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崖望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儒法合流,陈胜的人生推演,青崖望天,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胜的笔在写着。
笔下的青色光晕,越来越大。
“这是入了品的文章,这是能够进入圣者之眼的文章。”
山顶上的天人化身,纷纷动容。
这样的文章是诸子百家,有学子对本派大道有开创性的创造,并且也符合天下大道,才会出现这样的文章。
诸子大道乃是诸子结合理想与大道开辟出来的理想大道。
理想大道乃是包容诸多之道与理混合而成,这些道与理,根据开辟理想国诸子排列,构成一个诸子眼中的理想国。
若有后辈弟子对本派先贤的想法有什么反对,也可以自己结合其中一条道,对其加以改造,将这一条道扩展,发扬光大,这也是圣者们的希望,无论是理想乡还是理想国,都是一个学派的根基。
一人智短,众人智长。
纵使是孔子那样的大圣也需要三千弟子与孟子荀子这样的圣者,才能将儒家理想国发展到如今纵横文界的程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只有后辈弟子之中不断有人推陈出新,才是理想国完善的基本之法。
所以儒家有了孟子,有了荀子。
道家有了杨朱、有了庄子。
虽然他们都有各自对大道的理解,但是对于学派与理想国的发展却是极为重要的。
对于新出现,能够影响学派发展的文章,诸圣自然是很重视。
而这种能够影响学派的文章,自然是会让同一学派的圣者或者天人重视。
此时无上天之中,一位圣者就出于这样的状态。
他就是杂家的开创者,尸佼。
尸佼是杂家的开创者,他提出了合名法,兼儒墨的概念,昔年也是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
甚至当年的商君与他还有那么一丝关系。
对于自己的理想大道,他也是历经了很多谋算。
当初创立杂家之道,他就知道杂家大道的根本缺陷。
但是对于当年的他,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
这些年他一直在等。
终于他等到了吕不韦,等到了吕氏春秋。
在吕氏春秋上他看到了理想走进现实的可能,但是吕不韦迟迟不能踏出最后一步,这就让他有些难熬。
甚至他也在考虑,杂家的道,到底有没有问题。
杂家出,百家灭,这种构思真的有实现的可能吗?
纵使吕氏春秋,尸佼其实也没有太大的信心。
无他,杂家的弟子太少了。
不要说儒家那种弟子满天下的学派,就是一般的术数、阴阳学派弟子也远远超过杂家。
这些年他已经数次与吕不韦谈论,但是由于吕不韦自身的地位问题,这个事情也无法解决。
况且杂家还有自己的问题。
每年的文心试炼,他都夭仔细的查看,生怕有什么杂家弟子被文心试炼埋没。
虽然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念想。
但是今天,他居然发现文心试炼志气第一的人,居然是杂家弟子。
原本他还以为看错了,但是当他在竹简上写下杂家两个字的时候。
尸佼的眼睛终于亮了。
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可不同于黄石公那等天人,并没有弟子传世,虽然只是一个小学派,也有很多的弟子,至诚之道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感应。
直到此时才真正的相信。
“天地者,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在于动乱。”
“这是以大一统思想,开宗明义!”
勐然间,尸佼全身剧震。
“好。”
他的脸上充满了狂喜,他忽然明白陈胜这般书写的意义。
既然疆域上大一统,那么思想上也要大一统,圣皇这些年引文思想上的问题也闹了两次了,都是因为武力不分胜负告终。
思想大一统也是摆在所有大圣面前的问题。
只是用谁家思想大一统,却有根本的难题。
谁家的思想要放弃,这就成了诸子们争论的焦点。
按照诸子的意思就是,百家争鸣。
可是这百家争鸣,数百年,学派越争越多。
儒家不但没有统合天下诸子,自己内部也是内斗不止。
真要百家争鸣,只怕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都没有一个结果。
圣皇两伐文界,也是想要以武力统一思想。
只是当思想有了力量,连圣皇这等强人也无法压制他们低头。
而现在尸佼在这片文章上却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杂家出,百家灭。”
尸佼的脸上满是狂喜。
“哈哈哈。我杂家当兴焉。”
尸佼边笑边看,随着陈胜的书写脸上的笑容越盛。
“此子可传我杂家。”
看到后面尸佼已经明白了陈胜的思想到底是什么。
“大一统思想为根基,日批法骨,道家调和,兵家手段,这不就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杂家化吗。”
尸佼连连大笑。
“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主张,这只是初步构架了杂家理想大道的框架,里面的血肉经络,怎么填充呢?”
他的眼中光芒闪动,他已经有些痴狂,未来这一日他等了已经有一百多年,当年他看中了商君,可惜后来投了法家,后来又看中了吕不韦,可是始终没有将杂家发扬光大。
他就好像在黑夜里面寻找光明的人,照亮许久,心中都没有了期望,却看到了一丝光亮。
同时在皇极天一处的吕不韦也有所感应。
“这倒是一条不错的思路,可惜是个齐人。”
他一声叹息。
这样的杂家之道固然是杂家学派之大幸,却是秦国之大不幸。
他这个已经失去了权利的秦国相邦,该何去何从?
一时间有些恍忽。
而在理想山之外的众圣脸上却是一片凝重。
虽然理想山有各种的防护设施,但是对于圣者来说,观甲兵学子的答卷还是可以的。
原本在四处查看的诸圣,目光渐渐都被陈胜吸引。
不论是安期生新写的老庄之道,还是申写的诗经之道,都不再吸引诸圣的眼睛。
这二位志气九尺之上的人杰他们所写的文章并不差,对诸子学说也写的极好。
可惜却没有跳出樊笼,另辟蹊径,不过是在前人的圈子里打转。
但是陈胜这文章可不一般,许多人都看出了他的野心。
不过诸圣虽然看重,却也不会有太多的忌讳。
前面已经有一个董仲舒了,有这样的大人物,震惊天下,再看陈胜的文章顿时就没了那么多的心思。
而且对方只是一个学子,比之董仲舒这样能改变天下未来气运的人物,相差太多。
“这应该是受昨夜董子大贤的影响,齐根本之理大一统,就可以看出来。不过此子倒是有些智慧,就这一篇,明本山他都能得到不少的气运。”
“嗯,大一统思想运用到杂家,此子确实有些机敏,只是我更看重的是他对诸子的选择。”
“儒皮法骨,内圣外王。”
“这是一条可行之路吗?”
一位圣者发出了自己的思考。
许多圣者眼中都发出光芒。
儒皮法骨,这是为他们重新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既然可以儒皮法骨,那也可以道皮法骨,或者道皮墨骨。
只要敢想什么都有可能。
在场的诸圣,瞬间就联想很多,他们可不是什么蠢货,对他们来说,只要开出一个头,剩下你的就简单了。
一瞬间,所有的议论都没有,只有各种意志的交流。
…
随着陈的书写,他的隔间之上,此时已经青光四溢。
无论是之前过去的学子,还是刚刚过来的学子,他们都发现了这里的异常。
“这是理想合道。”
有见识的学子也很快想到了是什么原因。
这是书写的大道与理与学派的理想大道产生了契合。
“果然是志气九尺之上的人物,就是不一般。”
有人感慨在,甚至道心也被影响。
而上面的安期生看到这个情况,心中则是万分欣喜。
“看来昨天我做的真不错。”
申看了看,继续书写毫不动容。
当陈胜最后一个字书写完,青光已经在头顶上有三丈高。
陈胜也不管这些,这一篇写完还是有些意犹未尽。
他只是在文章里面构架了他杂家思想的框架,具体如何搭建,如何融合在一起还没有写,反倒是有些不吐不快。
起身,加快脚步,往第二关走去。
他一离开隔间,竹简便出现在山顶天人化身的手里。
“诸位这几乎就是一篇另辟蹊径的文章,用传统的看才气的手段,应该不妥,不如我们等他三篇文章一起写完完在看才气如何?”
有一个天人化身思量着说。
“却是他这样的文章,一篇只是残篇,需要很多的文章才能将大道完善,只看一篇有些不妥,不如全部。”
“那就三篇一起看。”
天人化身们商量好,便继续看。
陈胜此时已经来到第二关,此时安期生已经开始往三关出发。
陈胜倒是没有太多的顾虑。
这一关虽然有时间限制,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时间是极为充足的,毕竟这一山的奖励只看文章质量。
安期生回头笑了笑。
陈胜点头示意。
待陈胜落座。
他便开始准备第二篇文章了。
这一篇怎么写,陈胜就在思量了。
他必须要提出第二个杂家的思想出来。
一个成熟的学派没有一个好的主张根本就不可能的。
但是像合名法,并儒墨这种夸夸之言,并没有什么用处。
只是该怎么写,陈胜却一时间拿不出主意。
想了想,还是顺着之前的思路继续写。
儒法合流,法礼共治。
“夫霸者之道在于法,王者之道在于礼。昔者文候,儒法并用,强魏于战国,后有商君法治,二十年强秦,从此法家独尊,儒道不行于世间。”
“王道非不融于霸道,实乃时也,势也。”
“而今圣王在世,法治德治,王道霸道当再论道。”
陈胜写完这一段,他已经完全整理好思路。
这一篇文章的重点,就是要将如今齐法从秦法之中吸收的严酷法律,在放宽松。
一些事情归于道德,一些事情归于律法。
只是其中的度,陈胜却没有详细的书写。
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这是从法家手中夺取权利,陈胜若是写的太过难免会得罪法家。
此时他还没有实力与齐国法家那位大司理一较高下。
要知道,韩非向来主张,儒以文乱法,陈胜提出儒法共治就已经是得罪此人了。
不过既然想要儒法共治,法家的退让是必然的。
齐国现今的法家势力太过强大,而律法也是过于严苛,虽然被没有昔日秦国那般道路之上,尽是受刑之人,但是相差也不多。
最主要的是陈胜也在为将来考虑。
文心试炼之后,他必然要去北方为自己取得更强大的势力。
男儿功名只有战场上获得的最为实在。
但是北方一旦开战,六国也必然反齐。
大齐要两方面作战,必然难以兼顾。
而他也会如上次推演那般,再次陷入圣皇的谋划之中。
他需要一步步试探,圣皇的谋划是什么。
这就是他的落子之处。
在他心中,这世间最强大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圣皇,一个是秦王政。
秦王政是原本的始皇,天意所钟之人,几次推演他都是未来的王者。
圣皇自不必说,推演之中他已经两次死在圣皇手里。
而儒法合流就是改变开始。
圣皇有他的谋算,但是他能算尽天下人心吗?
陈胜不信,太子、太孙就完全没有自己的小心思。
法家韩非他们谁能掌控,将韩非的势力,打掉一些也符合他们的利益需求。
当然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原因。
陈胜也是从《圆圈正义》的序言上看出了一些东西。
宽容与平等。
他甚至隐约看出了未来法家的影子。
他想试一试,这样的理念能不能在这个时代培养出一丝苗头。
哪怕只有一丝,也足以照亮这个世界。
每一个人都是一盏灯,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
这一个小心思,陈胜没有写,但是却暗藏其中。
尸佼看着陈胜的书写,眉头一皱。
儒法共治,法礼共治。
这倒是有写让他意外。
在他的考虑之中,陈胜此时应该如何写道家如何调和阴阳。
儒家、法家和道家。
这里面最重要的应该是道家。
“为何会这般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