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之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只有安居乐业心灵才会显现,生命的觉醒,净心之旅,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最大缺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心随境转,好的如意的人事环境,才能有一个好的心情,如果人事环境不如意,那心情就不好了,自己的心情跟着人事环境而改变,这也是一个平常的普通人,看到好的事物就高兴,听到好的声音就如意,感知到好的东西就欣喜若狂。

而世间的圣人却不是这样的,他们永远保持一颗仁爱之心,他们见到的听到的或知道的,都要通过自己的仁爱之心来辨别,符合自己的心意的就可取,不符合的就不可取,因为他心中有自己的一定的定量,所以成为世间的圣贤。

而佛法却完全不依靠外在的,认为外在的东西是不实在的,它也不依靠内在的,内在的东西也需要看破放下的,所以他的看、听、觉知就跟世间人不一样,他不取外在的,也不取内在的,这就符合了佛法的中道思想,他只取这种能力的本身,他把这种能力称为佛性,佛把保任这种功夫称为修行。

修行有那些方法呢?修行分资粮、加行、见道、这三个位次,佛度众生的方法也分为三种,对资粮位的只能够讲经说法,劝恶修善的度,这是声闻乘的度;对加行位的就是缘觉乘的度,通过思维冥想打坐入定,来觉悟人生的真实意义,这是加行位的度化。

修行成道就是通过加行位缘觉乘的入定,来觉悟成佛的,第三种就是菩萨的度法,昔日阿难尊者,见圣人相好光明,故升起出离之心,这就是菩萨的度人方法,大多数人了知人生无常,生老病死等痛苦,在听法师讲经说法,通过梦中或定中,见菩萨相好光明,而能归心乐土。

一个普通人这三种方法须全部经历,才能升起信愿之心,这就是三乘圣贤的经历,所以对人讲经说法是度人的一种,他必须得了解人生的苦空无常,在烦恼痛苦中煎熬,已厌倦了这种生活为因,见到修行人讲经说法的那种相好光明的生活为果,自力他力合和,才能使人生起殊胜的求佛修行之心。

有人说我干点活就会很累,这是什么原因呢?六祖大师在米房干苦力时,五祖大师问他累不累,惠能说:弟子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所以不觉得累,同样干活有的人觉得很累,有的人却不觉得累,就是这个道理,觉得累的人是全身心的只想着干活,而觉得不累的人,身在干活心却在物外。

修行也是这个道理,有的人修行很得力,而有的人却不得益,甚至越修越烦恼,其原因就是身修或心修的道理。

用身体的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的身见来修,就会觉得非常吃力,而且越修越没兴趣,如果用心性慈悲喜舍的戒定慧来修,就会觉得很轻松得益,法喜充满,其实苦或乐与我们身体的关系并不大,累或吃力是我们心的执着,心的迷茫才是累的根本。

生与死的区别是什么呢?人都认为活人和死人有非常大的差别,而菩萨说:生死本无差别,生前与死后看似很复杂,在普通人眼中无论怎样都很难解开,但在佛的眼中很容易弄清。

这就是圣人找到了生前与死后的共通之处,普通人认为根尘识因缘和合为生,因缘不和合即为病或死,普通人只针对物质与精神的境界,却不知心性的世界,其实根尘识的来源不是身体物质,而是心性的无明迷乱。

普通人只认为有身体物质才能见、听、觉知,其实没有身体物质,虽然没有见、闻、觉知的对相,但见闻觉知的能力却常在,只针对外物对相,却忽略了本有的能力本身,这就是生死无明的起点。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无论是圣人或是师父,共同的目的就是帮助人找到人生的意义,这就得从皈依受戒开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人的一生几十年,而且在艰难困苦中度过,其实人的一生是为了求得智慧的生命,然后用这个道理度众生。

物质的欲妄,为父母儿女的使命,还有心性的慧命,同样是命这三者有什么不同呢,经典中开示我们,所谓生命,即非生命,是名生命,也就是说四大和合的生命,即是无明迷惑颠倒所幻生的,只不过把这种尽心的过程,叫做生命。

就是说三种形态的生命,因循的物欲生命,是三恶道的成因,意志使命的生命,化作了三善道,而不为这些所动,活在这些中,以心性的回归为出发心,这就是四圣法界,觉悟的心中观法界,色即是空,迷乱的眼中看世界,空即是色,“人生的意义是觉悟,人生的价值是奉献”。

修行与干活有什么区别呢?大多数人认为修行只是念佛,没有人会愿意干活,其实如果反省自己,为什么修行读诵经典呢?其实修行就是为了净心净土,心清净为因,道场干净是果。

普通人修行只是为了感召佛土,人心里总想着见莲化花,会有净土等着他,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本来是一体的,普通人拼命的学习,尽管他觉得再好,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因为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家庭亲人更好,只有他的家庭亲人好,他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其实修行也是这个道理,努力的学习,就是为了心地清净,清净的心才能看清世间,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奉献,而得到更好的尊敬和赞叹,观音菩萨不是自己封的,而是普渡众生的回报。

小修在深山,大修在世间,小修用禅坐来启发自己的善性,而大修的人,一切人事物都是心性,净土在净心中显现,“扫地扫地扫心地,不扫心地空扫地,人人若能扫心地,天下何处非净地”。

不好的吓人的东西来源于何处呢?应该怎样避免?修行以定为主,定中最怕的就是走火入魔,楞严经中五十种阴魔境界,魔境就是证的不彻底,彻底的觉悟是不会有魔境的,修行懈怠的人也不会有坏的境的,只有那些证的不彻底。

而且修行的非常精进的人,修行需要定慧等持,才能达到动态平衡,如果慧多定少那就是狂慧的魔镜,如果定多慧少,就会出现很多感应,由于不是究竟觉悟所引发的,就会过于执着物境,而论为外道的境界。

正道就是以觉悟来正定,外道就是觉悟不究竟的邪定,所谓的究竟觉悟就是了知一切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道理,明了这些就是智慧,知道这些之后,就不会为物质精神所动,这就是八风不动的正定境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鬼神泣

叫个彭友

我升一级要十倍经验

洗洛洛

道尸灵天

林锋

我有一颗万道丹

沧海之曜

觉醒后颠覆世界

石锅小酥肉

庸才之道

何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