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八章 暂不入党,抗战之军工元帅,郊原血,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了这支强大的武装,李卫华自信只要派来“剿匪”的国军不超过一个旅,他都足以应付。何况,除了一个团的“正规军”,李卫华还建立了一支或许更加可怕的武装――民兵。为了让老百姓在主力跳到外线作战的时候仍有能力保护自己、至少要有能力对付那些禽兽不如的别动队与还乡团,李卫华效仿新中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兵制度,要求在工作与学习的间隙,兴国县所有12-65岁之间、身体健康的居民都必须参加军事训练,尤其是农民因为有农闲的机会,就更应该利用起来。没过多久,人口不过十万多人的兴国县竟然有了三万多个民兵,并按照“县大队――区小队――村小组”的三级体系组织起来,由原来的一盘散沙变成了一支不可侮的力量,至少对付一个保安团没有任何问题。
而对于五千余名基干民兵,李卫华就更加重视,甚至发给了他们几千支步枪,因为他们不但是民兵的骨干,也是主力团获得兵员补充的直接来源。而且在必要时,李卫华会将他们也拉出来壮大一下声势,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这次兵不血刃拿下县城不就是这样吗?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军中的中共党员与革命群众的逐渐增加,李卫华的主力团里已经实现了毛主席要求的“支部建在连上”,基干民兵里面也至少建立起了团组织,而且党团组织在李卫华的支持下,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而靠着连战连胜带来的巨大威望,李卫华已经不再需要“特派员”这张虎皮来当大旗了,而大家也都知道了李卫华其实连党员都还不是呢,但部下与民众们不但没有因此离心,反而对李卫华愈加感激,因为他是在根本没有义务帮助大家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大家啊!甚至即使在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的现在,外面其实仍然是危机四伏,别看李卫华现在手下也有不少人了,但外面可还有二十万国军呢!
李卫华坦白真相后,军中有一些中共党员曾经劝其入党,李卫华差点就马上答应了下来,但深思熟虑之后,他意识到自己一旦入了党,很多事就不方便做了,还是暂不入党的好,至少也得在那些问题解决之后......
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在苏联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的,加之苏联的国力又蒸蒸日上(这一点更重要),中国共产党与苏联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割断的联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中国共产党人都曾对苏联无比仰慕和向往,其中相当数量的所谓“国际派”甚至对苏联比对自己的祖国中国还亲,并因为这一动机而干出了很多损害中国革命和中国国家利益、伤害中国人民族感情的事情。
即便在被迫长征,中国革命几近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国际派也极不甘心让毛主席这个令他们又恨又怕的本土派领袖重新掌权,在其后不断地给其下绊子,使得毛主席直到四渡赤水期间才真正成为了红军的最高统帅。而当毛主席好不容易将大家带出绝境来到了陕北之后,没过多久就差点被再次卸磨杀驴,好在有共产国际派来的张浩(注1)仗义执言,毛主席与中国革命才再次逃过一劫,但即便如此,毛主席也直到38年末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才终于成为了法理上党的领袖,而其权威完全确立则要等到他趁着德军侵苏而发动的“整风运动”完成之后。但即使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高层中亲苏的仍然比比皆是(彭总在庐山上说的“找苏联红军”虽然是气话,但也反映了当时党内不少大佬的想法。),直到后来中苏反目,中国才以极大的代价彻底摆脱了苏联的影响......
不过,由于当初长征开始的时候,掌权的国际派秉承王明的意志尽量将那些支持毛主席、或者与其较为亲近、甚至只是不太听话的那些领导干部乃至党团员和普通红军战士留在陷入重围的中央苏区任其自生自灭,因此现在中央苏区幸存的党员干部与红军游击队当中,国际派的比例反倒没有长征中的中央红军那么高。而且令人玩味的是,国际派们虽然支持王明的极左路线,但在敌人的酷刑面前骨头反倒软得多,才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大都已经叛变了,到现在还被关在牢里的那些共产党人当中铁杆的国际派很少,再加上李卫华将其收编的时候就注意了甄别,所以民兵团里虽然党员已然不少,但原本影响最大的国际派却并没有太大的势力,这便令李卫华内部整风成为可能......
注1:张浩原名林育英,是林彪的堂兄,一贯支持毛主席的政治路线,算是国际派里的“卧底”。不过若是共产国际真的想要拿下毛主席,张浩也未必就敢矫诏保他,可见共产国际当时至少是中立的态度。
其实,个人觉得,将王明在中国所干的那些混帐事全都归罪到斯大林或者是苏联头上,未免有些过于阴谋论了,让国际派掌权应该是苏联的意思,但王明那样乱搞,却只能归咎于王明无才无德而又自以为是,即使他一直压住毛主席,只要能够积极听取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其他人的意见建议,也不至于令红军走上绝路。王明在并未得到共产国际明确指示的情况下就能不受约束地乱来,一方面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缺乏民主气氛,另一方面则说明崇洋媚外的传统早已有之,洋人(哪怕只是沾了点洋气的二毛子)放个屁都比中国人的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