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7章 李素的秘密武器,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浙东匹夫,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甘宁在江夏、庐江、豫章三郡交界附近的长江沿岸数县,放火劫掠制造麻烦、闹腾的范围绵延二三百里,东吴腹地一夜数惊。
与此同时,李素本人在作为长沙门户的巴丘港,带着两万五千人的主力战兵,已经做完了决战前的物质准备。
当然,李素后面带来的这批将领和士兵,会继续每天保持训练,加强与新式装备和战船的磨合,同时由甘宁这边留下的老兵进行传帮带,调整到最佳状态。直到周瑜什么时候被勾引出来,即可迎头痛击。
因为甘宁要负责诱敌,而赵云等陆战骑兵将领要在当阳-宜城一线的陆路防区封堵以为疑兵,所以李素手下用于这场水战的将领,也不是很多。
李素自己是不会战术指挥的,他只负责战略。把敌人逼到他希望的时间、地点、形势之下开打,这是李素的职责。至于开打之后,还是要靠将军们。
如今李素麾下的水战主将,还是得靠两个月前刚刚损兵折将的“败军之将”太史慈,未来决战的时候或许还会加入周泰。另外还有一个原本也在长沙、江陵一带略习水战的黄忠。
原本历史上的黄忠年过65才投入刘备阵营,几乎整个军事生涯的建功机会,都集中在平定益州(包括汉中)的那数次战役中,所以没捞到水战的机会。
不过,黄忠既然是荆州本地人,跟着刘表刘磐混过,水战肯定是会一点——哪有南方将领完全不习水性的。何况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黄忠只要指挥好弩手部队,一样有机会大放异彩。
……
或许有人会觉得:甘宁这次去游击,敌后骚扰围魏救赵,都带了足足五十条新式大福船,那李素这边决战战场留下的大福船,一定会更多吧?
这个认知,就恰恰偏离了事实,因为李素根本没有为自己的决战舰队留成建制的福船,就算偶尔有几条,也是执行侦查、传令任务的。
而所有战船上的武器装备配属,也是跟甘宁那支游击舰队风格迥异。
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大福船还太少——汉军大规模建造大福船的时间,才刚刚一年,最初几个月还是在交州那边
造的。后来在湘江流域和洞庭湖造新船,满打满算不到十个月。
这么点时间,能造出五六十条大福船就很不错了,当然是绝大多数都给甘宁带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另一方面,李素这边的舰队,目标是水上决战,不是打游击,周瑜也不存在跟李素放风筝的可能性,所以航速优势就没那么重要了。
既然如此,李素要留的当然是近战能力超群、速度指标可以略微牺牲的型号。包括那些早在赵云镇守长沙任期时、就开始建造积累的老船、旧式战船。
(注:这个“老”,是相对于普遍船龄才一年的大福船而言的。刘备阵营在长沙造船厂造的船,最老船龄是五年,也就是192年下半年造的。三国的战船使用寿命普遍在三十年)
这些战船当中,最大也是最老派风格的一种,叫做“五牙战舰”,是从传统两千多人载量级别的楼船改良而来。尺寸更大一些,满载可以装三千人,还能装不少重装备。
“五牙战舰”这种东西,历史上要隋朝灭南陈的时候才发明出来,最大的特征就是船头和船舷上累计装了五根巨大的拍杆。拍杆全部放平时,船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和龟四肢都伸展开来的大乌龟。
拍杆长度有数丈,前端装一个上千斤的大锤头,一旦敌船贴近时,像守城战放吊桥一样把锤头放下来,砸中敌船后直接就是一个大窟窿,很快就沉了。
历史上隋初杨广罚陈时,拍杆的材质只是一块钻了孔的大石头,砸南陈的战船一砸一个沉。此后几百年内,五牙船的拍杆锤几经改良,到富庶的宋朝时就变成了尖头铁锤。
比如靖康之难时,韩世忠在黄天荡大败金兀术时,开的五牙战船就已经进化到铁锤了。不过南宋再往后,五牙战船就再也没发挥过威风,最终在灭宋之战后淘汰出了历史。
蒙元灭宋的最终之战时,宋将张世杰也是有五牙战船的,可是显然不适合长江口和杭州湾海面的风浪,从焦山之战开始,宋军大船面对蒙元灵活小船都是被动挨打(当然宋军士气低落、不得不把船连起来不利火攻,也是原因之一。一个朝代快
亡的时候往往各方面都不行了,不能怪某一个原因,具体不多水)。
李素当然是知道这些前因后果的,说这些,只是证明他内心很有逼数,几年前赵云初镇长沙时,李素安排下暗暗造船以徐图江东的计划,就已经算好了自己这些装备是用在什么战场环境下的了。
反正,只要别到建业更下游、靠近长江入海口的水域作战,五牙战船的稳定性和适航性绝对是够用的,扬长避短有利无害。
东吴政权如今的政治核心就在建业,将来拿下建业战争基本就结束了。所以也不存在像对付定都会稽的南宋政权那样、打下建业还得过江阴继续往东打的麻烦。
或许有人会奇怪:历史上五牙战舰既然是隋朝才发明,如今刘备阵营提前四百多年造出来,研发过程中就没遇到什么技术难点么?也没见之前李素对这事儿花了多少心思、亲自指挥开挂呀?
但事实上,还真没遇到多少无法克服的技术困难,李素依然只是提供了一个立项思路,下面的人就做出来了——主要是因为刘备阵营有这方面一脉相承的技术积累。
早在190年平巴郡的战役中、刘备军俘获甘宁后、跟刘瑁在钓鱼城相持时,就早早发明了“乌鸦喙”这种模仿自罗马乌鸦战舰的登船跳板装备。
而乌鸦喙和五牙战舰拍杆其实是异曲同工的,把机构和强度放大就行了。研发过程中的曲折都只是测试调整就能解决的体力活,不存在原理性困难。
把杆子从薄薄的跳板基础上加厚,变成整根的树干削成四方形截面,强度撑得住重锤的坠落。锤头也从原本只用于钉住敌船防止挣脱的尖钉,放大到几千汉斤的锥头铁锤。
当然了,李素早在193年的一次视察中,见过当时还处在实验试航阶段的五牙战船,然后发现这种拍杆锤依然不太好使,所以提出了些许改良意见,把锤子分为两大类——两舷的龟四肢依然用锥头重锤,而船头的**换成斧刃状。
这个形状设计,自然是来源于李素穿越前玩过的《刺客信条:奥德赛》和《罗马全面战争2》等游戏的启发,奥德赛里卡姐的旗舰不就是
典型的希腊罗马式撞角战船,撞角就是一把垂放的斧刃或者说锛刃形状,这种结构最适合撞击敌舰把对方撞断。
华夏古代的战船因为是平头,没有龙骨,很少搞撞角。但现在既然李素提前把战船的龙骨结构发明出来了,汉军的五牙战舰也在传统楼船基础上弄了框架龙骨,强度足够。
那么,顺带着把船头的拍杆跟撞角融合,变成一柄既可以固定突刺、也能从天而降的几千斤重大斧头,斧刃拿来撞,斧刃两端的尖角用来砸,正好把装备的潜力发掘到极致。
当然了,后续研发时还有过不少小波折。
比如一开始的时候,拉住拍杆的麻绳设计不合理,拍杆的木杆和金属锤头的总重量配比也不合理。
结果导致拍杆放下去之后,锤头过重、没砸到敌船的情况下,会拖得五牙战船本身重心不稳、剧烈左右摇摆。甚至还有锤头在重力和惯性作用下、带着拍杆一路下坠、最后坠到抡了半圈后杆子砸到自己船舷——
幸好杆子长度超过船舷到船底的高度,所以锤头砸不到自己,倒是没发生“自己抡的锤没砸到敌人,惯性抡回来半圈砸死自己”的乌龙,只是杆子撞断、船舷也微微撞裂、锤头掉到水里沉底而已。
后来,李素和诸葛亮也研究过这个问题,通过“杠杆原理”的物理思想给了工匠们一些计算经验:要确保木杆提供的储备浮力、乘以上浮的杠杆力矩,要大于锤头超出浮力部分的重力、乘以下撞的杠杆力矩。
这样后来再造出来的拍杆,只要没拍到敌船而是拍在水面上,越到水下速度越慢,最后被木杆的多余储备浮力拖回水面扶着。战船上拉绞盘的士兵就能像守城时收吊桥一样把拍杆重新绞起来,准备下一次砸击。
这个过程中,充满了那么多物理计算的设计,怕是将来让周瑜看到了实物原理,一时也想不明白。除非是直接拿到原件仿制,否则以东吴缺乏数学物理定量计算人才的现状,哪怕模仿一两年,模仿出来的也都是“会抡锤把自己砸死”的歪瓜裂枣。
除了拍杆的五牙战舰之外,李素一方在战船方面倒是没有更多精彩绝
伦的新设计了。不过船用战斗装备方面,还有很多小优化。
毕竟造船很慢,大型战舰不提前一两年布局,根本看不到影。但船上用的武器,却可以以较快的周期更换迭代。
自从两个月前太史慈试探性进攻败给周瑜后,李素也结合周瑜的战术特点,临时琢磨了一些新的小玩意儿,都可以在决战中立刻用上。
——
(ps:第二更下午五点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