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臣们都很生气
会说话的小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大臣们都很生气,大明:无耻小贼,怎会是儒家圣贤,会说话的小鸡,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斗啊,你要支棱起来啊!”
秦兴宗语重心长地拍了拍卢象升的肩说:“你们是谁呢?这就是将来当内阁首辅的人!
这个人,哪怕有多辛苦,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不可能呀,在那么多人面前,更是如此,说他不可能,那他将来又怎么会出来混日子呢!我想,这男人应该是有很多优点的。”
卢象升:“”
“哈哈”
聚众于左、右等处,听秦兴宗说过的话,那个一个个不禁笑了,但他们也都懂,卢相公这一下又要坑人了。
“可是,这么多的人,学生一时间也梳理不开啊!”
卢象升情绪激动地说道:“这些辽民,规模远超咱们秦家村,要是在此期间,发生什么冲突,那以后必然会生大乱子的。”
“害,这些问题,为师都替你想好了。”
秦兴宗微笑着招手说:“为师能叫自己弟子受困吗?那不能,把咱们秦家村麾下,那些个的劳工小队,全部都拉出来。
目前这个辽民的行列,均由为师分流,以一万辽民为基准,分别编次,各成一篇,分为十个劳动班,让他们担任底层管理。
此外还从这几位辽民中间,选拔德高望重的老人,打着赈灾钦差之名,分别封他们为小队管事当道。
让我们这个时间,秦家村所做的一切改变,都告诉了他们,接着村中管理队伍,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那么,问题不是全部迎刃而解了?“”我想,我们村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
瞅见又要做甩手掌柜,秦兴宗原地踏步,卢象升才明白这几件烦心事,可以说是全抛给了他。
“建斗啊,是不是觉得底气不足啊?”
秦兴宗一脸的关心,微笑着看向卢象升,然后说:“不要害怕,为师是你们坚强的后盾。那么,谁来拿本少爷尚方剑!
瞅啥瞅,你个瓜怂,一点眼力劲都没有,剑来!瞧啥瞅,这可是咱们的‘看家本领’啊!”
“嗯?嗯!”
看到秦兴宗瞪大了眼睛,顾宗杰惊愕地点了点头,然后掉头奔向车厢,拿掉插入粮食堆中的尚方剑,急吼一声,便奔过去。
“叔儿啊,剑来了!”
瞅了一眼面露震惊之色的卢象升和拿起尚方剑的秦兴宗伸手笑了:“建斗,你看为师混得怎么样?
此乃皇上御赐尚方剑自今日始,此尚方剑是我们流派传承之剑,作为关门的大弟子,后来取代为师持剑。
快来接剑吧!
谁敢捣乱,就用尚方剑劈他一刀,出事了,就当老师帮你兜风。”
表情麻木,卢象升,似笑非笑的望着秦兴宗,然后再看手中尚方剑那一刻,他算完全理解了,几十万辽民的安置,非他莫属。
“恩师,弟子要人!”
看到木已成舟的卢象升一脸兴奋地说:“我们秦家村目前的管理队伍根本无法控制,这支数十万辽民队伍。
而学生应该是可以直接上手,吏员越多,人数最少也有一千多人!”
“……”
秦兴宗唇角一抽,看了卢象升一眼,果然是教徒弟的,饿死了师父呀,这个包袱刚刚甩了出来,紧跟在后面的是本少爷的十几个天大的问题。
卢建斗,怎么就没有武德!
“行,建斗都说了,为师能不给你解决吗?”“没问题!我马上就去!秦兴宗收敛了心神,微笑道:“两天之内,本少爷就会为你捉到一群吏员。
然而,在这期间,建斗不得不安定这群辽民的心,可再也不能叫他们了,一个个跑到京城那边去,要不恩师的这个头可是不保呀。”
卢象升苦笑着说道:“恩师放心,学生就算是累死,也一定会保住恩师的脑袋的。”
数十万辽民被安置工作,想起此事,卢象升头皮发麻,真是累死自己的节奏。
“这京城的败家郎,到底是谁啊?这粮食说拿出来,那就拿出来了,乖乖,俺还听说,只要老实在这边待着,天天都能吃饱肚子啊。”
“谁说不是啊,我还听说了,每天只要肯掏力气做工,那顿顿都有白面馒头吃,他娘的,这是啥家庭啊!”
“你们中间,谁曾是村中里正,谁是族中长者,都到这边过来,想留在秦家村,顿顿吃饱肚子的,都抓点紧啊!”
做了秦兴宗和卢象升的师徒,彼此试探着,论武德在此方面的哲学,散居于卢沟河两岸的大小不等的群众,然后呈现出另一种景象。
以前是京城之外,人潮涌动,辽民队伍浩浩荡荡,由于秦兴宗传诵歌谣洗脑,加上发放的这些食物,让他们不安的心得到了安顿。
在顾肇迹的托关系下,找了门路,拉来五千士兵,当时作为工具人,维持治安,保证了这些被引流的辽民,再也不会闹乱子了。
“叔儿啊,到现在这个时候,还能瞧见从京城方向,过来的大批辽民,看来京城那边所聚辽民,只怕都跑过来了吧。”
顾宗杰瞅见了远方的群众,一脸赞叹地说:“这个跟叔儿做差使,真够受刺激,想不到朝中的老狐狸们,悬而未决,如此容易地被叔儿化解。
此时京城紧闭着的那几座城门,就怕都开着?我想,大概是真的。这就使以前惊恐万状的京城老百姓,不亦随之安?”
秦兴宗用象牙扇微微眯了眯眼睛说:“京城紧闭的大门恐怕还要过几天才会完全打开。
终究,京城是吾大明的腹心之地,如此众多的辽民,虽为本少爷的妙计所倾倒,纷纷离去,却难保朝中有几个大臣,担心这群辽民,又一拥而上,拥向京城,于是就会上疏暂缓重新开门呢。”
“切,真是一群胆小鬼。”
魏良卿一脸鄙夷,看着秦兴宗说:“数十万辽民被叔儿以妙计安顿了下来。顿顿可以饱餐一顿了。谁有事没事就跑呀?
想当初他们从永平府那边,朝着京城这边蜂拥,不就是吃不饱饭,生活没有希望吗?可如今呢,连吃上一顿的日子也没得说。如今不是全部?他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
事实上,对于这群奔忙的辽民队伍来说,秦兴宗心灵深处,或满怀怜悯,由于辽东形势,他们没有家,终日过着惶惶不安的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