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功告成
此中有璇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功告成,分解系统从废品站炼金开始,此中有璇玑,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华国本次的新型电池发布,直接让本国的dp增速又跨上了一个台阶,而且这项成果的发布,也严重打击到了霉国的不少产业,这直接导致了他们这个季度的经济增速降到了负数。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恐怕只需要十年不到的时间,华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就能超越霉国,登顶第一。
所以现在不光是霉国,就连他的一帮簇拥们都压力很大。
时间来到年底,实验性的测试已经做过了几轮了,附属的各项设施也都已经准备完毕,就等着最后的试运行了。
刘部长和程旭坐在实验室外的长椅上,望着天上的晚霞,有些感慨地说道:
“前两次见面的时候,我怎么也不敢想现在的这些成就,感觉像做梦一样。”
“我们国家这么多年过来,不就是一步步把梦里的画面变成现实吗?况且我们现在的基础,已经比那个年代好了太多太多了。”
程旭也眯着眼睛,听着耳边的虫鸣声,从容回答道。
听见程旭这样回答,刘部长也忍不住笑着说:
“是啊,不过还有件事要告诉你,我这次可是专门请了两天假过来的,我那边事情都等着我去办呢,你这边可不能耽误我宝贵的假期时间。”
“等着看好吧,我也想找点做完这个项目了好好放个假呢。”
程旭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这段日子以来,他的确是一天都没有好好休息过。
即使是研发的空余时间,他也要么是指导其它部件的研发,要么就是学习整理专业知识。
倒不是说程旭是个工作狂,只是越发地深入了解这些深奥的知识,他越能从其中找到价值和意义,也更能乐在其中。
当然了,这也是为了能够早日做出成果,早一天退休。
明天这次实验已经算是最后的测试了,不管是其中的重要程度还是带来的意义,都不是上次可以比拟的。
所以不光是这处项目基地里面,就连方圆上百里都开始严密布控。
从今天开始,也已经有陆陆续续的专家领导观摩组到来了。
没错,这次定义的是观摩组,而不是考察组,实际上,他们也都是特地来见证此次历史重大突破的。
最终测试时间定在了第二天上午,不过今天对于所有人,注定是个不眠夜。
受益于程旭团队研发出来的高强度、高熔点的钛钨合金材料,整个核聚变托卡马特装置的大小,并没有想象中的庞大,但一眼望上去,仍然给人一种莫名地来自血脉的激动。
和上次的点火试验有所区别的是,这次已经是整个设备的完全形态了,如果能够成果的话,就代表着立马就可以投入到生产使用当中去了。
实际上,可控核聚变在过去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根本没有人清楚,这项技术到底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突破的。
它就像一个黑洞,你完全无法知道往里面扔多少东西才能把它填满,所以世界各国其实都没有投入太多资源在这项技术上面,因为它的收益率完全估算不出来。
但这次不一样了,有了程旭的加入,相当于把这项技术的研究加上了一个进度条,同时在他的帮助下,这个进度条还跑的飞快。
可以说,就算这次的实验最终没有成功,程旭也完全当得上一声“核聚变之父”的尊称。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设备终于启动。
就连国家的大领导这次也在京城观看着现场实时传输过来的影像。
这次的可控核聚变如果成功了的话,所带来的收益是远远大于上次的新型硫硅电池的。
电池技术虽然先进,但实现的技术突破并不多,更多的是在于运用到了很多以前并没有想到的方案。..
而且这个东西,既然要投入商用,那必然是无法很好的保密的。
在有一个现成的产品的研究下,那些发达国家只要肯愿意投入人力物力,用不了几年也可以搞出来,到时候也就只能靠建立专利壁垒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了。
在明面上,别人确实不会用你的技术生产产品,但私底下,一定是很快就投入使用了,所以这项技术虽然为国家挣到了足够多的利益,但终究也只是一时的。
但可控核聚变就不一样了,如果那些发达国家也想着去研究,那等着他们的,绝对是一个大坑。
可控核聚变所涉及到的技术难题和技术突破,可不是一个新型电池能够比拟的。
他们的技术团队估算过,如果没有程旭的带领的话,就算把核聚变反应设施交给他们研究,动用举国之力,花费十年时间都大概率出不了成果。
以它的精密和复杂程度,就算其中有一项没有达到要求,最后的结果也一样是失败的。
所以那些高层领导,倒是巴不得那些发达国家跟风去研究。
等到大量投入之后,他们才会发现,什么叫沉没成本,到时候想抽身出来都不一定能下得了这个决心了。
设备启动的这几分钟,犹如过去了几年那样漫长,随着代表正常运行的绿灯亮起,在场的所有人,才终于抛去心中的所有杂念,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反应炉上面来。
程旭也有条不紊地盯着各项数据的变化,一边听着其他几位工程师的汇报。
这次完整体的设备启动,各项数据可不是他一个人就看得过来的。
“程工,温度上升稳定,另外,反应炉外围的问题已经接近临界点,但上升速度已经放缓了。”
“程工,我这边监视的等离子体磁场波动都在正常范围内。”
“好,再等三分钟后,汇报情况。”
此时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紧张,生怕运行中出现什么状况。
三分钟过去了。
五分钟过去了。
就连远在京城的那位也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成了!”
这个牵动了无数人心脏的项目,在此刻,终于正式宣告了它的成功。
不过这也意味着,有更多人需要忙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