了半个多小时,杯中茶已喝成了白开水。
「老杜,咱们是老朋友,就不跟你说那些虚头巴脑的了,这个项目,我做不了。」晏裕铭很直率,虽然拒绝的有些冷酷,但比说两头话的人要好。
杜宇了解他,既然如此说,那就是想清楚以后的结果。
「好,你也爽快,那我们在去别的地方碰碰。」杜宇回了一个抱拳礼。
「老杜,老陈,我给你们个建议,别去找做投资的,做投资的人都有自己的投资偏好,搬家这种生意门槛太低,就算你是打着高端的旗号,也没几个人知道,所以,你不如去问问那些兜里有闲钱又没怎么做过投资的人,可能效果更好。」
这是晏裕铭的肺腑之言,他虽然在投资界也只是沧海一粟,但了解的东西远比陈耳东和杜宇多。
吃了闭门羹,两人并不沮丧,对于他俩来说,这么多年吃过的亏早已帮他们练就了一身铁布衫。
「晏总人还挺不错,不婆妈,不虚伪,他的建议我们可以采纳。」陈耳东说。
在寻求投资期间,陈耳东让饶正智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对待业务,这是为单干所做的最后一次练兵。
同时,他让王阳在懒猫中队里物色合适的人选,搬运工招工不易,若是成立了新懒猫现去招人,会非常困难。
陈耳东的一系列安排让几个年轻人摩拳擦掌兴奋不已,离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创业似乎越来越近。
对于晏裕铭的建议,康慈恩有不同的看法,她说「你们还是去找做投资的,虽然有自己的投资偏好,但投资人看的是前景,别因为一个人拒绝,就改变你们找人的思路。」
陈耳东让杜宇拿主意,毕竟潜在投资人大部分都是靠他的关系,陈耳东自己的人脉也不少,但从质量上来说,不比杜宇。
下午,杜宇带陈耳东去了一处别墅,这是杜宇堂哥的同学周万的家,他头一天就已经把方案发了过去。
周万早年做过投资,本来要参与老格里芬,但那年他忽然生病,
合作就给耽搁了。
保姆开了门,把他俩领进私人花园,周万正用水管浇着花,杜宇说「周哥,这么居家啊?」
「先坐,我马上浇完了。」周万和杜宇说话的语气,一听就很熟络,陈耳东又一次感叹,杜宇的人脉真是与生俱来的。
保姆端了几盘卤菜和酒水出来,杜宇奇道「下午就吃这些?口味有点重吧?」
周万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背身说道「难不成你喜欢那些富太太的下午茶?咖啡蛋糕?矫不矫情?」
过了几分钟,周万关掉了水龙头,在水池洗了洗手,和他俩坐到了一起。
「多久没见了?平时也不来找我,你哥也是,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你要找我。」周万拿起一块卤猪尾,比手式让他俩开酒吃菜。
「我最近忙着结婚,看房子,哪儿有时间出来玩?」杜宇回道。
「听说了,尽快结吧,早点要孩子,你哥说你老婆好像跟你差不多大,该生了。」两人唠起了家常,陈耳东在一旁听着。
闲话不久,言归正传,周万说「方案我看了,还行,但有一个问题,没了野蜂,光靠这两三个地产客户,能保证业务量?」
听到这句话,陈耳东感到一股欣慰,因为这个周万是认真看了方案的,否则提不出这么辛辣的问题。
陈耳东思索了片刻,回道「我测算过,前期靠这些客户,可以维持日常经营,搬家车是活广告,每天跑在路上停在小区里,都有传播作用,而且,地产客户我们还可以继续拓展,如果我一直在野蜂,也会拿着万豪和聚兆这两块名牌去找别家的。」
「要找那么多工人,也麻烦,做苦力的不好管,风险大。」周万意味深长,他吃过这个苦头。
他曾经投资过一间物管公司,一个保安下班后在寝室喝酒把自己喝死了,结果被有关部门认定为工伤,赔了几十万。
不过相比晏裕铭,周万显然对这个项目的兴趣更加浓厚,他看方案看得很仔细,从提问到探讨,三个人在花园里聊了整整一下午。
「现在都是电动车了吗?我在街上看到的都还是油车居多啊?」周万对方案里全部租电动货车感到好奇。
&年,中国的电动汽车即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家的政策也开始朝这方面倾斜。
很多城市都对货运车辆作出了限制,比如锦城,上午八点至下午五点,油货车不得驶入三环路内,所以野蜂也因为政策的变化,新采购了很多电动货车。
「对,这一块我们投入的相对较少,现在的电动货车都有租凭模式,给押金按月付租金,跟租房子差不多,而且充电成本也比加油便宜。」
陈耳东详细的给周万普及了一下电动车行情,周万频频点头,他很高兴自己又获取了新的知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