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五去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精钩钓鱼,回到田园加点修仙,三下五去二,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志去县城买了十只鸡和十只鸭,本来还想买头猪的,想了想钱包,也就不了了之。
家里的荒地也种上了蔬菜,又去李大爷家拿了些秧苗种在自家田里,等秋收之后,就能吃上新鲜的大米。
户口也从深正转回到幸福村,村里面又给他分了1亩地。
期间还发生了个小插曲,彭县就业署还登门拜访,说可以给帮他找个和专业匹配到工作,让他不要种田,不过被他拒绝了。
还帮他申请了大学生回乡种田基金,每个月可以收到800元补贴,只要一直种田,一直就有补贴。这个他没有拒绝,神仙那也得花钱啊……
看了看修仙面板,这几天都在干农活,各种属性几乎没有变化,不过由于空闲时间都在练习太极拳,可分配技能点还有04个技能点。
而太极拳的熟练度达到了【390/1000】,对拳法的掌握已是熟烂于心,唯一不足的是没有感悟多少连招。
李志这次选择将技能点加在精神属性上,准备加满之后,在考虑其它属性。
生而为人,重要的是活下,人生又能有几个十年呢?
【姓名:李志】
【修为:炼气期】
【气血:26/100】
【活力:33/100】
【精神:45/100】
【感悟:43/100】
【可分配技能点:0】
【太极拳熟练度:390/1000】
他颇为满意,努力终究是有回报的。
炼气期顾名思议,需要采气于己身。现在自己却没有感觉到“气”,看来需要加快修炼脚步,只因天道酬勤。
李志今天没有练习拳法,而是拿着鱼竿去河边钓鱼,却没有带鱼饵。自己也得学一学姜太公的心境,领悟天地间的万物之道。
在河边一坐就是6个小时,直到早上十点钟,鱼竿都没有动静……
李志感觉自己成了一头驴……不对不对,我明白了!
无饵钓鱼,钓得其实不是鱼,钓得是己身心境。所谓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这果然不假!
这和我们道家的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极其相似。两者不过是殊途同归,道法自然。
【可分配技能点:1】
哦?
看来这番感悟对修仙之人很重要。
李志毫不犹豫将技能点加在面板上,此时变成了修仙面板稍作变化:【精神:55/100】。
加完的那一刻,身体舒服至极,高强度练了几天拳法,产生的疲惫皆一扫而空。毕竟也是三十岁的人了,经不起折腾,都是一股信念在支撑。
“我一定要成仙!”他毫不犹豫提起鱼竿,竟然钓鱼起一条金黄色的鲤鱼!
神了……李志懵了一下,万万没想到会发生此事,看着鱼钩上的鲤鱼出神的厉害。
他连忙将鱼取下来,看着波光粼粼的鳞片上居然有奇怪的花纹,猜测这是一条活得比较长的鱼。
“回去吧,我不会吃鱼……”李志将鲤鱼轻轻放回河里,竟然发现鲤鱼又游了回来,还一直吐泡泡。
“干啥,想吃蚯蚓吗,我没有……”
话音刚落,李志就看到李大爷向自己走来,连忙收起鱼竿,笑着问道:“李大爷,找我什么事吗?”
“志娃子啊,你有空没得?”李大爷和蔼道:“有空的话,陪我去老面厂打面条。我家那口子腰痛又犯了,躺在床上起不来。”
“有空有空,我们走吧。”李志将鱼竿收拢。
“咦,志娃子啊,你精钩钓鱼啊?”李大爷瞟见了鱼钩,好似回忆起往事。
“是啊,怎么了?”李志连忙问道,总感觉李大爷话里有话。
李大爷扶手而立,思索片刻道:“五十年前,我们幸福村闹旱灾,庄稼都被太阳晒死了。大家为了活下去,都啃树皮吃树叶吃蚯蚓。”
“然后呢?”李志最喜欢听这些老故事,反正也不知道真假。
李大爷道:“我父亲就拿着鱼竿来这条河钓鱼,挖的蚯蚓被他当零食吃了,他就精钩钓鱼。”
他神情一转,徒然问道:“你猜怎么着?”
李志被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反问道:“怎么着?”
李大爷拍手跺脚,激动道:“嘿哟,我父亲居然钓上来一条鱼,一条不大不小的鲤鱼!”
“……”李志神情有点不自然,扭头看向河里,发现那条鱼早已不见踪影。
这……这也太巧合了吧!如果是同一条鱼,它能活五十年吗?
他背后生出冷汗,颇为心惊,试探性问道:“那后来呢?”
李大爷笑道:“后来啊,我父亲不忍心杀了它,就把它放生了。”
他神情又一转,徒然问道:“你猜后来怎么着?”
“怎么着……”李志被吓得无语。
“我父亲当晚就梦见一个身穿金色锦衣的小女娃子,说放了她一条生命,问我父亲有什么需要帮助,以报道恩情。”李大爷越说越激动,估计是往事历历在目。
继续道:“我父亲说女娃子啊,大旱之年,你要是锦鲤成仙的龙王的话,就许我们一场雨吧。”
李志感觉不可思议,脸色古怪道:“后来真的下雨了?”
李大爷招了招手,示意离开这里,边走边说道:“是啊,当晚就下了一场大雨,禾苗也活了过来,家里还多出两缸米。你说神不神,我反正相信我父亲,因为这事父亲就和我说过,乡亲们都不知道。”
我反正不相信,大旱之年,河里面还有水,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算了,就当听过老故事吧……李志也没有把心中的疑问告诉李大爷,以免他老人家晚上睡不着……
他跟随李大爷去了他家,往三轮车上搬了十袋小麦,开向了十公里外的打面厂。
老法子打面,李志小时候也见过,先要将麦子打成粉末,往里面加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再加上水把面粉合成团……
然后用机器把面团捋成方形的大饼,再用机器切割成条,放在大太阳下晒干。最后用机器切成长度相等的面条,用干净的纸包裹起来。
以前读小学的时候,去苍蝇馆子吃2两面条才2块钱,里面还有几大坨油炸子。现在吃2两面,得花15块,在深正那得30块。
打面的效率很高,忙活了大半天就完事了,主要是打面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买面吃,农民种的麦子都拿去卖钱。
李志得知李大爷打面也是为了卖钱,为了给孙女在省城买套房子。他们一家人就这个孙女,也就一个外重孙,自然希望他们过得幸福。
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李志边开车,边问道:“杨大娘是什么病啊,怎么不去医院治疗?”
李大爷拿出烟袋,抖了抖叼了大半辈子的老烟锅,叹道:“治疗了,是老病,吃药没多大用处。”
李志专心聆听,认真开车。
“年轻的时候啊,妇人也是要干活的,干活比男人还利索。经常扛百来斤的重物,在田间跑得飞快。
哪像现在的女娃娃,娇生惯养的,只晓得去工厂打螺丝。一个月挣个几千块钱,开支下来,根本存不到钱。”李大爷估计又想起孙女李青玉的经历了。
李志表示赞同,他虽然没去打过螺丝,但贴吧里面经常都有人以打螺丝举例,真要去工厂打螺丝的话,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对了,貌似李大爷都说了,现在的女娃子都是娇生惯养的!
到家之后,李大爷非要给他十把面条,看大爷如此热情,也没有拒绝,乡里乡亲都是人情世故。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志刚想离开,李大爷却叫住了他,“志娃子,你怎么不问我,大旱之年,河里怎么会有水呢?”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