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大宠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铁器,回到明朝当太监,神级大宠物,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冲和老道不知道陈晖心中在嘀咕着什么。
此时满心欢喜的他,也还不知道李念恩真如陈晖所想的正在打着他的主意。
只是乐呵呵的询问起李念恩有什么法子能将这大船从江里给打捞起来。
什么时候能开始打捞。
面对冲和老道的询问,李念恩笑着摆摆手说道:
“这事急不来,还需得等几日,等我将人手都调配过来再来仔细安排。”
说到这里李念恩顿了一下,又对冲和老道说道:
“不过你现在倒是可以出去将外面这些村民给打发了,他们总这么在外面跪着也不想像一回事啊。”
冲和老道闻言,觉得李念恩说的也对,拔腿就要去道观门口劝说村民们先行离去,李念恩跟了上去。
见冲和老道走出道观大门,来到大门外的台阶上。
跪在外面的一众村民都颇为激动,几个跪在最前面的老者,纷纷出声哀求道:
“冲和道长,您就行行好,帮我们做场法事,驱逐了那河里的水鬼吧……”
“冲和道长,您就行行好吧……”
听着这些村民的祈求,冲和道长张了张嘴,又看了看李念恩。
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
现在这些村民都已经笃信是因为江里有水鬼。
这才害的他们的渔船连连出事。
若是去给他们慢慢解释的话。
只怕这些人不信不说,还会觉得他是在托词。
于是他干脆换了个说法,清了清嗓子对村民说道:
“你们所求之事,不是我不想帮忙,而是我实在是帮不了。”
“你们都说那江里是有水鬼在作乱,但那水鬼是跟着沉船一起沉下去的。”
“只要沉船还在,光做法事是驱除不了水鬼的……”
听见冲和老道这样说,跪在外面的村民们都忍不住慌张了起来。
因为冲和老道所说的,的确是能符合他们的思维逻辑的。
本来就是那船沉没时淹死的人变成的水鬼。
那船和水鬼当然就是共存的。
村民们慌张了一阵,领头的那个宗老这又才代表众人出来问道:
“那不知道长可有法子把那沉船给捞起来?”
冲和道长指着一旁的李念恩说道:
“我一个半截入土的老头子,能有什么解决的法子?”
“不过你们今天运气好,这官人刚才听闻了此事,决定出手帮你们一把。”
眼见村民们又要说话,冲和老道直接打断他们继续说道:
“不过那沉船你们也看见过,是几百石的大船。”
“人手少了是肯定捞不起来的。”
“所以还得等这位官人调派过人手过来了,才能帮着你们去打捞。”
说到这里,冲和道长又停顿了一下,继续指着李念恩说道:
“所以现在你们要求,就求这位官人便行了。”
李念恩看着在听完冲和老道的话后拼命给自己磕头的村民们。
忍不住瞪了一眼冲和老道,这才站出来对村民们说道:
“好了,各位乡亲父老也无须如此大礼了,本官的人手过几日就会前来,到时候自会帮你们将那害事的大船给打捞出水。”
“尔等今日就先行回去吧。”
见李念恩如此好说话,村民也是喜出望外,纷纷磕着头感谢道:
“多谢官人的大恩大德。”
“多谢官人的大恩大德。”
将这些村民们打发走后,李念恩这才带着陈晖一行人准备继续去道观后面的小山上看一看。
冲和道长听说他们要进山,也跟着一起出了道观,刚好能给李念恩一行人做个向导。
也亏得有冲和老道帮忙带路,要不然这荒郊野岭的,李念恩一行人估计是连路难找。
顺着冲和老道平日里上山采药的小路,在山上转了一圈后。
李念恩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山上虽然没什么能成材的大树。
但至少不是红沙地,能开采的石材还是不少的。
更为关键的是,据冲和老道介绍。
这座小山和相邻几座小山中,都有不少的天然洞穴。
这对李念恩简直是意外之喜。
因为这代表着这几处山中,可能还会有可以熬制的硝土堆积着。
要知道硝土熬制出来的硝,不仅能用作生产黑火药。
更关键的是,还能添加在土水泥中,增加土水泥的硬化速度。
这对李念恩接下来要开展的大建设来说,极为重要!
李念恩一行从山中出来后,渔村里的村民们本来想留他们下来吃一顿饭。
但李念恩不愿给村民们添麻烦,便婉拒了他们,直接带着陈晖一行人骑着马,赶回了松江县。
几人抵达松江县县城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已经是无法乘船赶往崇州岛了。
几人干脆就在城里找了客栈住下。
第二天一早,李念恩便让陈晖独自回到了船上,乘船前往崇州岛通知方广将崇州岛上的灾民们全运到松江县来。
而他自己则留在了松江县里,为即将到来的灾民们准备后续要用到的物资。
不过因为所需的物资不是个小数目,并且种类十分繁杂。
所以李念恩也不可能自己去采购。
而是一早就带人直接来到了松江县的县衙内。
得知李念恩再次登门,县令李岩赶紧出来迎接。
两人在县衙后院会客厅中落座后。
李连恩一边哈着热气搓着手,一边对李岩道明了来意。
听说李念恩要在松江县采购一批农具并且征召一部分石匠之后。
李岩脸上原本就深刻的皱纹不由得又深了几分。
踌躇了好一会,这才有些为难的说道:
“李宣抚使,此事并非是下官不想相助,而是本县自古以来就缺铁严重,县中工坊所用的铁石皆是从湖州采购而来。”
“制出的铁器向来价格高昂,民间少有购买。”
“若是李宣抚使想在本县大量采购铁器的话,且不说这价格上不甚划算,恐怕就连数量也难以凑齐啊。”
对于价格这一点,李念恩也没有什么办法。
江浙之地虽然土地丰饶,但的确矿产不多。
就是李念恩原本所在的常州府,铁制农具的价格也是颇为昂贵。
所以许多无力采买贫农,世代都只能是用这木质犁头耕种田地。
但比起价格问题,更让李念恩糟心的是数量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