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有扶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宁,我本大明一赘婿,东有扶苏,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人,俺们真的要去大宁?那地儿都快到辽东了,咱们不是要当逃兵吧。”
北平往北的官道上,之前那种逃难百姓堵塞官道的场景已经消失不见,三匹快马扬起烟尘,一路朝北疾驰而去。
脱掉军装,换上一身百姓装束的魏老三依然魁梧至极,他看向前方马上那道单薄身影,怨气已经快溢出来了:“才消停两天又要跑那么远...”
声音很小,但前面的人影却听了进去,顾怀面无表情地回过头:“再多嘴一句?”
魏老三嘟囔了两声,怂头搭脸没敢接话。
顾怀收回目光,有些奇怪,魏老三之前也不是这种干活喜欢抱怨的德性...南下金陵的时候也是说走就走了,怎么今天突然变了个人一样?
“怎么回事?”
“俺请陈平那小子喝了好几顿酒,他才答应让他老婆给俺说和个婆姨...结果今儿还没上门就出了城,那俺不是还要打光棍?”
原来是这样...真定一战之后魏老三和陈平关系倒是突飞猛进,陈平本就是内敛寡言的性子,和魏老三这种兵痞也能处得进去,北军撤到北平后,陈平这种升任千户的军官肯定是有假期的,这两个丘八估计在北平城里没少一起喝酒,只是不知道魏老三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居然让他说起了亲...
顾怀摇了摇头:“说不定哪天就死在战场上了,别耽误人家。”
魏老三怨气更重了:“大人你这话说的...你自己打光棍,就见不得俺好。”
“放屁,”顾怀哭笑不得,“等打完了仗升官发财,娶个大家闺秀不好?”
“俺可不想娶什么大家闺秀,又金贵又矫情,”魏老三看了旁边骑在马上的芒种一眼,“要是娶到这种,回家就是遭罪。”
一直偏过头打量着风景的芒种转过头来,嘴角绷起,白皙的手背已经隐现青筋。
顾怀有些头疼:“够了,你没事惹她做什么?”
“她叫俺憨货。”
顾怀没好气开口:“这次秘谍司就我们三人去大宁,别起内讧...还有别摆脸色给我看,你以为我想去?”
跟在顾怀身后的魏老三和芒种对视一眼,齐齐冷哼一声偏过了头。
北方地平,官道又直,从北平出发已经两天,快到天黑时,前方已经隐隐出现一座关隘,关口也聚集了不少想要出关的百姓,正在关隘前排着队,而守关的士卒正全副武装地检查着过往百姓的行李,这里实际上已经不是北军能控制的范围,所以这里的守关士卒依然归属朝廷,顾怀放慢马速,打量着关隘四周的情形,一边看向一旁的芒种:
“从这里开始,地理情况,士卒数量都要记下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派上用常”
芒种绽放笑容:“大人,咱们是要去说服宁王投奔殿下?又不是出兵攻打大宁...何必探查得这般仔细?”
既然要去大宁,有些情况总要和同行的两人透底,但顾怀并没有把计划全盘托出,此刻听到芒种发问,也只是摇了摇头:“凡事都得多做几手准备...尤其是要拉人下水的时候,毕竟是刀口舔血的买卖,半途反悔的人多得是,城下之盟听说过么?”
魏老三挠了挠头凑了过来:“大人前半段话倒是像那些落草的汉子...不过这城下之盟是啥地方的城?”
“不是地方,是个典故,你不是读过书?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唔,举个简单点的例子,抢亲听说过么?”
魏老三精神一振:“那自然是听过的。”
“抢来的婆娘,肯定能在一个被窝睡觉,说不定还能给你生娃,可当初这婆娘,是心甘情愿跟了你的么?”
“大人咱们能不能别提婆娘的事了...”
“反正情况就是这样,你把宁王当成那小媳妇就行,”顾怀揉了揉鼻子,有些无奈,“总归是要先去探探口风,看看宁王愿不愿意嫁。”
魏老三想了想,咧开大嘴笑了起来:“大人这么说俺就明白了,要是愿意嫁,那就你好我好,要是不愿意嫁,咱们就得带兵过来抢,到时候觉也睡了,娃也生了,他想不跟着咱们王爷过日子也不成...是这意思吧?”
顾怀忍不住笑出了声:“不错,是这么个意思。”
一直在旁边记下周遭情况的芒种抬起头,正好看见顾怀脸上一闪而过的笑容,她恍惚片刻,收起册子:“大人,都记下了。”
“那就走吧,”顾怀轻拨马缰,“过了松亭关,就算是进了宁王的封地,看此地守军数量,硬抢怕是有些难,既然如此,就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来个生米煮成熟饭,先把宁王骗到手再说。”
他笑了笑:“现在就只能希望宁王好骗一点...”
……
宁王,朱元璋第十七子,排行虽然低,但却是最受重视的藩王之一,这一点从受封大宁就能看得出来,因为这里直面辽东。
北边的藩王,加起来其实也就那么几个,手底下除了藩王三护卫还有其他兵权的,满打满算也就燕王和宁王,所以朱棣不是没打过这十七弟的主意,在起兵之初就写了一封密信细数朝廷的不公不义,想要宁王出兵相助起来一起造反,但这封信却犹如石沉大海一般,半点回音都没有。
想来也是...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北边有朱棣在那儿,怎么想朝廷削藩都不会先动他,朱棣要起兵造反那可真是个大好消息,朱棣赢了自己就能隔岸观火,朱棣输了自己就老老实实听话便是,反正轮不到他吃亏。
起兵?起个屁。
大宁古会州地,东边是辽东,西边连着宣府,乃是兵家重地,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在诸王之中,也就略逊带兵出征漠北的燕王一筹,按道理说这样的人物应该倍受朝廷猜忌,而且该走在被连削的五王之前,但宁王到现在还好好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宁王...太听话了。
先帝驾崩,新帝要削兵权?交!除了宁王三护卫,大宁的驻军全部交给朝廷派过来的将领,关防之类的也全交出去,在这一点上宁王简直比朱棣手脚干净多了,朱棣还会在军中安插旧部、插手后勤,宁王就真的是眼睛一闭什么都不管了。
然后就是今年连削四王的消息传出来后,朝廷要没收他的三护卫,宁王也是眼睛都不眨地全部交了出去,如此尽忠体国,朝廷实在不好下手。
一直到上个月...真定一战落幕之后,朝廷又下了旨意召诸王入京,宁王才第一次表现出了抗拒的态度,别说上路了,连王府都不太想出。
他是听话,但他不傻。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宁王现在兵权被削得干干净净,几乎孑然一身,那顾怀和朱棣为什么还要打他的主意?
原因很简单,因为宁王除了地方兵权已经藩王的三护卫,还有一支在这年头堪称最强大的武装骑兵。
朵颜三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