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知鸿鹄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成为灵鬼,燕知鸿鹄志,燕知鸿鹄志,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与狗娃子分别后燕知易再次遇到一名鬼差,这次的鬼差与以往的不同,这个鬼差相貌与常人无异,身穿紫色衣衫,他左手有一本名册,右手上拿着一条绳索,他自称为勾魂鬼卒。
燕知易看到这个勾魂鬼卒又抓走一个怨鬼缠身的凡人后,他连忙凑上去问“鬼差大人,请问我如今可轮得上投胎?或者能给我个投胎号码牌吗?再不然,我能否问问我的父母是否已经投胎了?”
听燕知易的三连问,那勾魂鬼卒皱着眉拉长了脸,不耐烦的上下看了看燕知易,但片刻后它神情一变,面色恭谨,连忙躬身道“大人,您乃灵鬼,恕在下无能为力,并不能拘您魂魄引入地府。您这三连问,恐怕在下无法作答。”
燕知易一头雾水,自己怎么就变成灵鬼了?明明就是极其普通的一个人,死后变成了鬼而已啊,他再次问勾魂鬼卒“鬼差大人,你是不是看错了?我不是什么灵鬼,要不你再仔细看看?”
那索命鬼上看下看,又绕了一圈看,俯身拱手恭恭敬敬的回“灵鬼大人,灵鬼介于人与鬼之间,依在下看来,您面相身量与常人无异,又不受地缚、不惧阳光、且身无怨气,死痕尽消,正是灵鬼无疑。”
燕知易微微皱眉再问“那我是怎么变成灵鬼的?就算我是灵鬼又当如何?灵鬼不能投胎吗?”
勾魂鬼卒谦卑回道“据在下所知,灵鬼是属于极为稀有的鬼类,成为灵鬼的机缘可遇而不可求,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极致配合,据说强大的灵鬼能夺舍,借尸,转世等能力。至于您为何会成为灵鬼,在下也无解。”
他摇摇头接着说“在下当鬼差数百年,只在初入职时听过判官崔府君提过灵鬼,判官曾对我等鬼差们说过‘若灵鬼出现,当即需向地府报备,不可宣扬不可怠慢。’故灵鬼大人若要投胎的话,在下还需先想地府报备一番,才能为您引见阎罗王大人,您若有更多疑问,且再自行前去问问阎罗王大人吧。”
燕知易心头怅然再问“那有劳你帮我尽快引见一番,辛苦你了。那我是留在原地等你回复吗?”
索命鬼说“还请灵鬼大人耐心等候,您可随意游走,不必徘徊于此,在下若得了批准,自会寻您引入地府去的。”
燕知易点点头,道了声有劳后,就与勾魂鬼差分开别过了,他再叹了一口气,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为了稀有的灵鬼,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注:取自诗经)燕知易死的时候家乡的杨柳依依拂动着枝柳,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而今不知不觉竞已大雪渺渺,天地连成一片白,不禁让人感叹着白驹过隙,物是人非事事休……
这天,燕知易先前遇见的那只勾魂鬼卒步履焦急喘气如牛的奔向他,不知道他一个勾魂的鬼哪来需要喘气,等勾魂鬼卒稍稍平复了些后,他才开口问道“鬼差大人,这是得了批准了?”
勾魂鬼卒俯身拱手,稍显急促的说“灵鬼大人,我们阎王爷让我来请你去地府一趟。”
燕知易欣喜道“阎罗王相邀,在下自然兴之所至,只是不知此番过去是否能投胎?”
勾魂鬼卒恭敬的低着头说“小人并不知道阎罗王大人这次相邀所为何事,至于投胎事宜,还请灵鬼大人自行问之。”
燕知易心情很好的拱手说“既然如此,那我一去便知。有劳鬼差大人为我牵桥搭线引见阎王爷了。”
“这是在下职之所在,应当做的。灵鬼大人不必言谢。”
燕知易笑了笑,抬手一伸示意请。勾魂鬼卒点点头,他把手上的铁链往燕知易身上一甩,圈住他后,另一只手拿出一张符箓,口里又快又低的默念几句,旋即掐了个决,两鬼就此被一团黑烟笼罩,浓雾散去后即不见踪影了。
来到地府后,勾魂鬼卒在前边引路,燕知易好奇的四处打量,看了看后又感叹着战火纷飞的年代,无辜惨死的战鬼实在多了些,一个个穿着破败甲胄面目全非的战鬼,那一张张不堪入目的鬼脸上喜气洋溢着,原来是临近投胎了的些许欢喜。
也有不少妇孺幼子饿死鬼,瘦骨嶙峋奴隶鬼,乌青惨白病死鬼等等,让人看得好不触目惊心,竟然无一鬼是安享百年无疾而终的,哎,这世道。
越往里走就越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怨气,燕知易抬眼望去,路的尽头竟有一个深渊,冒着滚滚的黑气,无数鬼哭狼嚎从底下传来,那群鬼哭声令人惊栗,燕知易拉住勾魂鬼卒,问“鬼差大人,那是什么?”
那勾魂鬼卒说“那是怨气池,里面都是黑白无常抓来的怨鬼,它们四处为祸人间,所以要进怨气池洗涤掉怨气方可重入轮回。只是这怨气池…算了,我们先去觐见阎王吧。”
燕知易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阎王殿,殿堂肃穆庄严,黑色渗透在整个宫殿,竞莫名能压抑人的情绪,让人情不自禁的恭谨神情,端正态度。
勾魂鬼卒在前十分恭敬的躬身拱手说“阎罗王大人,灵鬼大人来了。”
燕知易抬头看去,上座的阎王爷,看起来很有一番鬼界大佬的气场风范,年龄不详,观有四十不惑之态,表情不苟言笑,冷淡严肃,身着黑色精致官袍,袍身有暗金色的衣襟与袖口,他手持一本翻开的黑色名册,垂眼扫字。
听言,阎王爷微微点头抬手一挥,勾魂鬼就俯身拱手退下了。
阎罗王看着燕知易,语气淡淡,开口道“燕知易,公元前207年死于巨鹿之战,巧得上天赐机遇,得已修炼为灵鬼体,是否?”
燕知易俯身拱手称是,再抬头问“阎罗王大人召见在下所为何事?斗胆问句大人,我何时能入轮回?”
阎王爷不苟言笑,态度却和缓,施施然道“灵鬼大人不必如此多礼,你乃有造化之人,故不必急于投胎,你且安心在世间任意游历,等渡劫时机到了,你自会知晓。”
燕知易疑惑道“大人可否告知在下,灵鬼之劫是何解?”
“灵鬼千年一出,一出千年,你未到时限,百般成果皆有可能,渡劫一事且看你造化了。我此时也无能为力,无法替你解惑。”阎王爷虚虚实实这么一说,燕知易也不好再问到底,只好再问别的“那我往后该如何修炼?我也会有术法吗?我在世间能为所欲为且地府不会管我吗?”
阎王爷摇摇头笑着说“灵鬼灵鬼,半灵半鬼,可修仙,可厉鬼。你若所修正道,自会有些术法,而你要想修邪道,也无人阻拦。只是你应记住,修道成仙多不易,一朝入魔常有事。我赠你十二字:克己守礼,谨言慎行,固守本心。若你做到,那便最好。”
燕知易躬身拱手道“多谢阎罗王大人的谆谆教诲,在下一定铭记于心,克制言行。只是我还有疑问,我该如何修炼正道?”
阎罗王伸手在空中一抬,燕知易就被扶起,他再抬头时就听见阎罗王说“我这有鬼修灵力的入门小记,你可拿去参详参详,不过切勿贪图捷径,万事还需自己时时多加勤勉方能得道。”语毕,他空手一挥就凭空变出一本黑色的小簿,那黑色小簿自有感知般漂浮在燕知易面前。
燕知易双手接过后再俯身道谢。
阎王爷补充道“还有,我这有一根传音简送与你,你若遇急事,就可凭此传唤黑白无常,若遇他们二人都解决不了的事,便可来找我。”那平平无奇的传音简朴素至极,唯一不同寻常的是竹简上若隐若现的红色铭文。
燕知易再双手接过传音简后躬身道谢,又无其他疑惑了便与阎罗王告辞,得了应好后他就离开地府了。
他一出地府,世间竞已至公元前196年了,这一年里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死了。
燕知易一直对受了奇耻大辱却仍面色如常的韩信十分佩服景仰,若让此时的他来受同样的耻辱的话,他还未必能做到浑不在意,面不改色。
故听闻几只小鬼在说着韩信的遇害后,他就有心四处寻找韩信。
好不容易问了众多小鬼后,燕知易终于找到韩信了。与其仅浅谈了几句而已,燕知易就被韩信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韩信字子房,刘邦曾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就连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慧眼赏识并举荐了韩信的萧何都曾出口夸其道“信,国士无双,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楚汉人言“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无数双眼睛见证了韩信成就辉煌的一生,他是能跻身于历史顶端之一的战略家,军事家,“神帅兵仙”的韩信,无疑是伟大的。
燕知易毕恭毕敬的问“子房先生,您如此雄才伟略,何以落得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的下场?”
对于自己所得的下场,韩信早已释怀的笑了笑,说“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注:取自史记)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子房自是心中明了,任史书怎样记载评论我,我自天地一身浩然之气。”
燕知易深受震撼,该是有怎样气魄的人,才敢说自己是为天地浩然之气?又该是怎样坦荡的一个人,才能如此心无芥蒂的坦然面对被烹藏的下场?
燕知易深思,这些时势英雄何以下场都如此惨烈?白起、项羽自刎,蒙恬吞药自尽,韩信功高被斩…悠悠历史里,是否会出现一位能够爱惜并平衡他们的帝王?或者是在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下,所有雄韬伟略的将才出势后都要规避锋芒才能免招君主的杀身之祸吗?
燕知易不解,如是问韩信,韩信只是对他笑笑后说“那你就用你的这双眼睛帮我去看,看这历史长河将会是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番奇景,诸子百家种种思想,往后又将出现哪种新颖出奇的政治思想,足以震撼住君主、将士与天下间的平衡……”
他摇头轻叹道“子房不才,先行至此,燕兄是有造化的,可以长长久久的停留世间,观看百态千样的人生,见证盛世王朝的演变。”
燕知易摇摇头说“可是我并不想长长久久的停留世间,我更想投胎转世,祈祷着下一世能平安无战乱,百岁又无忧。最好还能享受天伦之乐。”
韩信无奈笑笑摇摇头,对燕知易拱手道“燕兄乃上天眷顾之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子房相信,你往后必是有所作为的,万万莫要辜负人间。”
燕知易听及此猛地幡然醒悟,世人千千万,为何独独留自己一缕孤魂?上天是否想塑造一名见证者?
见证着在个人与国家间,在儿女情长与国仇深恨间,上天的眷顾是想让他替这些伟大的先人者见证,在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是如何日新月异与沧海桑田。
见证着后来者又是怎样掀起波澜改朝换代,创建辉煌。
见证着哪种思想的统治才能真正建起太平盛世,百姓安康。
燕知易当下就冲韩信躬身拱手道“知易明白了,多谢子房兄。”
韩信淡然与他相视一笑,就此阴阳两别,韩信是投胎为阳,燕知易是遵从天意,作为上天宠幸的一只阴灵鬼,那就让自己好好看看这世间的万般风起云涌,惊涛骇浪。
送别韩信后,燕知易深知自己身上还有很多不足,借着四处游历,努力充实自己。
只是西汉年间,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的道教悄然兴起,可是这对燕知易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两者并无相干。
燕知易流浪世间多年,眼见又起战乱。
虽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燕知易怎么也不明白,历经几百年的战乱为何还不休止,为何汉朝建立又统一后使用了轻徭薄税的政策,仍然还会有数不清的大小战乱,诸吕之乱,七国之乱…不曾停歇的战役,早已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千疮百孔。
这些站在顶端的政治家究竟是在争什么?万人之上的那张龙椅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人义无反顾拼死相争?
是能长命百岁千秋万代吗?也不尽然吧,登上皇位的人鲜少能百岁无忧的;是能所愿皆所得,天地生万物尽在掌握吗?也不可能吧,太阳东升西落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这又哪里是人力可妄为改变的……
燕知易真心希望将来会出现这样的帝王,他爱民如子,他知人善任,他修身养性治天下,盛世太平,百姓安康……
只是无论上层阶级王侯将相们有多少尔虞我诈阴谋诡计,终是底层的贫困黎民饱受战乱之苦……
燕知易不知是该为誰感到悲哀,该为那些被碾压在历史车轮底下伟大的改革变法者、雄心抱负者?亦或是该为穷苦无产者,老弱病残者?到底出现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才能平衡天下万民?
可惜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告诉燕知易这一题的答案,因为这是一道贯穿了整个帝制时代的古老命题,此刻的他,如无头苍蝇般,如饥似渴的苦读万般书籍,试图寻找他想要的答案。
很快,历史迎来了转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