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河倒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航海,大明:天下第一皇商,月河倒影,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朱元璋疑惑之时,一旁的朱标吗也是开口问道:“胡爱卿,不知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孤怎么从来都没有见到过?”
也难怪朱标有此一问。
作为堂堂大明的太子,他吃过不少山珍海味。
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只要是能吃的,都会被下面的臣子献上来。
虽然朱标不是那等重口腹之欲的人,不过为了面子上过得去,朱标也是吃过不少好吃的。
而且不仅是中原的美食,朱标也吃过不少番邦美食。
毕竟大明如今可是中原首屈一指的霸主,四周的小国为了获得大明的庇护,也会送很多他国特产来。
可饶是朱标见多识广,他也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东西。
面对朱元璋和朱标的二脸疑惑,胡长安微微一笑,道:“这黄澄澄的柱状物体名为玉米,是一种杂粮,就像小米一样。”
“而那圆滚滚的颗粒状物体名为花生,是一种坚果,只要剥去外壳便可食用了。”
“这些食物和我之前献上的土豆一样,是来自那茫茫大海之上。”
海上?
和土豆来自同一个地方?
朱元璋不禁提起了精神。
虽然朱元璋可以不在乎那口腹之欲,但是朱元璋不能不在乎民众的肚子。
要是再多几种像土豆一样的高产作物,那大明的综合国力,绝对能更上一层楼!
要知道,高产作物不仅仅只是能填饱民众的肚子,更能解放民众的生产力!
假设国家一共有一百个平民。
如果作物的产量不足,那么想要填饱这一百个人的肚子,其中的九十个人必须扛起锄头当农民。
这样一来,就只有十个人能从事其他工作。
所有的工匠士兵之流,都只能从这十个人中抽取。
所以很有可能这十个人之中,只有一个人能被选上去参军。
区区一个人要想保卫九十九个人,这里面的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如果作物的产量较高,那么要填饱这一百个人的肚子,或许只要二十个人做农民就足够了!
剩下的八十个人,就能从事各种其他工作。
国家在这八十个人之中,甚至可以直接抽调二十个人去参军!
这样一来,大明的综合国力就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起码在国防这一块,大明的军力绝对会更上一层楼!
而且如果有了高产作物,那么民众就会有极大的概率选择多生育。
毕竟在古代,孩子那可都是资源啊!
只要随便添一双筷子,家里就能多一个壮劳动力。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这种算术都会做。
所以在养得起的范围内,一般的平民百姓,都会选择多生育。
要是推广了高产的作物,那么一般的平民家中,就能养得起更多的孩子。
他们因此也会选择多多生育。
这样一来,大明百姓的数量,就会增加!
有了更多的百姓,那大明的综合国力,绝对会更上一层楼!
朱元璋不禁呼吸急促。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帝皇,他更能看到这其中蕴藏的机遇。
朱元璋连忙朝胡长安追问道:“胡爱卿,不知你所说的海上,是什么海上?”
“海上还有更多高产的作物吗?”
“这玉米和花生,是不是也像那土豆一样,产量极高?”
然而胡长安这次,却是给朱元璋泼了一小盆冷水:“陛下,这玉米和花生虽然产量也不低,但却不能像土豆一样饱腹。”
“也就是说,这玉米和花生只能作为零食,而不能作为大明人民的主粮。”
“土豆这种既能作为主食,产量又高的作物,的确不算太多。”
朱元璋听罢,也是微微叹了口气。
果然,他不能幻想着总有好事发生。
土豆这等神器,有一个已经是大明的幸运了。
不过胡长安却是肯定了朱元璋的猜想:“陛下,在海的那边,有一片新大陆。”
“新大陆上有着很多与中原不同的作物,更有着金银矿产。”
“如果陛下您能组织一个探险队去,一定会有大发现的!”
乘此机会,胡长安准备在朱元璋的心中种下一颗航海的种子。
眼下,是华国航海的最好时机。
毕竟现在,大明的造船技术,还是独步全球的。
相传明代郑和乘坐的宝船,长度能达到151米,而宽度也能达到60米,足足能容纳下上千人。
而同时期哥伦布乘坐的船只,长度仅为35米,比郑和的宝船足足短了116米。
而且哥伦布乘坐的船只,排水量竟是比郑和的宝船弱了100倍!
如今的大明,造船技术足足比欧罗巴领先了上百年!
可以说在远航的技术层面,大明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的是在之后由于海禁的政策,大明的造船技术止步不前,渐渐被欧罗巴弯道超车。
所以现在凭借着独步全球的造船技术,大明绝对能够取得远超哥伦布的成就!
朱元璋听罢,也是沉默了。
胡长安提出的这一想法,正好与他所提出的海禁政策相违背。
原本朱元璋并不明白大海所能带来的好处。
在朱元璋的眼中,大海只是一片大一点的湖罢了,除了能带来一些渔获,别的也没什么了。
所以当陈友谅的残部结合倭寇屡屡侵犯大明的海上边境时,朱元璋毫不犹豫的便推行了海禁政策。
在朱元璋看来,只要少吃点鱼,就能避免倭寇屠杀百姓造成的流血事件,这很划算。
可是现在,朱元璋犹豫了。
如果胡长安说的对,那么海的那边,可是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宝啊。
要是这样,那海禁一事,绝对是弊远大于利!
然而就在朱元璋犹豫之时,玉米却是已经烤好了。
胡长安见状,连忙把炉子里的木炭取了出来,并用干净的手帕拿起两个玉米,给朱元璋和朱标一人一个。
接过手中的玉米,朱元璋也是暂时放弃了沉重的思考。
这等大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决定的。
眼下,还是先看看胡长安的手艺如何吧。
不过在朱元璋心中,一颗航海的种子,却是悄然种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