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南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二章、他有钱,想试试,1993风华尽览,半亩南山,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VCD到DVD,这是发端于华国,最后却因为专利之殇让人扼腕叹息的一段行业历史。
许多人都说,万燕没有申请VCD专利,所以导致了后来的衰败,这是浅见。
从CD光盘的技术标准到机芯,从mpeg格式标准到解码芯片,这两样最核心的东西都不在万燕手上。他们只是将这两样核心技术整合在了一起,研制出了VCD这种产品。
但这种产品的组装门槛太低了,以至于只要能采购到配件,小作坊也能组装。一个普通工人,一天组装个十几二十台不成问题。
最主要的是,mpeg1标准去年才刚发布,DVD采用的mpeg2标准明年又将发布。到那个时候,技术门槛就会提高很多。而届时,拥有DVD各项专利技术的国外企业就会组建起一个专利联盟,配合着PC机崛起的浪潮将如彗星一般璀璨的华国VCD、DVD产业扫入历史记忆中。
“……明白了吧?mpeg这种标准,从提出的时候开始就规划了四代。现在,VCD是基于第一代标准研制的。但是VCD的视频分辨率比录像带还低,但电视屏幕是会越来越大的。从VCD起步,可以先赚一波钱,但要想长远发展,现在就要提前研究基于mpeg2的技术。”
宋阳看着李儒:“你有影视圈的人脉,有白手起家赚过那么多钱的经验,现在李叔捐了钱,能让你有机会涉足高科技行业。凯奇通信不用你管,特比特也已经比较成熟。做这个,你管生产经销,我管技术和宣传,李叔就看我们从这里开始,和外国同行干一仗!”
“真能行?”李儒有些不确定,“平爷,您怎么看?”
“我钱都捐了。”李平再次破有深意地看着宋阳,“小宋,为什么要拉上我?”
“您因为我都掏出这么钱出来了,我于心有愧,总不能一直让您花钱啊。”宋阳嘿嘿笑道,“而且您把捐给学校的钱都丢给我来处理,我忙前忙后的,也不想白忙。一起玩票大的呗,我还是只占个小股,跟着你们吃肉。”
“试试啊,我都行,亏了也没事。”李平很有趣地对李儒说,“他说能让你很快赚回一个亿,你怎么还不信?要不是他劝你,现在你已经亏光了吧?”
“……”李儒拍了拍脸,“得!反正有平爷兜着,那就干吧!我就一个问题,人这不是已经把东西做出来了吗?咱也照样子做?不会有问题?”
“那BP机先是国外出来的,波道还不是做了?”宋阳也不能讲万燕不会申请什么整机专利啥的,“何况李叔捐的钱,可以用来开发属于咱们自己的技术。李哥你就先筹备工厂,我仔细说说得做哪些前期准备!”
……
刘志听到心腹的汇报,人又是懵的。
什么威西地,什么什么玩意,家里的佣人说都说不清楚。
又是一个项目,但老爷好像又有兴趣参与了。
宋阳的出现改变了刘志两年来平静的舔狗生活,虽然最近因为他,自己得到了很多,但总觉得越来越不对劲。
主要是都不懂。
但老爷又偏偏对这个高材生另眼相看。
“刘总?再看看这一页,企业的财会制度里……”
为他“进修充电”的燕大讲师见他又走神了,只得再耐心提醒他一次。
刘志尴尬地笑着点了点头,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字和表格就觉得头晕。
不行,要是继续这样下去,老爷恐怕真的只让他继续做个管家了。
那小子讲出这么多高深的点子,恐怕就没安好心!
让自己来燕大进修也是!
好不容易挨到这课上完,刘志就打电话给李平,各种关心他生活,好像担心自己不在他身边,他过得不好一样。
随后又说奥门的朋友打电话过来了,又有什么新的好玩的,问李平想不想去。
“你好好学啊!吴校长说了一定帮我把你培养好的,有机会到燕大进修,一定把结业证拿到啊!不去奥门,我跟李老弟出去考察。”
一副大力栽培刘志的模样,但刘志欲哭无泪。
“老爷,您身体要紧,也不能太累着啊。出去考察,谁跟着您照顾啊?安全第一啊!”
“我带着阿乐呢,你好好学!”
李平说完就挂了电话,刘志心头一咯噔。
胡乐,老爷当年一个老邻居的儿子。虽然木讷,但挺得老爷喜欢。
不是送他去学开车学武打了吗?回来了?
真不对劲了啊!
……
燕大在理学方面的实力,实则是头名。
而华清,其实是以诸多技术应用研究的工科称霸的。
华国的第一个半导体专业,就是1957年在燕大设立的。
1975年,燕大设计出三种类型的1KDRAM,虽然比英特尔晚5年,但彼时同样领先于其他国家。
但现在,华国电子工业原本的势头已经断了。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国内的市场还很小,纯粹的科研投入得不到产业利润的反哺,开放之后还要面临从知识产权、技术水平、资本实力和应用创新等多方面的碾压。
VCD是电子工业中,尤其是消费电子领域华国此后多年里仅剩的创新者之一。再下一个不是追随者而是创新并且引领了风潮的,还是无人机。
随身听、mp3、PC机、手机……真正影响全球的电子产品,华国的厂商无一例外,需要面临森严的专利墙和元器件供应链压力。
现在宋阳觉得有此时“首富”的资金实力加持,也许可以尝试搞点事?
可信科学院的教授和微电子所的所长王元却懵了:“你是中文系的?”
“……是啊。王教授,这两个课题,现在经费虽然还少,但李先生已经承诺了只要进展顺利,后面将在这个领域持续投入的。”
王元疑惑的不是这个,而是这样明显挺专业的词汇,怎么会从一个中文系本科学生的嘴里说出来。
“……mpeg2的编解码技术、解码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王元问道,“不是mpeg1?现在mpeg2的标准还没出来啊。”
“应该快了,而且标准细节您肯定是清楚的,无非只是在走程序。”宋阳说道,“学校里有您和杨教授的传说,想了想李先生的需要,这系列的事刚好您和杨教授都能完成,就怕您瞧不上这个小领域……”
王元笑了起来:“还有杨芙的事啊?”
“对,那个请杨教授安排个学生大概也就做好了。”
这是VCD应用软件层面的系统开发,很简单。
但面前的王元和他的夫人杨芙却不简单。前者正是当年1KDRAM的研究带头人,后来华信国际的创始人之一;后者是燕大计算机系的系主任,参与了华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研制,主持了历经四个五年计划的国家重点科技公关项目青鸟工程,也是后来从软件开发培训领域出名的燕大青鸟的董事长。
一家双院士。
宋阳看着这个新近校里传得挺广的李平科研基金,出面的却是本校一个本科新生。
瞧他说话的样子和对计算机、半导体这些方面专业名词熟练的样子,也不像是个传声筒。
居然还是中文系的学生。
有些详细情况,边楷已经跟他说了。
这孩子不安分,还在校外做生意。
“……你们的目的很明确啊。我怎么瞧着,是要做那个新出的,但更先进的VCD?”王元颇有兴趣地看着他。
宋阳顿时很佩服:“您老慧眼如炬,始终在关注新动态啊!我们是觉得,有没有可能跟上最新的技术标准,拿到一些属于自己的专利。”
“DSP芯片……”王元琢磨了一下音视频解码芯片所属的大分类,看了看这个非同一般的学生,随后点头,“行,我来安排一个课题组。不过,想要有竞争优势,太难了。李先生不想买国外的芯片组装?”
宋阳只是咧嘴笑:“他有钱,想试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