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八章 变化
长夜惊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六八章 变化,玄门小国师又在卜卦了,长夜惊梦,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众臣听罢不由得面面相觑,一时无人说得出什么话来。
叶知风像是已说得够了,她盯着屋中众人定定的看了半晌,衣袖一拂,收手离了御案,大步向着门外行去了。
迈出门槛前,她特意驻足回头看了众朝臣一眼,&nbp;&nbp;琥珀色的眼瞳之内,情绪复杂难言“诸位大人,知风会在五日之后的这个时间、这个地点,重新召开一次会议。”
“还望大人们能趁着这段时间,仔细想一想我今日所说的话。”
“知风自知天分浅薄、学识粗陋,并非那等治国安邦的料子,本意亦不想做那般专|断|独|裁的君主……还望大人们不要逼知风行那等独|裁之事。”
她话毕,当即头也不回地出了书房,独留那一干的新老朝臣们在屋中发愣。
这些人都是真心为国为民的忠臣,&nbp;&nbp;她知道他们一定会派人赶去那两座边陲小城看上一看,也知道他们最终会做出与她相同的选择——
寒泽的气数当真是尽了,寒泽的边境亦封闭得太久,与其绞尽脑汁去尝试着挽救那注定衰颓的国运,不如退上一步,起码能保下一国百姓们的和乐安平。
踏出门去的少女闭了闭眼,北疆的寒风打得她面上生痛,她那一身素色的长裙斗篷隐隐融进了漫天霜雪,她望着远方那裹了银的连绵重山,无声吐出口发白的气来。
她放不下的从来不是叶氏,真正让她放不下的,唯有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所生活着的万千生灵罢了。
被留在君王书房内的朝臣们怔愣了许久,最后到底是选出了两文两武、两老两少,包括徐风朔在内的四位朝中重臣,&nbp;&nbp;作为此番去那两座边陲小城查探一番的代表。
那四人被选出来后倒也不曾含糊,当天中午便简单收拾好了行囊、乘着他们北有的雪橇,朝着那两座小城飞速赶去了。
那两城就在两国的交界之地,&nbp;&nbp;离着寒泽的皇都不算太远,四人头一日晌午上的路,第三日傍晚之前,便已成功入得了城内。
彼时城中的夕市(傍晚的集市)尚未关张。
四人就近寻了个装潢颇雅致的客栈简单放下东西后,顺带跑到那夕市上寻了家餐馆用了顿晚膳,饭后又在集市上胡乱逛了一圈。
闲逛之中,众人便发现,这城中的百姓们生活习俗,与他们先前在寒泽时全然相同,浑不见有丁点改变。
便连房檐上装饰着的风铃与城楼上悬着那方匾额,也仍旧是他们从前在此处见过的那种样式。
若硬要说有什么变了,那就是那城中府衙外守着的衙役已不再是他寒泽的衙役,城内外巡逻着的兵士,也不再是他寒泽的兵士。
除此之外,他们再见到的唯一变化,便是百姓们面上的气色,好似比之前还要好上不少;而他们身上穿着的那些冬衣,也好似比之前要厚上一些、新上一点。
乃至是连他们碗中的餐食,亦比从前略丰盛了些。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徐风朔看着那满街来来往往的百姓,&nbp;&nbp;听着充斥于耳畔的熟识乡音,只觉整个世界都有些颠倒迷幻了起来。
世人都说“士农工商”,商贾从来是行当中的末流,纵然那商人再是有着万贯家财,在镇中城里,也称不上能有多少地位。
当初他们寒泽能那般轻易地便同意了割让出这两座边陲小城,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这两城中的百姓,大多以经商为生。
——寒泽这样苦寒的地方,拢共能有多少好东西呀?
能让这帮商人们拿来充作宝贝卖往他方的,又能剩下多少?
商贾们在寒泽惯来不受人待见,这两城从前的商贸也不见得能有多发达。
大多数的百姓们不过是挣扎在那条温饱线上,不少人甚至连温饱都尚难摸到。
朝廷每年往这边送来的救济钱粮多得,足以再养出千人的精锐,而这两城,却永远是那一派半死不活。
是以,叶天霖当初是秉持着“甩开包袱、扔掉麻烦”的心态,轻轻松松地割让去这两座无关紧要的边陲小城的。
可现在——
徐风朔瞪大了眼,他在百姓们脸上瞅见了健康的红晕,不少人唇边带着幸福而满足的笑。
哪怕是那街角不知名的、拄着拐杖的老头都精神矍铄如同青年,且他在城中逛了这么久,也没见着街上有什么乞丐。
——这好像是他见过的那两座小城,却又好像不是他所熟知的那两座城,这像是他期盼之中的、寒泽城池所拥有的样子,一切安定美好得仿佛不大真实。
青年的喉结滚了又滚,指尖不受控地微微一蜷。
快走出夕市时,他终于忍不住拦下位在路上散步的老妪,那老妪抬眼瞅见面前的青年,神情不禁微怔“小伙子,你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阿婆。”徐风朔弯了眉眼,极力将自己的神态放得柔和亲切,“我们几个初至此地,听闻贵城已然被划归入乾平地界,心下不免有些好奇。”
“婆婆,晚辈想问问您,此地被划入乾平之内后,您的日常起居,可有什么变化?”
“变化?”那老妪闻言愣了又愣,片刻方缓缓摇了头,“没见什么变化呀,跟从前一样。”
“若真要细论起来,最大的变化,大概便是今年的过冬粮,没有往年那样难存了罢。”
“哦?”徐风朔应声蹙眉,“这怎么说?”
“新来的大人,在今年九月中旬的时候,特意命官府放出了批前岁囤积的陈粮。”老妪的语调顿了顿,“这批陈粮的粮价比市价低上约莫四分之一,量不多,每户每人最多可买上半石。”
“半石粮食,若顿顿都吃饼子米饭,大约能够一人吃上两个来月,若稍省着些,吃上三个月也不算困难。”老妪掰着指头说了个头头是道。
“市面上一石粮食要五百文,卢大人放出来的这批粮,一石只需三百七十五文,虽说一人只能买上半石,却也省了六十多文。”
“余下的六十多文,换去市面上,又能再多买上十五斤的粮,这样一来,大家也就不必愁着要如何才能囤够过冬用的米粮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