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西风不知几万丈,分付尔曹论短长
带刀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五十七章 西风不知几万丈,分付尔曹论短长,从笑傲江湖到大明国师,带刀校尉,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破绽太多。”
卫央在最后那张纸上只写了这句话。
老皇帝忙又看杨一清的奏折,这一看还真看出了点名堂来了。
杨一清到底是国朝精英,初入东南他并没有忙着应酬,而是展现出一副我在北方吃亏了,我要在东南砸场子的气势,严令卫所大军“各司其职不得擅动”,却将自己从西安府一路整编的不足三千人的部队,与嘉陵侯梁翁同调拨给他的两千人汇编成一支精锐部队,在西军商队的带领下,绕过防守严密的卫所直扑海岸线。
在那里,根据西军的调查,有人要在杨一清上任之初就给他迎头一闷棍,一股化妆成倭寇的乡勇勾结在大海上做那没本钱买卖的海盗,正准备向杨一清所要去的镇东卫进犯。
杨一清毫不客气,在镇东卫西侧设置埋伏,一把火烧的“倭寇”叫苦连天,待退到海边时,杨一清早在此等候,海边一场厮杀,杀死“倭寇”三百余人,又以火为号,杀死自海上进犯的倭寇五十余人。
如果这只是杨一清小试牛刀的话,接下来的做法真可以算得上老辣阴狠。
镇东卫一场胜仗,只是杨一清整个计划中的一环而已。
他留下不足百人的小股“倭寇”与倭寇在北边冲杀出去,沿途一口气干掉、裁撤、整编大小卫所、海防所十四,追着倭寇到福州府南方山周围,这些人消失不见。
杨一清摆开仪仗,当夜叫开城门横冲而入,夤夜召集福建大小官员、福州府上下官署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平明之前交出倭寇”。
一时间大小官员叫苦连天,哪里能交的出倭寇?
可就在黎明时分,有人竟护送杨一清留下的那十余个倭寇自城内潜出,正叫杨一清带来的大部兵马抓个正着。
这是军事上的胜利,杨一清在政治上却给福州府大小官员留下了足以攻讦他的把柄,他掌握了罪证后,从黎明开始审讯,到晌午时分连杀各级官员、军校三十多人,同时又下令“严禁下海”,最近还要召集福州府的大小海商开什么平倭会议。
奏折上,杨一清写的很简单,也没有隐瞒他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把各级官员尽数换一遍。
“很重的杀气,不过,卫央既然相信他,那就交给他去办,”老皇帝询问,“王卿怎么看?”
“大将军一针见血,杨一清军事上强硬出击,取得了较大的战果,但政治上……他的确在卖破绽给敌人看,”王守仁笑道,“但这恐怕会被老奸巨猾的当地官员们看出,陛下当提醒他。”
老皇帝笑道“朕本以为这厮要在平定倭寇前不让朕知道这些事情,原来他早看出来了。”
但看完奏折他还是不太明白要在哪些地方提醒杨一清注意,他做的已经很好了。
“陛下,杨邃蓭在陕北留下的破绽多,福建未必不会照猫画虎攻讦,”王守仁笑道,“微臣看来,杨邃蓭并非要在福州府站稳脚跟,他的目的,”找了下,王守仁取纸笔,寥寥几笔勾勒出国朝版图,指着小琉球说道,“只怕此人胆大包天,要把自己的指挥所定在这里。”
老皇帝色变。
这么说……
“不错,杨邃蓭军事上锋芒毕露,他绝不打保守的防御战,在大将军南下之前,杨邃蓭只怕要先把倭寇逼退到大海中,只有小琉球在手,倘若倭寇上岸,我军两面夹击,一旦倭寇在海面上袭扰,我军哪怕海战力量不够,也可绕后包围。”王守仁拍手称赞,“这也是跳出福建那部分根深蒂固的土著势力以另一股军事力量介入东南局势的做法。”
这未免让老皇帝有些不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不成,我国朝还要跟当地的土著平起平坐?
“这是极聪明的一招,陛下,”王守仁再看版图片刻,呵呵大笑道,“西陲有名言,叫‘实事求是’深得我心,东南局势糜烂至此,朝廷自该从实际出发。陛下请看图,”王守仁手指小琉球,“杨一清坐镇此处,便是东南一股生力军,此人手段狠辣,着实是大将军‘镇、抚、抓、打、杀、建设’步骤中最能执行前面几步的不二之人选!他以凌厉的军事手段,迫使当地势力疲于奔命,而若西军南下,在后方展开广泛的统筹,东南局势不攻自破,杨一清第一功臣。”
老皇帝懂了。
对付一个杨一清就够当地势力头疼的了,西军商队与各派弟子南下,从基层建设开始瓦解当地的政治联盟和经济基础,困难自然少了一大半。
“这么看来,卫央很赞同杨一清的做法,但他的破绽太多,在西军到来前恐怕很难让当地诸多势力按照他的设计去执行我们的计划。”老皇帝点头,“回京之前,你来完善这个计划,告诉杨一清,朕不管他用的是什么手段,国朝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少,国朝的人,一个也不能丢。”
王守仁会意,这是敲打杨一清有些手段不要太过分的。
杨一清行事,若是能完成战略目标,他是不在乎一城一池,一家一姓的生死荣辱的,为了达到战略目的他经常……
“不,不对,大将军这个提醒还有一层用意!”王守仁脸色一变,继而大喜。
老皇帝不解。
“陛下,这是在提醒杨一清,他最大的破绽,就是很可能摒弃了这一招!”王守仁双手递上奏折道,“陛下何不提醒他,若行此毒计,则一家一姓、一城一池都可提前安排?”
老皇帝恍然大悟,卫央的意思是杨一清在陕北与西军做对峙通常用狠辣的招数甚至不在乎嘉峪关以及河西走廊的得失,更不在意一州一县的黎民百姓的得失,到了福建后摒弃了这一招,或许有人会看出来他的战略目标从而更深的隐藏起来,这是在提点杨一清,你手头还有可以安排内应的人员。
“行吗?西军在福建的势力很少啊!”老皇帝不敢清一下圣旨。
王守仁笑道“西军最大的依仗便是百姓,陛下,福建山多地少,民生贫瘠,穷人最多,贫民,是可以争取大部分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至于那些土著……陛下岂不知西军有歌谣云‘为什么穷?土豪劣绅凶!’凡有穷人处,西军便有落地生根的土壤,谁能与他们争穷人的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