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3 维死,汉乃终,第5纪元,李钰哲,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元214年,这年姜维12岁,他的父亲便以天水郡郡功曹的身份,为大汉战死疆场。
建兴六年(228年)八月廿八的渭水之畔,诸葛亮兵出祁山,这年姜维26岁,在防守诸葛亮大军时被领导猜疑背叛,沦为弃子丢弃在城门外,遂降汉。
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八的五丈原,最伤心的大抵是那个来自魏国的年轻降将。七年前天水城下,那一袭白衣羽扇,青年俯首而拜,27岁的年纪,仿佛时光轮转,隆中又现。
姜维归汉,二十七岁;孔明出隆中,二十七岁。他来自天水,诸葛亮来自琅琊,也许都得见过崇山峻岭和一望无际,才不肯苟安于花重锦官城?
继丞相之遗志,讨篡汉之逆贼!
从34岁到62岁姜维先后开始了十一次伐魏(正史中记载11次、三国演义9次),时间将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侵蚀成嶙峋而立的老者,然而他从没有忘记他们的誓言,他们的梦想。
甚至为人诟病穷兵黩武!真的吗?蜀国灭亡的时候,整个蜀国只有28万户人,总人口不过94万,全国兵力仅有10多万。
反观魏国有人口450万,军队约60万,人口和军队都是蜀国4倍。
因为实力悬殊,如果魏国摸清了蜀国的虚实,主动进攻,蜀国根本无力防守。甚至你说平稳发育?魏国占据中原九州,一旦统治日久,百姓可还会记得大汉?
更何况西蜀是什么地方?哪怕是到宋明时候,流放都往那边发配,你当是现在的名胜呢?穷山恶水啊!你想要凭借这点大地方跟人家比赛发育?人家安稳了就把你给办了。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和他的继任者姜维以自己的雄才伟略,采用战略进攻的方法,成功迷惑了魏国30年之久。
鉴于诸葛亮敢于主动出兵,包括大将司马懿在内的魏国高层都认为蜀国国力军力肯定十分强大,所以只敢全力防御,根本没有考虑主动出兵灭掉蜀国。
而秉承武侯遗志的姜维在十一次北伐中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拒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唯一大败的一次,对手是邓艾,其占据地利,本应配合姜维的蜀将胡济又失期不至,导致大败。在蜀汉后期将领凋零的情况下,一人担负起统帅、大将、参谋等全部职责的情况下,仍能两次大胜!延续蜀汉气候。
到诸葛亮死后,钟会,邓艾逐步摸清了蜀国的虚实,发动了进攻作战。
邓艾率领几万人偷渡阴平,突入蜀国内部,长驱700里,根本没有遭遇什么有力的拦截。邓艾才惊讶的发现原来蜀国如此不堪一击。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治兵关中,上表刘禅,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
宦官黄皓听信鬼神,告诉刘禅敌军不会到来,而蜀汉群臣也不知道此事。魏军五路伐蜀,等到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时,刘禅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张翼与董厥支援阳安关口。
姜维被邓艾所牵制,退驻阴平,钟会围攻汉、乐二城,又另派军进攻关口,蜀将傅佥格斗至死,而蒋舒却开城投降。
钟会见关口已经攻下,于是长驱直入,姜维和廖化只好放弃阴平,与张翼、董厥会合,退保剑阁。
钟会写信劝降姜维,但姜维不作回应。钟会进攻,但屡次被姜维击退。于是,钟会与诸将商议,准备撤还。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号哭之声闻数十里,这是姜维在听到后主刘禅的投降敕令后吼出这句让人心如刀绞的话。
纵观姜维一生,在季汉将覆的裂缝中,面对这个已经难以回天的局势,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凭着自己的信念去反抗命运,坚守了蜀汉二十九年,却换来了一个后主不战而降的结果,该何等绝望?
哪怕后主刘禅投降以后,姜维还在为了光复季汉继续战斗,他在给刘禅的密信里写道:
“愿陛下受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姜维暂降钟会后,知道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劝说钟会设法杀害魏将,并暗中写信给刘禅,让刘禅忍耐几日屈辱,他将利用钟会筹划复国。
钟会一方面陷害邓艾,一方面准备起兵造反,但事情败露,姜维、钟会及蜀将张翼等都被杀害,邓艾也被田续杀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计害三贤”,纵然身死,也带走了魏国两员大将!
一个人要执着到什么程度,才能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在如此狭窄的夹缝中,在如此难以逆转的大势下,不断冲击命运?
最后的复国之志纵然天不遂人愿,但姜维的种种做法已经完全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可以说把兴复汉室这个信念融进了身体内的每一滴血里!
姜维以后人看来无法理解的努力为他前27年的敌国卖着命,他空有大志难以施展,诸葛亮死后的几任朝堂将他处处压制,诸葛亮时代对长安那种执念,也只有在姜维身上才可窥一斑。
每次想到季汉已灭,姜维还试图复国,“使日月幽而复明”,都不禁潸然。大汉的旗帜,是刘备和诸葛亮的日月,他本不必执着背负。
千年之后,南宋临安开城投降后,名将张世杰扶保幼主,辗转南奔,甚至在海上结起船队,立了海上朝廷。
元朝与宋崖山战后,宋朝最后的皇室悉数死去,张世杰依然不死心,带着自己的军队,企图找新的法子延续宋朝;后来大风起,张世杰溺水而死。
舟遂覆,世杰溺焉,宋亡。
于姜维,亦如是:姜维死,汉亡。
李禹哲提着那杆伴随姜维征伐中原的绿沉枪,骑在马上默不作声。两千年前魏兵攻破成都,烧杀抢掠,上到妃嫔、太子,下到黎民百姓,史书上仅记载了一句“化为人间炼狱”。
仅仅离开朱棣的明宫不过数百米,就好像从繁荣昌盛的现代社会一下子来到了战乱的古代,残垣断壁、破砖碎瓦,砖石下还掩埋着不知多少具尸体。
可能是祖孙三代、父母子女尽数压死在砖石之下,还有凶兽的残忍杀戮,同为人族同胞之间为了自己的存活而痛下杀手,这又何尝不是一处人间炼狱?
也许姜维不肯认命,不肯归顺降魏,除了秉承诸葛丞相遗志为匡扶汉室奋斗,还有对百姓的担忧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