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三章 人非物亦非,遍地是名人,朱门风流,府天,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六百七十三章人非物亦非,遍地是名人

京城到南京走陆路官道不过千多里,若是驿传加急奏报顶多三昼夜就可抵达,但若是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迤逦而行,则时间翻上十倍都不够。如朱瞻基这般数十文武大臣随行数千兵马扈从,这一路足足耗费了一个半月方才抵达了南京。而他人未到,就让人先传了谕令下来。

一不许扰民,二不得擅自修缮南京宫殿,三不许铺张——三条禁令一下,从上到下自然都消停了下来,而那些因沸沸扬扬修宫殿的传闻而人心不稳的下番官军也都安了心。虽说如今其他的准信还没有,但总算是每月禄米按实发放,比打饥荒略强一些。

等到皇太子仪仗入城的那一天,绣扇锦旗铺天盖地,泛着寒光的兵器再加上庄严肃穆的鼓乐,那股帝室威严的气氛从入城大道一直弥漫到整个城中,好些主动出来迎接的百姓跪在道旁悄悄侧头窥看,但只见皇太子金辂之后就是金水盆、金水罐、金香炉……就连唾壶唾盂等等也是金的,少不得又是咂舌又是惊叹。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仪仗方才过去,百姓们揉着酸痛的双腿从地上爬起来,却三三两两地议论了起来。

“七年啦,自打先帝爷往北京去,这已经七年了!”

“别抱怨时间长,这是咱们自个儿要看热闹,可不是有人拿鞭子在后头逼着!再说了,这皇太子的仪仗可比皇上的大驾卤簿或是法驾卤簿简单多了,永乐十五年皇上离京,那大驾出城足足用了将近三个时辰,那会儿好些老人都跪得晕了过去!”

“可不是?不过如今要看那热闹也没机会了,不知道皇太子这会儿下来多少时日走,以后还能不能来。这南京城的宫殿听说都已经不成喽,唉,咱们这六朝古都,怎么就比不上北边……这江南之地多好,皇上要是迁都回来就好了!”

“嘘,你还别说,外头真有这些传闻,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据说是当今皇上不喜欢如今的京城,就爱咱们这南京!嘿,只要皇上愿意回来,咱们这儿很快就又是天子脚下了!”

帝都脚下权贵遍地,虽说常常得遇上强横霸道的人物,但比起在穷乡僻壤,破家灭门的可能性反而低一些,寻常百姓的谋生机会更多,兴许还能过得安稳,这也就是一些平民百姓的小想头。只是,坐在皇太子金辂之中的贵人却不会这样想当然地考虑问题。重回南京的他并没有多少怀念,而是反反复复琢磨着离京时母亲张皇后的交待。

南京和北京的皇城在规制上差不多,东宫亦是以端本宫端敬殿为主,治事则是在文华殿。在文华殿接见了六部五府等等大臣,定下了祭陵的日程,朱瞻基就回到了端敬殿。因他此次乃是奉旨祭孝陵,并没有带妃嫔随行,东宫诸师之中也选择了王让张瑛陈山这几个他喜欢的,其余人都撂在了京师。午睡过后,他起身洗脸用了点心,就带着陈芜出了端敬殿。

尽管南京的皇城每年都会加以修缮,但由于这几年内中无人居住,又没有新进的宫女和宦官补入其中,洒扫等等不过是顾及三大殿等主要处所,其余的地方不过是勉强加以维修罢了。相比之下,东宫区域却是还算齐整。毕竟,在正式迁都之后,朱高炽和朱瞻基方才北上,所以这里也只是闲置了三四年。可是,从东宫出来,经奉天门进入三大殿区域,见到那座失却往日颜色的奉天殿,他忍不住想起了数年前那场从天而降的雷火。

此殿虽旧,却仍在,那座巍峨的大殿却已经烧了,世事无常足可见一斑。

“殿下,刘总宪人不在都察院。”

听到背后这个声音,朱瞻基回头一看,见黄润正带着两个随从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便点点头说:“知道了。你年纪大了,多大的事还亲自跑一趟?刘观倒是心急,一到就马不停蹄查案子,这铁板钉钉的事情莫非还要翻出什么文章?唔,这样吧,你带几个人出宫一趟,不要打我的名义,去各家勋臣贵戚府上转一转,听听他们都说什么,最后去张越那里一趟。”

“老奴遵命!”

黄润深深弯下了腰,等抬起头之后就对陈芜努了努嘴,示意他好生跟着,旋即就一溜烟地带着两个小太监走了。他这一走,陈芜便上前低声说:“太子殿下,这桩事情皇上已经下令由刘大人主理,让黄公公去是不是太显眼了?”

“不妨事,父皇虽说让刘观下来,但若是真有大做文章的意思,锦衣卫东厂也不会按兵不动,只派了几个人随行扈从侍卫。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刘俊私设大狱讹诈大臣,贪得无厌罪该万死,这是父皇亲口说的,刘观总不能把这个案底翻了。他若是在里头玩什么猫腻,我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该担当的时候担当,我离京时母后就是这么嘱咐的。”

提到张皇后,陈芜慌忙连声附和,当下不再吭声,只在后头陪着朱瞻基一座座殿阁逛过去,脑子里却在胡思乱想。谁都知道当今皇帝皇后还在东宫时便素来和谐,皇帝能顺利熬到登基也颇有张皇后贤惠能干的缘故。可是,自打为朱棣发丧之后,朱高炽就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几乎夜夜都是无女不欢,白日里处置国事常常无精打采,大多数细务都是张皇后管着。张皇后也辗转规劝过,可结果却是变本加厉,就是太医院的那帮大夫们也都是忧心忡忡。

那么一个人人皆道仁孝的天子,前些时候竟是险些把李时勉活活打死,又差点为昔日所憾处罪舒仲成等人,要不是杨士奇劝着,锦衣卫那边也打点着,恐怕那几个人都没命了。

正如朱瞻基所说,黄润如今离花甲之年只差两岁,身体确实大不如前,坐着马车跑了沐家徐家郭家等等三家,他就觉得浑身上下犹如散了架子一般,再也没精神去拜访其他的勋臣贵戚,遂直接吩咐改道往张府。此时已近傍晚,他恰好在户部街上遇见了骑马回家的张越,连忙打起车帘叫住了。

国丧期间,音乐祭祀等停百日,官员停嫁娶一月,上下朝官都是素服乌纱帽黑角带,张越便是这般装束。自从得知了会试结果,他心情极好,此时认出是黄润,便笑着策马过去,攀谈了两句方才知道人家正是上门来找他。觑着黄润直打哈欠,脸色也不好,他心里就有了计较,当即问道:“今儿个皇太子才入城,之前又是一路辛苦,黄公公也该好好歇一歇。”

尽管朱瞻基吩咐说出去访客见人都用黄润自己的名义,但这会儿面对的不是别人,黄润就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这不是殿下的吩咐么?咱家之前刚刚去了沐府和徐府的东西府,还走了一趟武定侯府上……咳,老了走不动了,其它各家也不想去了,索性咱家就直接来了这儿,横竖你说的总比那些人的歪话强!”

说笑间便到了张家门口。因这里不是正经府邸,大门也不用什么几间几架的规制,也没设什么东西角门,大门入内,转过照壁屏门,就是一道分隔内外的二门。张越把黄润请到了一间小小的花厅内,黄润却四处端详了一阵才坐下,又问起了此前那番事情的原委。这原本就是自己的首尾,张越自然是说得透彻详细,就连沐昕两次见自己说的话也没有隐瞒。

“闹得这么不堪,那些顶尖的勋贵自然耐不住,更何况徐景璜乃是锦衣卫指挥佥事,皇上因其父的缘故,许了他实授职衔,不是虚名寄禄,这动起手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黄润一面说一面摇头,正要举杯喝茶,他忽然想起刚刚拜访在徐府听徐景璜说的一番话,放下茶盏就说道:“听说当初有人举发原先那位锦衣卫袁指挥使和你家有关联,也有御史闻风弹劾过,只后来不了了之了?”

旧事重提,张越却是丝毫不慌乱:“是有此事,但那只是当初开封水灾时,我莽撞带着姐姐妹妹避灾,家里人找不到,慌乱之下花钱请了锦衣卫帮着找人罢了,若是这就算关联,天底下有关联的人多了。不过是有人听着风就是雨,全都是无稽之谈。”

“那帮御史就是吃饱了闲着,自个儿贪恣成风,还要咬别人,真真不是东西!”黄润对都察院向来没什么好感,此时便顺口骂了一声,这才换了一幅郑重脸色,“今儿个刚到,刘观也不在南京都察院,竟是出去了,多半是想在民间访查出什么蛛丝马迹来。这御史弹劾,十有八九都是此人在后头推波助澜,你可小心些!”

“多谢黄公公提醒,我省得了!”

张越这种恭谦态度让黄润很满意,又坐了一阵,眼看天色不早,他就预备告辞。才起身,他忽然想起一事,又转头说道:“小张大人,咱家和陈芜都是太子殿下的心腹,进进出出太显眼了。以后若是有事,我就让吉祥来这儿寻你。他在京城时跟着人学了些读书写字,比寻常人强,皇太孙对其也颇为信赖。吉祥,来见过小张大人!”

对于黄润这么个介绍,张越也没在意,虚扶之后交待了两句,他就亲自把黄润送出了门。等到回转身来,他心想自己早提醒了沐昕,如今也不知道多少勋贵门人正在盯着那位想要找茬的左都御史,自己要留心的只是找出其人的破绽,一击中的一劳永逸。就在这时候,他忽得听到外头传来了一阵喧哗,才站起身时,一个小厮脚下飞快地跑了进来。

“少爷,陈夫子带着族学里头那些小相公们回来了!”

如今已经是五月初,算起来这些人也在外头晃悠了大半年,张越听着自然不意外,连忙吩咐把人都带进来。不多时,一大帮人就拥进了这小小的花厅,为首的陈夫子瞧着消瘦了一大圈,但精神却比在京城时健旺了许多。一众学子都是风尘仆仆,脸上却都带着兴奋的表情。果然,张越才开口问了他们的收获,陈夫子却是不同那些学子,深深叹了一口气。

“如今天下州县大多重官学而轻民学,县学州学府学里头聚集了大多数人才,那些民间的书院就远远不及了。这次我先是带他们去了江西白鹿洞书院,想不到那么有名的地方,如今也是破败不堪,应天府书院更是完全没了踪影。在江南转了一大圈,咱们造访了大约十几个书院,最大的不过百多人,最小的和私塾差不多,那些先生们也是良莠不齐。有才学者不是隐居乡间给一两个弟子授课,就是在官学里头锐意功名,唉!”

由于明初官学兴盛,国子监府学等等都是考核严明,因此张越自是明白民间书院的窘境,但听说赫赫有名的白鹿洞书院已经是一片废墟,他仍然嗟叹了一阵。但相比陈夫子的摇头惋惜,学生们却都是兴致勃勃,这个说在诗会上大出风头,这个说在哪里遇上了经义辨析掺和一脚,气氛异常热烈。末了,一个年轻士子忽然重重拍了拍巴掌。

“咱们路过白鹿洞书院之后,曾经在崇仁县附近呆了几天,恰好听乡人说有一位贤士隐居乡间,陈夫子就带着咱们去拜访了一趟,谁知道那人只是闭门读书,压根不理会咱们。此人学问还不知道如何,傲气倒是学了一个十足十,对了,陈先生,那人叫什么来着?”

陈夫子闻言连忙对张越解释道:“此人叫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乡间说他年不满二十而弃科举,只闭门读书,学问文章都高深得很,只可惜缘悭一面。说起这个,咱们倒是在他家门外遇上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说是游学期间来访贤的,他也吃了个闭门羹。此人自称苏州人士,叫……唔,叫徐珵。这人也跟着咱们到南京了,说是游金陵之后再来拜见大人。”

张越正觉得吴与弼这名字耳熟,却想不起是何方神圣,紧跟着就听到徐珵两个字,他不由得愣了一愣。珵这个字有些生僻,他依稀记得那位赫赫有名的徐有贞,就曾经起过这样的名字,莫非真的让自己遇上了?若真的如此,他先遇上了于谦,之后又是石亨,又是徐有贞,倘若再来一个太监曹吉祥,那岂不是夺门之变中最要紧的几个人统统齐全了?

等等,刚刚黄润口中的那个吉祥……莫非真是曹吉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至尊鸿途

影独醉

天才狂妃,废物三小姐

雪山小小鹿

武碎三界

李家小羽

美漫:我成了托尼的弟弟

拾一玥

太浩

无极书虫

天下男修皆炉鼎

青衫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