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财者无能言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江阴之虎薛伯陵,钢铁雄心之铁十字,无财者无能言财,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元首,大喜,大喜啊!”帝国宣传部长保罗.戈培尔的电话把希特勒从浅眠中叫醒。()按理说向希特勒汇报大事这样的橘色不该由戈培尔部长来担当,但是考虑到一般没有点地位的人是不敢把已经有点神经衰弱的元首从睡梦中吵醒的,所以这个苦差事最终落在了勇于任事的部长先生肩上。
“保罗!你搞什么,是想告诉我奥赛梯族这个名词已经被威廉变成历史名词了么?这不是前两天就已经可以推测的出来的结果么?不过倒是快了一些……怎么这么快就杀光了。”
“不是的,不是的——是受到我们在高加索地区和顿河大湾地区的巨大胜利所感召,远东国的蒋校长终于在今天白天——嗯,我是说南京时间——向苏联人宣战了,远东国300个师、550万人的一线陆军部队,已经在中苏两国大约七千公里的边境线上全面发起了进攻。”
“那家伙终于动手了么?真乃天亡史达林!”希特勒激动得浑身发抖,掏出床头的怀表看了一下,德国时间现在还是半夜,可见戈培尔示第一时间拿到消息后就来汇报了,“进攻顺利么?唉,看我,才刚刚开始呢,算了,天亮后再告诉我进展吧。暂时也不需要做出处置,静观其变即可。”
“是的,元首,有任何进展我会立刻通知您的——那,您看,那份您早就首肯过的对远东国声援的声明,是否第一时间发出去?”
“嗯,就按你的措辞去办——先让约阿希姆的发言人发表正式声明,你再天亮后组织全民讲话,剩下的你自行裁处吧。”说完这些,希特勒就倒头睡了回去。
尽管不断告诫自己要冷静,但是终于有盟军捅了斯大林的菊花所带来的那种兴奋感可不是这么容易压下去的,天亮前的最后三四个小时是那么难以挨过去,以致希特勒辗转半晌后不得不再起来吞了两枚安眠药才沉沉睡去。
…………
地球的另一侧,血与火的篇章才刚刚拉开序幕。300个师的远东军队被分成了4股,或攻或守摆在了七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其中防御性部队与预备队的规模总计包括70个师,作为漫长的蒙古边境卫戍部队。()
进攻力量则有三个突击方向。首先是40个师的西路军由此前收复疆、藏,并常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和英军缠斗的西北战区总司令何应钦上将统帅,利用这几年来在西部抢修的铁路带来的一部分补给优势和开战前大半年的军备囤积,翻过了阿拉山口向苏联在中亚的重要城市阿拉木图发动了进攻。
这一路进攻的兵力在3支攻势部队中兵力规模是最小的,远期进攻潜力也是最虚弱的,作战目标也比较单一——拿下距离中苏边境不足300公里的哈萨克第一大城阿拉木图,切断土西铁路,让苏联在中亚加盟国出产的物资无法运到北方。
土西铁路是苏联人在1927年开始修建的一条铁路,连接了沙俄在1880年代修建的中亚铁路(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土库曼巴希至撒马尔罕)和1890年代开始修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其起始点位于中亚铁路的重点撒马尔罕,经过土库曼-乌兹别克两国东部后,沿着哈萨克斯坦与塔吉克/吉尔吉斯斯坦的边境一路向东北延伸,至阿拉木图后北拐,在鄂木斯克与新西伯利亚之间汇入西伯利亚大铁路,是苏联人把中亚五国出产的物资运到北方与欧洲部分的大动脉之一(中亚五斯坦加盟国的物资运到苏联北部和乌拉山以西的另外一条主要通道是里海的内湖航运,但是现在在维勒安的中东战区作用下,里海航运已经被德军掐断)
在蒋校长的作战计划中,西路军拿下阿拉木图后,如果尚有余力的话,还可以沿着土西铁路继续突进,进取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全境、乌兹别克斯坦东部一角,形成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塔拉兹-塔什干-撒马尔罕这一前沿地段,把中苏边境西北段南部普遍推进200~400公里,光复沙俄1870~1880年代从螨清手中割让的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而且还有可能和沿着中亚铁路方向配合性推进的德军在撒马尔罕会师,彻底打通远东国和德国占领区之间的大陆铁路交通线——不过这一切现在因为德国人在高加索方向的行动出现了一些意外,牵制了中东战区几乎全部的武装档卫军主力,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实现了。
与西路军相比,远东军队的中路和东路攻势后劲要持久得多——这主要是得益于远东国东部地区本来就是工农业和交通资源密集地地区,后续作战部队和物资比较容易补充,而不用像西路军那样囤积个大半年后打仗打个几个月就耗尽了此前千辛万苦送到边境地带的武器物资。
中路军由39年被日本人打残后遭蒋校长彻底收服的阎老西坐镇、杜聿明统帅的60个师人马,主要由原桂系和其他地方军阀武装打散整编的人马组成。从张家口、大同两路方向出关北进,攻击蒙古南部要冲乌兰察布,并以此直捣蒙古腹地。
最后的重头东路军由在对日和对英作战中屡立大功,被日本人称作“江阴之虎”的薛岳薛伯陵统帅,以60个师的原东北军新编师为前导,以中央军嫡系60个德械步兵师、5个装甲师、5个机械化师为应援,从山海关至张家口一线出关东进,直捣关外五省,收复已经沦陷十二年之久的东北失地。
…………
远东军区的阿帕纳先科大将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莫斯科战役结束后俄罗斯族预备役兵员的征兵工作才刚刚缓过气没两个月,斯大林同志又因为斯大林格勒外围顿河大湾方向和德军之间的反复奋死搏杀重新加重了阿帕纳先科大将肩头的征兵重担。坐镇莫斯科的朱可夫与斯大林格勒城内的叶廖缅科更是每天雪片一样的请求增援函件往斯大林手中送,然后被斯大林原封不动推到阿帕纳先科这里。
蒋校长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新西伯利亚以东的防区内,阿帕纳先科司令麾下的苏军部队只有6个集团军的编制,外加大约2个集团军30多万人的美军作为增援力量——别看集团军级别的名头不少,但是其实这些部队都是刚刚抽走了大部分训练三个月以上的老兵到西线,留下很多大窟窿等着重新强拉的民夫填填补进去的——2个俄罗斯族士兵构成的集团军架子下面,实际上只有不到2个满编步兵军的战斗人员,剩余4个集团军包括1个蒙古集团军、1个朝鲜/满洲人集团军、2个汉人集团军,战力尚且还算完整,但是士气和战斗意志如何就不知道了。远东军区归阿帕纳先科大将直接统辖的人马,计有22万俄罗斯士兵、19万蒙古军、16万朝/满军和55万汉军。
战争物资方面,苏联人的武器弹药倒还算充足,财大气粗的米国人运来的援苏物资都是在远东诸港上岸的。日本舰队在珍珠港战役中受到重创后,余力也不足以阻挡米国海军对北方航路的控制,只能是暂时把有限的海军力量集中到南线,力争拿下对日本本土与南洋资源重地之间航线威胁最大的菲律宾。所以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沈阳,从哈尔滨到海拉尔,各个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中东路、南满路上的大城市武器仓库里都堆着准备西运的美式装备。
当然,有武器和可以形成战斗力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苏军最大的问题是——部署在远东的20多万俄罗斯族士兵,经过美式武器基本使用训练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反而是朝鲜、蒙古和汉人士兵,受到的美式武器使用训练要稍微多一些。
形成这种诡异的形势其实是非常容易理解和解释的——海量的美援物资注入苏联远东地区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能自然是无法承载的,在运能不足的情况下,优先运输前线最短缺的、或者说苏联人自己的乌拉尔工业区无法提供的物资也就成了必然的优选法则。苏联人在哈尔科夫和库宾卡的坦克厂在撤退的时候受创严重,圣彼得堡这座苏联第一大火炮生产城市在陷落的时候,困在北方战区的设备更是十不存一——因此苏联人对于运输m-26‘潘兴’坦克和m36‘萤火虫’坦克歼击车是不遗余力的,因为这些东西,欧洲部分工业产能不足,战场损失大,缺口很大。
但是在轻武器方面,俄罗斯族和鞑靼族士兵在东北亚被征兵后,很少会接受美式轻武器的使用训练,因为苏联人不缺枪支和枪弹的生产企业,这些未来注定要上欧洲前线的士兵,没必要多花时间学习美式轻武器的使用,西伯利亚大铁路伤员也没法拨出额外的火车皮运输上百万的m1加蓝的步枪或者m1917白朗宁自动步枪以及它们的弹药——这些枪是优先为协防东北的美军和那些注定用来防御远东地区的蒙古军和满洲/朝鲜军准备的。
阿帕纳先科大将这种高效率而独断专行的统筹不能说不对,但是在战争爆发的这一刻,它留下的深渊后患,很快就表现了出来,20多万没有扛过米国枪的俄罗斯族/鞑靼族士兵,要去监督七八十万扛过米国枪的满蒙、汉族士兵抵抗远东国的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