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六章 执拗,一品寒士,鹿鸣野,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泸水有运输船出售?
这消息很快就被巡逻的官兵和劳工们传出去了。
千把两银子,买一艘几千担的大船。
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笔需要仰望的财富。
可对于安定那些士绅、大商人而言。
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船,仅仅是赚取更多财富的工具而已。
霸刀门当初买船的时候,就刻意挑选了。
白娘子率领的铁军有恩于郓州和须城。
人家送的船,自然不会凑数。
所以。
这批即将出售的大小船只,就没有一艘船龄超过五年的。
帆船制作讲究。
木料都是最好的柚木或者松木,阴干三年到五年才能用。
因此,一艘标准的帆船,使用寿命不会低于二十年。
当然,人为损毁除外。
如今,有钱也很难买到合适的船只。
沈麟出售的时机很好。
价格也相当不错。
霸刀门至少能保持个不亏不赚。
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五万多银子到手。
一千五六百人挑了最南边的山头破土动工。
适龄娃娃都送进了学校,包吃包住,省心不少。
沈麟带着一大家子人跑来参观。
这个山头是最高的,大约百丈出头。
占地面积比预计的大一些。
如果把北面的小山谷,西面靠近城墙的平地也算进去。
占地恐怕超过二百亩。
不过,城墙之下,肯定要修宽过三丈的绕城水泥路。
方便调兵防御。
环城大道一旦修建完毕。
至少靠近城内的一侧,可以修建过千栋商住两用楼。
这次,沈麟打算都修成四层,后面两到三排全是住宅楼。
总数将达到六千户以上。
当然,这是个规划,暂时也没有那没多人去住。
首先动工的,肯定是扩大了三倍的军营、训练场和学校。
以后,就不会在把军营建在城内了。
能容纳三万余人的新军营,足以防御整座泸水铁城的安全。
将来即使不够住,也可以考虑扩建浪子滩军营。
那边的土地,完全不受限制。
想怎么规划都行。
真有几万骑兵驻扎浪子滩。
北下的道路还被铁城给挡住了。
东面是泸水河,西面是满地沼泽的荒草滩。
仅仅守住南面,根本就没太大的防御压力。
梁自成乐呵呵地介绍道。
“我们准备把主宅都弄到山顶去。”
“山坡开垦出一百多亩梯田。”
“哈哈哈,没打算种粮,就想弄点小菜。”
“想吃啥种啥!”
“人上了年纪,就得多动动!”
沈麟满头黑线。
这可是高度三百来米的小山呢。
先不说灌溉水源,你们人喝的水怎么解决?
当初圈这四座小山进来的时候,就勘察过。
山高水高,显然不适合眼前的霸刀峰。
上面绝对没有地下水的。
红娘子极力反对道。
“舅舅,你们真是……闲得慌!”
“房子修在山脚下,打井,或者利用城里的自来水,都很方便。”
“跑山顶去干啥呀?”
“喝西北风么?”
一个满头白发的长老笑眯眯地道。
“三夫人,咱们计划修个十亩的大水塘呢。”
“生活用水能解决大半儿吧?”
“人吃的喝的,下山挑呗!”
“咱们在泰山,就这么干。”
“几百年下来,挑水也成了我霸刀门的炼体项目了。”
原来是是图这个呀!
沈麟苦笑着摇摇头。
一帮老家伙真是执拗。
炼体还不简单?
多修几个训练场不就行了?
咱们铁军要是仅仅指望一天三次的越野跑。
那可练不出多少效果来。
既然是人家霸刀门的传统保留节目,他也不好多说。
“要修水塘,那就挖大些,挖深一点。”
沈麟建议道。
“咱们铁城的水泥好用。”
“内部价才一文半一斤,比市价便宜一半儿呢。”
“用水泥加固,搞个百年工程出来。”
“夏天雨水,冬天积雪,没准还能为你们的菜地,提供灌溉。”
其实,沈麟一直觉得水塔消耗过大。
真不如在后山找个高过城墙两三倍的谷地。
建一个大大的水库。
山谷两边,就能开垦不少水浇地出来。
就如霸刀门一样,不图种粮食。
让农牧司去种些蔬菜也好。
不过,现在的重点是修筑城墙和挖掘人工湖。
接下来,还需要打通浪子滩水道。
水坝计划只能往后拖。
目前,铁城的生活、工坊用水压力还不大。
坚持一两年没问题。
越建越多的城墙水塔,看起来有点劳民伤财。
其实也间接地,把沿河城墙提高了两三丈。
面对任何楼船或者敌人的重武器,都处于居高临下的打击优势。
给人的安全感,不是一般的强。
外来人,站在东岸一看。
好家伙,你们泸水铁城的城墙,好像比京城还雄伟呢?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
五尺女墙之下,有一半儿是中空的水塔。
不过,混凝土外壁,厚度足有五尺。
也不是这个时代,任何攻城武器能损毁的。
霸刀门老辈子执拗的,不仅仅是要住到山顶上去。
他们一定要修木结构的亭台楼阁。
说是水泥房子不好看。
一帮小辈闻言哭笑不得。
好吧,那么高的山顶,本就靠近西北城墙。
远程攻击也打不进来。
只要他们不玩火**,安全上倒无须担心。
也许,以后的霸刀门对外开放了。
还是铁城别具特色的景点呢?
当一帮头发了都白了的老头子,毛遂自荐要帮沈麟造船时。
沈麟直接拒绝了。
“算了吧!”
“你们那批运输船都是买的。”
“霸刀门常年居于泰山之上,哪儿懂什么造船?”
这批老头就没有一个四十岁以下的。
领头的大爷驼背银发,拄着拐杖中气十足地嚷嚷道。
“哎哎,大人,你可不能小瞧咱们。”
“这里足足二十七人,当初都在登州造船场干了五年以上。”
“老头我不是自吹。”
“我梁苍海当初特意改了名字。”
“仅仅五年,就混上了登州造船场三大管事之一!”
什么?
造海船的?
登州造船场在周朝可是大名鼎鼎。
因为,那是大周专门制造水师舰船的地方。
足足兴盛了两百余年,至今还保留着三成的造船能力。
建康的江南造船厂,还是百多年前,从登州分出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