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吃俺一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14.水利,不宋,妖精吃俺一棒,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祭天之事,算是比较圆满,雨停了,风息了,天气变得晴朗起来。
只是太湖积蓄的水量还是大大超出了承载,平江府和嘉兴府都有不少地方因为泄洪被淹浸,还得过上几日才能完退水。
还好是有计划的泄洪,水势比较缓和,除了田地里的庄稼比较没有办法,其他方面的损失还是得到了控制。
赈灾自然也是免不了,不过有吴潜等官员操心,赵孟启也乐得做甩手掌柜,也就签发一些文书,以及军队的调令。
大多数时间,他都忙着照顾四个小娘子。
虽然这时代的人没后世那么娇贵,不过在雨中浸泡太久,还是有不少人病倒了,而绾绾四个更是因为大悲大喜,伤了元气,无一例外的都倒下了。
四人之中,绾绾病得最重,或许是因为习武,身体底子较好,恢复得还算不错,隔天就能下床行走。
赵菫从小身体就不好,也就是这几个月里,营养跟上来了,赵孟启又比较上心,医药锻炼方面都很周到,不再那么脆弱,这次伤风问题也不大,修养调理上一些时日就行。
赵葙这金枝玉叶,在以前身体也是娇弱得很,瓷娃娃一样,不小心就会碰坏,出宫后反倒是强健了许多,这次病倒后,昏睡了一天一夜,也渐渐好起来了。
反而往日间,最是活蹦乱跳的钱朵,病情多有反复,三天过去了还是有气无力的,只能一直躺着。
生着病,四人都是分开住的,虽然都安排了侍女,赵孟启却不得不四个屋子轮流跑。
午间,赵孟启给她们一一送去饭食,最后提着食盒,进了钱朵的屋里。
往榻上一看,衾被外面只露出散乱的青丝,不见钱朵的面目。
「你怎么趴着?」
听到赵孟启的话,钱朵却没动,只是传出闷闷的声音,「又不能起床,除了躺,就只有趴了……」
「本来就小,你也不怕压没了。」赵孟启打开食盒,随口调侃了一句。
钱朵羞恼,「要你管!?」
「好好好,我不管,先起来吃饭吧。」赵孟启把小案几搬到榻边,招呼着侍女,「青羽,扶小娘子起来。」
钱朵却耍着小性子,「不饿,不想吃!」
赵孟启苦笑,挥挥手让青羽先出去,然后坐在榻边,把钱朵扳了过来。
原本绝美的面容,此时却毫无血色,憔悴中还带着轻微的浮肿,眼睛紧紧闭着,气哼哼的。
赵孟启给她叠好靠枕,想托着她靠坐起来,钱朵却不乐意,「没力气!」
没力气还这么嘴硬?
「好好好,我伺候你总行了吧。」
无奈,赵孟启只好搂着她,让她靠在自己怀里,温香软玉,却有些滚烫,他倒也没生出什么坏心思。
「以前我给你做牛做马的,你服侍我几次不应该么?」
钱朵眼角露出欢喜,嘴上去依然傲娇。
这时候,赵孟启也不想和她斗嘴,便顺着说,「应该,应该,你是病人你最大。」
「那你刚才还说我小?」
「呃……吃饭吃饭,多吃点就能大。」
「哼!你骗鬼呐。」
「我从不骗鬼,来,张嘴,吃啥补啥。」
「这是什么?」
「菠菜豆腐羹,我亲手做的,双重大补。」
「……嗯,还行,不算难吃。」
连哄带劝的,花了小半个时辰,一汤匙一汤匙的,总算喂钱朵吃完。
收拾完食具后,赵孟启又抱着她在屋里四处走动了好一会。
这是钱朵强烈要求的,美其名曰消食。
换了以前,赵孟启肯定是不会答应这种无理要求的,现在倒是任劳任怨了,只希望这几个小娘子早点康复。
不过他怀里的钱朵倒是巴不得一直这么病下去。
好不容易伺候完钱朵,赵孟启这才顾得上自己去吃饭。
正吃着,吴潜就找来了,「殿下你现在才吃?」
「嗯嗯。」赵孟启扒拉了两口,匆匆咽下,「是出了什么事么?要吴公亲自跑来。」
「没出事,一切都挺正常,粮食充足,又有几万兵士,不会有乱子的。」
吴潜毕竟是做过宰相的人,处理一个赈灾事宜还是手到擒来的,另外他还暂时兼管了平江府的日常行政,也安排的井然有序。
「那就好,其他事吴公您尽可自行决定,无需请示我。」赵孟启放下心,继续吃饭。
「殿下,老臣是想与您谈谈灾后的事,不过不急,等您先吃完饭再说。」
吴潜说不急,脸色却比较凝重,赵孟启倒也没让他久等,三口两口狼吞虎咽吃完了饭。
二人移步到花厅,相对而坐。
「吴公,您有什么想法?」赵孟启预感事情会不小,端正好态度准备仔细听。
吴潜也不绕弯子,直接道,「殿下,这太湖本是得天独厚的宝地,为了兴利避害,自先秦至本朝南渡以前,一直都在兴修各种水利设施,成效都还不错,很长一段时间里,太湖区域都很少有旱涝之灾。」
赵孟启点点头,水利嘛,引水为利,使低处无淹浸,高田有灌溉,他这些日子也了解了一些太湖水利方面的事情。
大致上,太湖可以分为东西两边,西边地势较高,水利设施以保水灌溉为主,兴修陂塘,造渠引水,从高到低,形成灌溉水网,尽量覆盖到南北各处高地,最后汇入太湖。
而东边地势低洼平坦,则要修建拦水坝,避免淹浸之患,保护农田,同时还要拓宽河道,防止淤塞,在东西走向的数十条自然河流间,开挖出南北走向的人工调水渠,用以调配水源,以及调控各出水河道的水力,防止局部灾害。
另外还有就是修建运河用来交通,对了,还有防止海水倒灌的工程。
吴潜继续说着,「我朝也常有兴修举措,但每每半途而废,或因财政不足,或因豪强反对,令人扼腕。」
「待南渡后,人口愈多,围田愈烈,且无序混乱,制度败坏,三大出水河中,东江娄江早已湮灭,松江亦是淤堵狭窄,如此一来,太湖区域就变得易水易旱灾。」
「孝宗叹曰「自有围田,便有水患」,朝廷多次颁发禁围令,却积重难返,豪强之辈无视朝廷禁令,依然不断增加新围,淳熙十年时围田为一千四百八十九处,至今不过七十年,光是平江府便有四五千处。」
赵孟启皱眉,「吴公的意思是,再次严禁围田?」
吴潜摇摇头,「非也,都已经这么多围田了,光是严禁新田也没用,何况即使能禁一时,难禁一世,毕竟人多了,总要吃饭的。」
「老臣是想,由殿下您亲自坐镇,对围田进行面规划,彻底疏通排水通道,消除水患。」
赵孟启思索了一会,「重新疏通三江么?吴公可有具体方案?」
吴潜胸有成竹道,「除了松江,其余两江修复已经很难,耗费巨大,得不偿失,只是总体方向依旧是通过北、东、南。」
「其一,串联淀山湖、澄湖及其周围的白蚬湖、长白荡、白莲湖、金鸡湖、独墅湖等,通过松江、急水港、牛长泾塘、八荡河等水道泄水。」
「其二,在昆山开范家浜,上接黄浦江,下通长江,米市渡也分出三支,北为斜塘、泖河、拦路港,与淀山湖相通,中为
园泄泾,上接俞汇塘,南为泖港,承杭嘉湖来水。」
「其三,以太浦河为干河,连接蚂蚁漾、桃花漾、汾湖、马斜湖、钱盛荡等大小湖荡,在运河至浏河以北地区,按地势高低,还有阳澄、澄锡虞、湖西沿江三个水系。」
这光是听听就知道是大工程,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肯定不是小数。
赵孟启脱口便问道,「大约需要多少钱粮?」
说到钱粮,吴潜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放轻语调,生怕吓到燕王。
「疏通水道预计需要四百万贯左右,拆除不合理围田估计也要三百至五百万贯。」
「什么!?」赵孟启还是被吓到了,「差不多就是一千万贯了,朝廷哪里拿得出来?」
吴潜赶紧解释道,「殿下,那刘家籍没的赃款应该有不少吧,另外老臣还听说,您推行良僧牒,勒索……不是,是征收了数千万贯,且先垫付便是,要知道,整理这些水系,亦是可以造出许多良田,最少,两万顷是有的,这地价之差也足以偿还给您,况且,良田产出增多,税赋也能增加不少。」
赵孟启陷入沉思中,五指无意识的叩击着桌案,让吴潜心中焦躁不安。
等了好一会,赵孟启才缓缓开口,「吴公,我觉得,你这方案有缺陷。」
吴潜大急,「殿下啊,这可是百年大计,利在千秋。这次泄洪淹没了许多庄稼,许多百姓断了这一季的收成,衣食无着,正好借此以工代赈,错过这次,以后即便要修,那花费的钱粮可就更多了!殿下,这天下都是您的,何须吝啬些许钱粮呢?」.
看着吴潜着急上火,头顶冒烟的样子,赵孟启心中失笑,又很是感动,这老头也是一心为国为民啊。
「吴公莫急嘛,等我说完,我的意思是,你这格局太小,要搞,就搞个大的,搞得彻底一点。」
吴潜愣了,「搞大的?殿下这是何意?」
赵孟启嘴角一斜,「嘿嘿,我打算,拿出五千万贯,面整修太湖水利!」
「五千万!?」吴潜觉得一定是自己听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