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田园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09章,闹腾起来的朝野,大明镇海王,中华田园牛,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这一走的话,这朝野上下可能就要进入多事之秋了,这一次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搞鬼的,不然天子是会夺情的,这样就可以继续留下来了。”
刘晋的书房内,定国公徐光祚看来看刘晋说道。
这刘晋要是回家守孝三年的话,这个时间实在是太久了,三年的时间足以发生很多的事情,也足以改变很多,很多的人和事。
说实话,徐光祚是希望刘晋能够继续干下去,不要回去守孝,有刘晋这个内阁首辅在,大家做什么事情都很顺心。
而且刘晋的能力足够强,威望也足够高,也深得天子信任,足以震慑朝野上下的那些野心家们。
“没必要。”
“权力这东西是很容易上瘾的,但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将自己所有的生命都浪费在上面。”
“更何况到了我这个地步了,也该思索着急流勇退的事情了,我可不想最后得不到善终。”
徐光祚是自己人,是自己妻子徐婉儿的哥哥,两家算是穿同一条裤子的,所有有些话也是可以和他说的。
“你的考虑也是有道理的,到了你这地步了,该思索的确实是急流勇退的事情了。”
听完刘晋的话,徐光祚眼睛微微睁大,略微思索一番,便也赞同的点点头。
刘晋当内阁首辅也已经多年了,同时又是辽国公,在军中还颇有威望,现在军中的那些将领以前都跟随过刘晋征战南洋,西域等地。
再加上刘晋和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三家又是穿同一条裤子的,这刘晋在朝野文官和武将之中都是根深蒂固啊。
此外刘晋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庞大家业,这麾下大大小小的产业,随随便便一个出来那都是响当当的大商行,富可敌国绝对不是开玩笑。
要是换一个天子的话,估计着早就对刘晋起疑心和防备之心了,也就弘治皇帝比较信任刘晋,当然这也跟刘晋一直以来都让弘治皇帝信任有关,这诸多的产业弘治皇帝和太子都是大股东,他们的财富比刘晋的还要更加庞大。
所以天子可以信任刘晋,不然,历史上换一个人的话,可能早就被抄家灭族了都是有可能的。
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太多了,太多了。
帝王都是无情的,汉景帝可以为了稳住局势直接将还在上朝路上的老师给杀了,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来,别指望帝王真的有什么太多的良心。
只要有需要,利益交换什么的,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拿人开刀,即便是这个人曾经对帝王掏心掏肺,依然逃不过棋子的命运,既然是棋子,在必要的时候都是可以舍弃的。
弘治皇帝算是千古难得一出的好皇帝了,心肠是真的好,为人也是非常仁慈,肚量也大,所以刘晋才可以做到现在的地步。
但弘治皇帝现在也是越来越老了,他也已经五十多岁了,即便是修养得当,但身体也是走下坡路了。
如果将来他要是有个风吹草动了,也必然会为自己的儿子朱厚照考虑,到时候他如果要是觉得刘晋威胁到了朱厚照的地位,自然是会毫不犹豫的就干掉刘晋的。
现在开始慢慢地急流勇退,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守孝三年,三年的时间足以发生很多的事情,也足以改变很多的事情。
“所以啊,该退就退,人生嘛,别执念太深,有时候放下了,整个人都可以轻松很多的。”
刘晋笑了笑说道。
刘晋这边回自己的家乡去丁忧守孝了,直接就撇下了朝堂的事情,没有什么留恋的,即没有对自己一派的官员做提拔,安排什么的,也没有建议弘治皇帝该用谁谁谁什么的。
完全是干净利落的就放下了朝野的事情直接就回自己家乡守孝去了。
刘晋一走,朝野上下就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彷佛以前是一滩死水一般,现在更像是生机勃勃的样子。
其中最牵动人心的自然是谁入阁的事情了。
刘晋一走,内阁就剩下王守仁和韩文了,按照以往的惯例,肯定是要再提拔一个大臣入阁补充的。
能够入阁的大臣一般都是六部尚书侍郎这个级别了,像杨一清,蒋冕,钟藩,杨廷和,毛纪都是完全有资格入内阁的。
杨一清,蒋冕,钟藩,毛纪本身就已经是六部尚书级别了,杨廷和因为四川修铁路的时候,弘治皇帝去了一趟四川,觉得他还是很不错,有能力的,于是又将他重新提拔重用起来,现在也已经是礼部尚书。
杨廷和的能力是母庸置疑的,也是一个能臣,以前给朱厚照当老师,本来按照历史轨迹,朱厚照一上位没多久,他就当内阁首辅了。
只是刘晋这个穿越者扇动的翅膀让他被弘治皇帝给凉回四川老家多年,要不是修铁路的时候,弘治皇帝去了一趟四川,估计着他这一辈子都可能还要被晾着了。
弘治皇帝去了四川一趟,想起了以前的很多事情,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对待朱厚照的老师,当初给朱厚照选老师的时候也是自己精挑细选的。
大明太子的老师,他不仅仅是老师,更是将来太子的班底,选有才能的老师就非常重要了。
事实上弘治皇帝这一点上还是选对了,这个杨廷和的能力非常强,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正徳朝朱厚照虽然胡闹,但也一直都没有出什么太大的事情,即便是朱厚照突然的驾崩了,朝野在他的努力下也是稳住了。
对于谁入阁的事情,朝野上下的大臣们也是争论不休起来。
按照以往的惯例,首先自然是由吏部尚书拟定一个推荐的名单人选出来,然后交给弘治皇帝这边定夺,当然天子也可以直接自己任命大臣入内阁,像刘晋就是弘治皇帝直接任命提拔入内阁的。
一般来说前者因为是大臣们商量推荐的,故而必然是威望较高,大家也更信服,当了内阁阁老之后,说话也更有分量,支持的大臣会比较多一些。
后者相对来说就更没有威望,也无法得到更多大臣的支持,往往做事的时候,处处都会受到掣肘。
当然,最终还是要看人,像刘晋本身威望就足够高了,分量又足够了,他入内阁大家也是服气的。
毕竟刘晋是状元,翰林院里修过书,又在军中带过兵,还主持过税务改革,当了户部尚书,后来当吏部尚书又推行吏治改革,实行考核制度等等。
所以刘晋入内阁大家意见并不大,尽管是弘治皇帝钦点的,但一样有威望,一样有话语权,关键是入内阁之后,刘晋依然掌管着吏部,手握大权。
当时内阁的刘健和李东阳,一个年事已高,一个身体不好,事情都是刘晋在做,故而大家都清楚刘晋未来是要当首辅,手握大权的。
现在推荐谁来入阁的事情,朝野上下也是争论不休。
有人觉得该让钟藩入阁,这钟藩是改革派的官员,是刘晋一手提拔上来的,他入阁自然是改革派官员最希望看到的。
王守仁和韩文也算是改革派的官员,和传统只谈仁义道德,勤俭节约的老旧官员是完全不同的,做事喜欢用数据来说话。
这得到了很多地方官员的支持,因为治理一方,只要好好的去干,多修道路水库堤坝,鼓励生育,多办学校,重视税收,工业什么的,政绩还是很容易就出来的。
也就容易得到提拔和重用,朝中很多的官员都是这样提拔上来的,钟藩就是代表人物。
当正因为钟藩是改革派的人,所以自然也是遭到了老旧派官员的强烈反对,他们更支持杨一清,杨廷和入内阁。
刘晋的存在,一直压的这些老旧派官员抬不起头来,好不容易等到刘晋走了,自然是要赶紧推举自己老旧派官员上去,这样大家才更有希望,更有话语权,不会被改革派官员给死死的压着。
双方之间因为这事情也算吵闹的不可开交,一连几个月的时间,竟然因为这件事情早朝就没有安静过。
已经清静多年的弘治皇帝也是突然间就感觉彷佛是回到了以前的时候,以前的时候也是如此,朝野上下的大臣们为了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吵闹不休,无休无止的吵闹下去。
早朝成了吵闹的菜市场而不是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真正重要的军国大事反而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各种各样的小事确实闹的满天飞。
这也是政治斗争的一个特点了。
政治的斗争,权力的斗争始终是贯穿人类发展的历史,不会因为谁而发生任何的改变,只有在少数的时期,这种斗争表现的比较温和,平静,大部分的时候,权力的斗争和争夺都是极为残酷而勐烈的。
谁都想要往上爬,谁都想要掌握更多的权力,更何况又还涉及到党派,治国理念的争斗,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吵闹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